王曉平,巨 梅,劉茹玲
(甘肅省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微信健康教育在患兒包皮環切術后護理中的應用
王曉平,巨梅*,劉茹玲
(甘肅省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摘要:目的 探討微信平臺在包皮環切患兒健康教育中應用的效果。方法 針對400例包皮環切術后患兒家屬建立微信群并實施微信健康教育。結果 觀察組患兒及其家屬的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率較對照組高(P<0.05)、切口愈合情況好的人數比例較對照組高(P<0.05)、包皮水腫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微信健康教育可提高泌尿檢查診療室工作效率及包皮環切術后患兒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包皮環切術;微信;健康教育
中國商環包皮環切術是對包莖和包皮過長進行治療的一種新型方法,相比傳統包皮環切術,其具有手術時間短、操作簡單、術中出血少、術后并發癥少及外形美觀等優點[1]。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患兒包皮環切術主要集中在寒、暑假期間,護理人員健康教育任務繁重。如何在現有的人力資源基礎上提高患兒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知曉率、提高患兒依從性、確保健康教育效果是護理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微信平臺是一款集文字、音頻、視頻、圖片、表情等多種媒介為一體的手機聊天軟件[2],不但普及率高、使用方便,還可以在線群聊、實時對講。微信教育就是利用微信的多種功能向特定人群發送疾病相關知識,指導用藥及行為[3]。考慮到如今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以及微信在時效性方面的優勢,2016年1月我院泌尿科利用微信平臺由術后患兒的家屬、醫生、護士組成朋友圈,建立微信健康教育小組。微信健康教育方法簡單、可操作性強,患兒及其家屬較感興趣,易于接受,深受患兒和醫務人員歡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來我院門診診斷為包莖和包皮過長進行包皮環切術治療的 400例患兒,年齡 6~14歲,平均10.5歲;其中包莖169例(42.3%),包皮過長231例(57.7%)。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0例。兩組患兒包皮、包莖、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材料
使用蕪湖圣大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包皮環切吻合器(自鎖式),由含自鎖齒外環刀口、硅橡膠墊環、內環構成,共計9~40 mm直徑不同的26個型號。
1.3健康教育方法
1.3.1對照組教育方法 患兒手術前發放健康教育手冊,供其自行閱讀或與家屬共同閱讀,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在健康教育的基礎上于術前、術中及術后給予相關疾病的健康指導、心理指導、行為指導和自我護理指導,術后電話隨訪,交流內容與觀察組微信健康教育內容一致。
1.3.2觀察組教育方法在對照組基礎上添加微信健康教育,及時將包皮環切手術相關知識如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治療、自我護理等方面內容分享到朋友圈,患兒及其家屬可利用微信平臺與醫護人員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
(1)成立微信健康教育小組。微信健康教育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微信維護員由科室護士擔任,組員由泌尿外科所有醫生組成。患兒門診預約手術時,接診護士將患兒及其家屬加入微信群,指導患兒及其家屬使用微信,評估患兒及其家屬使用微信的操作熟練程度。將手術前后注意事項、手術操作演示、術后飲食、用藥指導、運動、自我護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識分享到微信群,以便患兒隨時查看,讓患兒術前了解手術、減緩壓力,術中密切配合手術,術后掌握自我護理的知識。患兒及其家屬也可利用微信平臺與醫務人員及時溝通、咨詢,也可和成功康復的患兒及其家長交流。
(2)微信健康教育的方式。資料共享:術前1天責任護士將術后健康教育資料利用視頻、圖片和文字等方式分享到朋友圈,例如:①排尿指導:術后鼓勵患兒及時排尿,以免發生尿潴留,保持會陰部干燥、清潔,隨身攜帶紙巾,大小便后及時擦洗干凈。排尿時注意尿液不要濺濕紗布,4小時后及時去除,保持傷口清潔干燥,術后忌盆浴。②心理指導:告知患兒術后陰莖稍有脹痛屬正常情況,不用緊張,必要時和患兒做游戲、看動畫片、聽音樂等,以分散其注意力,減輕不適感。③用藥指導:術后3天內按醫囑口服邁之靈,術后10天用5%的硼酸粉浸泡傷口,每日兩次,每次30分鐘。④飲食指導:加強營養,以清淡飲食為主,適當補充肉類,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⑤行為指導:指導患兒術后3日內避免劇烈運動,避免長時間站立久坐,適當走動,以減輕水腫。每日用5%的硼酸粉浸泡傷口兩次,每次30分鐘,浸泡和淋浴后用電吹風吹干包皮環切吻合處,防止局部感染。不得擅自打開外環,上環期間指導患兒穿緊身三角褲,防止環切器左右上下擺動。上環后包莖龜頭粘連分離的微創面,每天用0.5%的碘伏消毒。告知患兒術后3~4日出現包皮水腫屬正常現象,在拆環數天后會自行消失,無需特殊處理,嚴重者可用干凈、柔軟的布料墊高陰莖,促進水腫消退。術后10~14日拆環,拆環前用5%的硼酸粉浸泡傷口30分鐘,從而減輕拆環時的不適感。拆環后1日內不可沐浴。有些患兒手術創緣部分呈白色或淡黃色,且有少許黃液滲出亦屬正常現象,可用0.5%的碘伏涂抹或用5%的硼酸粉浸泡,再用電吹風吹干即可,保持結痂處干燥,以促進結痂早日脫落。如出現輕微水腫屬正常現象,待局部微循環系統建立后會逐漸消退,若水腫嚴重可與醫生聯系,及時處理。微信群聊:利用微信在線咨詢及時解答患兒問題,消除其緊張情緒。若患兒有任何疑問,可以通過微信,以視頻、圖片或文字、語音形式聯系護士或醫生,護士或醫生及時回復及解答。另外,鼓勵患兒與成功康復者進行交流,以分享成功者的經驗,樹立康復的信心。
1.4評價方法
