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倉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7-0357-01
輔導員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也是班級管理的教育者、組織者、領導者,校規校紀的執行者,教與學雙向交流的溝通者,學生學習、生活、娛樂的輔導員。肩負著領導、引導、輔導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及學會做人的責任,他既是學生學業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個人成長中的朋友。所以輔導員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學生的健康成長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規范學生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1.1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進行約束,學生很難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也就無法完成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目標。在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定時,我充分發揚民主,讓學生親自參與。要求學生獻計獻策,共同制定出切合實際而又行之有效的班級規章制度。學生參與了班規的制定,既增強了主人翁的意識與責任心,又為今后的班級管理夯實了基礎。在學生的積級參與下,我制定出了"班規十條"、"文化科代表職責"、"體育委員職責"、"勞動委員職責"、"值日班干職責"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為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1.2 認真學習各項規章制度。光制定規章制度是不行的,必須認真的學習,讓全班學生都要了解這些規章制度。本學期初,我就帶領我班學生認真學習了各項規章制度。除以上列舉的規章制度外,還印發并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等。我總認為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我花了近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學習這些規章制度。通過學習,學生們基本知道了自己在生活和學習方面應該怎樣去做。
2.建設班級文化,營造和諧氛圍
建立健全、學習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組織強有力的班委會,對于一個班集體的發展來說是必需的"剛",但是建設健康的班級文化更有其不可或缺的"柔"的作用。把班級建設成為孩子們的精神樂園。就能很自然地產生一種潛移默化滲透心靈的力量,泰戈爾曾說過:"不是棒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為此,我十分注重班級的文化建設。良好的班風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一個班級需要和諧,要有正氣,真正觸動學生的往往是班集體的輿論,學生最不愿意的就是他在班級集體心目中的形象受損,班級的輿論直接決定學生的榮辱觀,可見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氣氛對班級的發展至關重要,在營造良好班風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重點教育。
第一,強調班級是一個大家庭,每位成員都要相互信任、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尊重、和諧相處,對待同學要寬容,要學會諒解,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第二,學生在學校必須要遵守學校的各項紀律,要讓學生明白學校制定的每一條紀律都是為了保護每一位同學,是為了維護大多數同學的利益。我向學生提出的每一條紀律都會進行正反兩方面的分析,也就是你遵守這條紀律的會有什么好外,不遵守這條紀律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入學初我班有多名同學課間打鬧,違反了我校規定的"課間要注意文明休息,不能追逐打鬧",針對這一問題我會及時在班級進行教育課間打鬧的危害性:課間文明休息能夠緩解疲勞,調節身心,課間在教學區追逐打鬧很容易發生碰撞,引發矛盾,造成事故,嚴重的還會造成人員傷亡。要把紀律講透,把違紀的危害性講透,讓學生充分理解,自覺遵守。
3.自身練好內功
其實一個老師,特別是輔導員,值得學生信賴的首先不是他的學識,而是他的人格魅力,榜樣力量。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搞好班級各項工作,輔導員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樹立權威。輔導員要苦練"內功",要以人格影響人格,要以情感喚醒情感,做行動的楷模,給學生向上的動力。可想而知,輔導員知識豐富、能力超群、人格高尚,就能在學生中樹立起使人敬服的聲譽和威望。如果輔導員能夠通過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權威,那么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則學生是很難與他積極合作的。
4.關愛學生,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列夫·托爾斯泰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結合,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有愛便有了一切。必須有愛心,一個班級才會讓學生感到家庭般的溫馨。只有在這個愛的大家庭中,每一個同學才會如兄弟姐妹般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互相鼓舞。要營造這樣溫馨的班級,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4.1 "寵愛"后進生。"不可愛"的孩子是最需要你愛的孩子,如果你把愛傾注在最需要你愛的孩子身上,你就會成為一名真正的輔導員。愛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正是一個輔導員難能可貴的品質。
4.2 嚴愛優等生。優等生,每個老師都喜歡他們。對這類學生,我從不寵壞他們,更不遷就他們。而是時時提醒他們,做一個正直的人,熱情的人,向上的人,優等生不僅是學習成績優,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優。這些成天被人贊譽的學生,只有嚴愛才能克服他們自身的弱點。揚起他們前進的風帆。
4.3 博愛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些輔導員容易忽視的群體。他們不像優等生那樣容易產生優越感,也不像后進生那樣容易放棄自己。他們希望老師重視他們。對這類學生,我摸清他們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始終如一的尊重、理解、信任、關愛他們。
4.4 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素質。學生的素質及思想道德修養的提高可以有效減少違紀的發生,學校明確提出"先學做人后學藝",就是要求學生先提高素質。學生的可塑性很強,要求班主任在平時不斷的進行德育教育,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體現自身價值,要讓學生自覺的接受管理,主動的參與管理。構建健康、文明、和諧的班集體氛圍,使積極的個體行為,如刻苦學習、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勞動等成為榜樣。
5.正確對待、處理違紀現象
5.1 重視習慣教育,防止違紀。學生違紀都是因為習慣差,控制力不夠引起,在教育學生過程中,強調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你在學習生活的中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舉動都反映出你做人的品質、做事的態度、反映出你的綜合素質。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注意細節,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衛生習慣。壞習慣是成功的克星,不改變壞習慣你將一事無成!好習慣是成功的福星,改變壞習慣,養成好習慣你必將收獲成功!壞習慣注定一生的失敗,好習慣注定一生的成功,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你的人生充滿掌聲,讓你走向成功,習慣決定命運。使每位同學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意志,養成良好的習慣。
5.2 處理好學生的違紀。處理好學生的違紀非常重要,當你在處理一個同學時,會有許多同學"看"著你,處理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班級違紀數量的多少。對違紀學生的教育并不是同一標準一成不變的,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性格、所處環境、素質水平等。對學生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要注重教育的長期性,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但并不是說可以縱容學生的違紀,處理學生的違紀一定要先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及性質,要根據學生犯錯誤的大小及學生的思想狀態進行處理,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往往會在遭到批評或受到處罰時形成或改變,大部分學生獨立自主,不喜歡別人的管教,他們在家庭以自我為中心、是皇帝,處于青春期的他們,躁動不安,情緒不穩,容易陷入迷茫,對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極端,對家長的批評就比較逆反。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標準,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時刻觀察學生接受教育時的神態及心理變化,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注意學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講藝術,要收到教育效果,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老師的教育是為了他好。正確對待學生的逆反行為。對學生的批評教育是否到位也很關鍵,在教育過程中應充分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明確其是否已明白自己的錯誤,教育是否到位,我一直遵循不教育好,絕不放過的原則。要做好學生違紀后的跟蹤教育工作,這樣就能夠及時掌握學生接受教育后的心理狀態,從而再次教育,只有不斷的、反復的教育才收到效果,才能讓學生真正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