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記者 盧長銀 ●李俊峰
“我們會記得這一天,這是臺灣民主蒙羞的一天!”27日,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在國民黨中常會上激烈抨擊民進黨利用“多數暴力”在“立法院”強行通過“黨產條例”,對國民黨“趕盡殺絕”。連日來,這場被稱為“民進黨幾十年來與國民黨對抗最高潮”的大戲不斷加碼,將本就深深對立的島內政治撕得體無完膚。對于出臺旨在清繳國民黨財產的“黨產條例”,民進黨宣稱是“走向公平正義的一大步”;但國民黨指責對手假借“正義”之名對自己展開“殺戮”,法案堪比“抄家滅族”。從年初控制“立法院”后旋即成立“轉型正義工作小組”,到提出許多針對性極強的法案,在藍營看來,民進黨這次“抄家”不過是全面清算中的一步。他們擔心民進黨編織更多罪名“一刀刀地對國民黨凌遲”。政治斗爭的灰暗色調下,是輿論對臺灣進一步錯失發展機遇、繼續沉淪的擔憂。臺灣《旺報》稱,“權力決定是非”的陰霾已籠罩臺灣的天空,綠營清算國民黨只會讓臺灣更迷失。
“民主已死”VS“向前一大步”
27日下午,國民黨召開中常會,由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委邱大展報告“黨產條例”對國民黨的影響。洪秀柱聽取報告后說,民進黨挾“國會”多數優勢,強行通過“黨產條例”,這是“違憲”、違法、違逆民主精神且不公不義的“惡法”。她說,全面執政的民進黨,為對國民黨趕盡殺絕,清算斗爭,不惜犧牲政黨政治的精神,不惜讓臺灣最可貴的法律公義淪為祭品,臺灣民主發展留下最丑陋的一面。談及黨產處理,洪秀柱表示,國民黨已有共識,除優先解決退休人員退休金、現職人員年資結算金以及辦公場所費用外,余額全捐公益。
邱大展在會上形容,“黨產條例”是對國民黨“抄家滅族”的法案。他在報告中提出條例通過后國民黨遭遇的六大困難,包括需申報財產范圍龐大、申報舉證時間長達71年、大部分黨產恐遭充公沒收、現有財產恐全部凍結、政黨補助金恐遭扣除抵充、將有大量行政訴訟。此前一天晚上,洪秀柱在自己的“臉譜”賬號上貼出一張黑色照片,上面有四個大字:“民主已死。”另外還有一行小字:“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令國民黨如此惱怒的“黨產條
例”正式名稱是“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于25日晚間在民進黨控制的“立法院”三讀正式通過。條例規定,政黨自1945年8月15日之后取得的財產,扣除黨費、政治獻金、競選經費捐贈、競選費用補助及收益這4項外,其他財產都推定為不當取得,必須充公或還給原來的所有權人。條例明顯針對國民黨。
“歷史會記得這一天”,同樣是26日晚,與洪秀柱前后腳,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臉譜”留下一句與洪類似的“評語”。不過作為勝利者的蔡英文,后面的表態自然大相徑庭,她的后半句話是“民進黨則要記得這些人”,以此感謝多年來推動通過“黨產條例”的黨團助理。蔡英文同時寫道:“議事槌敲下的那一刻,臺灣的民主深化,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未來的政黨政治,會有一個公平競爭的正常環境。”
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稱贊“黨產條例”通過是跨時代的里程碑。條例通過后,民進黨當局第一時間籌劃展開實際動作。臺“行政院長”林全27日表示,法律要求公布生效之后立即開始,“所以我們要趕快做好準備工作”。按計劃,未來的“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設于“行政院”之下,委員由11人至13人組成,由“行政院長”派聘。
“一刀刀凌遲”
國民黨早期“黨國”不分,又憑借當年在臺長期執政及特權,積累了大量資產。黨產來源包括接收的日本戰敗后留下的財產、從大陸帶來的財產以及在各行各業的投資運營等。2002年陳水扁時期,民進黨開始推動“立法”向國民黨追討他們口中的不當黨產。而隨著島內政權交替,國民黨也開始主動清理黨產。在此情況下,黨產不斷縮水。有統計稱,1998年李登輝時期,國民黨黨產價值918億新臺幣。而到2016年3月,黨產減至166億新臺幣。面對民進黨的追討及抹黑,國民黨內一些人主張盡快徹底卸掉黨產包袱。比如臺前“副總統”吳敦義接受采訪時說:“黨里頭假如有哪些不是那么名正言順的(黨產),歸公是應該的事情,要不然黨產就永遠變成民進黨的提款機一樣,這也不是一個健康、要奮斗圖強的國民黨。”
不過在藍營看來,民進黨強行一刀切式地通過“黨產條例”,除了針對黨產還有對國民黨的清算。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報道稱,洪秀柱強調,民進黨針對的不是黨產問題,而是想透過惡法,清算、追殺最大反對黨的斗爭問題;民進黨所要做的,不是正義不正義的問題,而是故意違反法律公義原則,強行惡劣立法、故意清算的問題。
“莫須有罪名一刀刀凌遲國民黨”,臺灣《聯合報》稱,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表示,不論國民黨過去如何主動積極清理有疑義的黨產,民進黨潑臟水的動作從未停止。清理了50億,民進黨就說還有500億;歸還了10筆土地,民進黨也能說還有100筆。用莫須有的罪名一刀一刀凌遲著國民黨,沒有盡頭。民進黨憑著執政的蠻橫,用立法手段赤裸裸地對國民黨抄家清算,未來還會無限擴張到怎么樣的地步都不知道。
環球時報20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