由健康小組成員進行評估,評估時間在患兒術后10~15日。拆環時對患兒及其家屬發放自行設計的滿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識掌握度調查表,滿意度調查表共10項內容,每項有3個備選答案,非常滿意為10分,滿意為6分,一般為4分,總分>90分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滿意,<60分為一般。健康教育知識掌握度調查表共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90分為掌握,60~89分為基本掌握,<60分為未掌握。所有調查表均由護士長發放,家屬填寫。切口愈合率及包皮水腫發生率由拆環醫生評估并填寫表格。所有調查表均發放400份,收回有效調查表均為400份,有效調查表回收率為100%。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相關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兒及其家屬的滿意度(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及其家屬的滿意度比較
通過術后微信隨訪了解患兒情況,針對患兒所出現問題給予指導,讓患兒熟練掌握術后正確自我護理的知識,指導包皮水腫的觀察方法及處理措施,提高切口愈合率,減少包皮水腫的發生,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減少患兒復診次數,節省患兒及其家長的時間,減少醫護工作量,節省醫療費用。同時微信隨訪交流過程中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兒的滿意度。調查顯示,觀察組患兒及其家屬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兒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患兒及其家屬術后離開醫院,隨著時間推移,對健康教育的內容逐步淡忘,依從性降低。微信是健康教育的延伸,健康教育小組及時通過微信指導患兒家屬,使其更好地遵醫囑,加強自我護理,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溝通并給予指導,在康復過程中不斷加深自我護理的認識,增強健康意識。調查顯示,觀察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切口愈合情況及包皮水腫發生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切口愈合情況及包皮水腫發生情況比較[n(%)]
觀察組甲級愈合率97.5%(195例),乙級愈合率2.5%(5例),拆環時包皮水腫10例;對照組甲級愈合率92.5%(185例),乙級愈合率7.5%(15例),拆環時包皮水腫30例。觀察組患兒及其家屬在術后能很大程度地遵醫囑,按時服藥,合理飲食,定期用5%的醫用硼酸粉浸泡傷口,傷口愈合好的人數比例高于對照組(P<0.05),包皮水腫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由于商環包皮環切術具有療效可靠、操作簡便安全、無需縫合、手術時間短、無出血、疼痛輕、并發癥少、創緣整齊、自然、美觀等優點,已被越來越多的患兒所接受。健康教育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4],微信健康教育不僅針對患兒,也為患兒家屬提供了一個交流、咨詢平臺。家庭支持在患兒術后健康指導中占重要位置。采用微信平臺作為溝通工具,對患兒實施健康教育,通過護患之間的交流互動,讓患兒感到了護士的關心與照顧,融洽了護患關系[5]。
在臨床工作中,可以通過微信平臺提供文字、圖片、視頻對患兒進行健康教育,利用微信更便捷的群發優勢,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及時溝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對包皮環切手術患兒通過微信進行延伸護理,使患兒及其家屬按要求做好術前準備,輕松接受手術,消除了緊張恐懼心理,術后能很大程度地遵醫囑、按時服藥及使用外用藥浸泡傷口,并自覺護理,出現問題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得到及時指導,進而解決問題,有效減少了術后并發癥,減少了患兒及其家屬往返醫院的時間、次數,讓患兒在家安靜休息,讓家屬安心上班,節省了醫療費用,減少了醫護工作量。提高了患兒及其家屬對護理的參與度,醫護患相互溝通,患兒與患兒家屬積極參與術后護理,相互介紹好的護理經驗,定期發放健康知識手冊,及時解決術后出現的問題,并針對患兒出現的問題給予專業指導,讓患兒及其家屬熟練掌握了術后正確自我護理的知識,掌握了包皮術后水腫的觀察及護理措施,提高了切口愈合率,減少了術后水腫的發生。同時,加強了自我護理意識,和諧了護患關系,使患兒及其家屬對術后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率及醫護工作滿意率大幅度提高,充分體現了以患兒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升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韋春玲.術前口服止痛藥配合人性化護理對商環包皮術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5):69-70.
[2]郝麗梅.閱讀在身邊——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J].現代情報,2013,33(11):159-161.
[3]王偉,吳燕燕.微信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5):22-23.
[4]李小玲,王倩,王秀萍.個體化持續健康教育對血脂異常人群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2,27(23):75-76.
[5]王偉.微信健康教育對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12(28):4303.
(*通訊作者:巨梅)■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12-01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