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紹林
摘要:家禽寄生蟲病防控工作關系著畜牧業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文章通過對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家禽寄生蟲病現狀進行調研,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了防治對策。
關鍵詞:倚象鎮;家禽寄生蟲病;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5-0028-02
隨著畜牧產業化進程加快,地處城鄉接合部的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養禽業迅速發展,適度規模養殖、生態養殖逐漸興起,禽的養殖做為一大支柱產業不斷培育壯大,在保證市場供給和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由于整體養殖技術水平偏低,動物疫病防控難度加大,經開展疫病普查和流行病學調查,家禽寄生蟲病呈零星散發,嚴重影響了養禽效益。筆者通過開展疫病調查、監測及分析,提出了相應的防治對策,與同行交流。
1 倚象鎮養殖業概況及家禽寄生蟲病流行現狀
2015年度倚象鎮實現禽存欄248 415只,出欄341 584只;完成禽蛋產量1 229.7萬t;培植發展年出欄肉雞5 000~20 000只的養殖戶17戶,年出欄肉雞20 000~25 000只的養殖戶3戶;培植發展年存欄蛋雞5 000~10 000只的養殖戶1戶,年存欄蛋雞20 000~30 000只的養殖戶2戶。通過查閱1990年12月《思茅地區畜禽志》和對本鎮80%家禽養殖戶疫病普查、疫病監測、檢測等開展綜合分析,發現以禽蛔蟲、球蟲為主的寄生蟲病在本鎮發生和流行范圍有擴大之趨。給養禽業帶來了一定的危害。
2 禽寄生蟲病防控存在的問題
2.1 家禽養殖技術落后
倚象鎮養禽業雖然推廣運用科學養殖技術,但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千家萬戶散養的養殖方式依然在繼續和傳承,與養禽業有關的信息、技術、試驗、科技培訓等難與當地養禽業相對接,滯后的養殖方式為家禽寄生蟲病發生創造了條件。
2.2 對家禽寄生蟲病認識不足
(1)家禽寄生蟲病多數是以慢性消耗性危害為主,往往在短期內看不出多大損失,造成多數養殖戶在思想上的放松或根本不重視。
(2)有些急性發病的寄生蟲病由于養殖戶相關知識的缺乏或認識不足,易造成誤診,拖延了最佳防治時間,造成經濟損失。
2.3 家禽養殖環境凈化難
禽養殖于廣大農村,其主要飼養方式是籠養、廄養、散養于林果或野外山坡生態養殖,飼料來源主要是玉米、小麥、農副產品、部分牧草及蔬菜下角料,由于部分農村衛生條件差,人畜糞便未采取無害化處理,部分污水隨著陰溝匯集后污染生活用水或農業生產用水,家禽寄生蟲病傳播風險加大;加之農村養禽沒有嚴格管理制度,禽類隨意在污水溝、死水塘、沼澤地帶采食,廄舍常年不消毒,禽糞便未實施堆積發酵殺滅寄生蟲卵等措施,菜葉未經清洗直接飼喂,導致雞只感染寄生蟲的機會加大。
2.4 預防性驅蟲未列入常態化措施
農村家禽散養戶受傳統養殖規式的影響,飼養的是生長快的良種禽,用的是老式養殖方法,飼料營養不均衡,防疫設施落后,禽整體抗病力弱,預防性驅蟲措施不到位,不能及時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經和提高易感動物抗病力,沒有采取藥物預防控制措施,使本鎮家禽寄生蟲病感染率及發病率提高,危害了本鎮家禽養殖業的良性發展。
2.5 家禽疫病防控宣傳、培訓力度不夠
倚象鎮對高致病性禽流感、雞新城疫、禽霍亂等疫病實施了有效防控,但對寄生蟲病防治重視度不夠,科普知識宣傳及培訓次數少,群眾知曉率低,禽寄生蟲病綜合防治措施乏力。
3 家禽寄生蟲病防控措施
3.1 開展疫病普查,調查核實疫病的流行情況
制定出倚象鎮寄生蟲病普查方案,成立領導小組,適時開展家禽寄生蟲病流行病學調查,著重通過統計本鎮家禽養殖品種、數量、發病情況、監床癥狀、病理變化、當地群眾生活習性及衛生條件、采集相應病料送市獸醫化驗室確認等措施,掌握本鎮禽寄生蟲病流行情況,結合實際制定防治措施,在政府支持下組織寄生蟲病消滅凈化工作。
3.2 發展規模養殖,推廣運用科學養殖技術
發展適度規模養殖,普及綜合配套養禽技術,建立健全各種飼養管理制度,從養殖場基礎設施、防疫制度、飼養管理、檢疫、監測及檢測方面嚴格按制度執行,從源頭上控制禽寄生蟲病的發生和流行。
3.3 提高農村散養戶的養殖水平
貫徹執行自繁自養的方針,提高人類衛生健康水平。結合新農村建設,規范處理好農村污水,減少水源污染。推廣運用家禽養殖新技術,為家禽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提高其抗病能力。定期采取藥物驅蟲,給足劑量和遵守用藥療程。家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后再利用,把定期消毒滅源列入常態化管理,有效切斷疫病傳播途經。
3.4 家禽驅蟲
(1)治療性驅蟲。即發現病禽及時用藥治療,驅除或殺滅寄生于禽體內或體外的寄生蟲,可有效防止病原散播,減少環境污染。
(2)預防性驅蟲。根據各種寄生蟲的生長發育規律以及不同季節寄生蟲病流行特點,適時組織預防性藥物驅蟲,防患于未然,減少寄生蟲感染率。
(3)無論治療性驅蟲還是預防性驅蟲,驅蟲后,均應及時收集排出的蟲體和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病原散播。
(4)在組織大規模驅蟲、殺蟲工作時,應先選小群動物做藥效及藥物安全性試驗,在取得經驗之后,再全面開展。
(5)所選用的驅蟲藥物,應盡量考慮具備安全、廣譜、高效、價廉、使用方便、適口性好等特點。
3.5 切斷傳播途徑
(1)殺滅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包括蟲卵、幼蟲、成蟲等,保護外界環境不被病原體污染。
(2)殺滅寄生蟲的傳播媒介和無經濟價值的中間宿主,防止其傳播疾病??刹捎蒙锓ā⒒瘜W法、藥物等。
3.6 普及家禽寄生蟲病防控知識
利用各種會議,板報、廣播、電視、辦培訓班、科技宣傳周發宣傳材料、上門服務等方式宣傳家禽寄生蟲病防治知識,營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