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任重 本報記者 姚麗娟
美國民主黨新黨綱當地時間25日在該黨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美國媒體27日稱,民主黨黨綱在貿易和人權等問題上對中國示強,但也表示尋求與中國在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合作。
民主黨黨綱8次提及“中國”。該黨綱聲稱“在不公平貿易、操縱匯率、審查網絡、盜版和網絡攻擊方面,將對北京毫不示弱”,并將“應對中國崛起”列為美國面臨的復雜挑戰之一。
在外交和安全方面,黨綱稱,從亞太到印度洋地區,將深化與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菲律賓、韓國和泰國的關系。尊重對日本的歷史性承諾,繼續發展與重要的太平洋力量印度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我們還將與盟友和伙伴一道加強地區體系建設,保護南海自由航行權利”。
在朝核問題上,“民主黨人將保衛美國及其盟友,敦促中國約束朝鮮,并給平壤列出更為清晰的選項,迫使其拋棄非法的核與導彈項目”,民主黨人將對朝鮮的挑釁做出反制,并對中國施壓,要求其按照規則行事。
在臺灣問題上,民主黨將信守一個中國政策和《與臺灣關系法》,并將繼續支持和平解決海峽兩岸問題,同時保證其與臺灣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一致。
民主黨黨綱同時稱,將尋求與中國在一些領域的合作,包括抗擊氣候變化和防止核擴散。
美國《華爾街日報》26日稱,在中國問題上,民主黨和共和黨一樣,總的立場都在趨于強硬。回溯到1984年,民主黨在黨綱中提出要“培育和加強與中國的關系”。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相比共和黨黨綱,民主黨新黨綱提及中國的次數要少很多。在貿易問題上,民主黨的說法也很強硬,但在臺灣問題上,民主黨措辭更加穩當。共和黨歷來對華姿態更為強硬,但兩黨實際對華態度差不多。對于美國兩黨的黨綱,兩黨總統候選人有很大主導權。
金燦榮說,打“中國牌”也好,亮明國內政策立場也好,黨綱的作用是營造氣氛把黨內各派團結起來,也有在大選期間拉攏部分利益集團、選民的考慮。不過,黨綱的實際作用很小。調查顯示,二戰后美國兩黨黨綱的兌現率只有10%。▲
環球時報20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