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鑫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塑造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時期下,新媒體的沖擊導致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再適合當前的發展現狀,因此,本文筆者結合實際分析了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中如何進行創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創新;發展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的素質和質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緊抓時代脈搏,緊扣時代發展的需要,超前謀劃,全方位考慮,多角度探索并進行多元化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的特性
1.目的一致。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目標具有一致性。社會主義新時期要求學校要培養優秀的“四有”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目標都是嚴格依照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制定的,重視德才兼備的人才。然后,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培養的內容主要是:黨的方針路線、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鄧小平理論教育、愛國主義、紀律和道德思想教育等,而管理學生所使用的制度內容,是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相符的,都是為了展示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通過給學生講道理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覺悟。
2.管理與教育的互通性。管理是用來規范學生的行為規范,有很強的思想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管理與教學具有互通性,管理的過程既是教育的過程。比如:在執行制度時,首先要對制度進行宣傳,組織學生普及制度內容。那么,在執行制度時就要對先進的學生提出表揚,幫助落后的學生,對違法亂紀的群體和個人進行適度的處分,這種過程既是教育的過程,也是管理的過程。即便是受到處分的同學,管理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教育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進步。其次,在管理的過程中會出現好的典型和壞的典型,這些典型都是學生可以參考的示范和榜樣,都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比如:對隨意毆打同學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和思想工作,并作出相應的處分,這種方式,不僅使犯錯的學生受到教育,也使大家受益匪淺。因此,教育與管理具有互通性,管理中滲透著教育,教育中執行著管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措施分析
1.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太過于單一,內容枯燥乏味。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可以注重知識和道德培養相結合,在課堂中融入人格教育和愛國主義,通過不同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根據所學內容,對社會歷史進行了解。比如:在學習計算機課程時,可以讓學生了解信息革命給社會產生的影響。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堂上,潛移默化的被學生接受。
2.加強情感教育。在思政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進一步構建與學生之間的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一些生活中的教學案例引導,實現學生對思政教學的陌生感的消除,通過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引導,實現學生參與教學積極性的提升,通過多媒體課件的視覺、聽覺等不同方面的感受,實現思政教學氛圍的營造。這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都是情感教育的實現措施,都是在不斷構建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情感的交流,實現了情感教育在思政教學課堂上的有效應用。例如,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大量的現實社會中的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的獲獎人,進行事跡講解,從實際情況中揭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內容,這種實際案例的教學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情感的有效交融。
3.創新宣傳方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互聯網時代掌控有效的互聯網傳播工具。各個高校的門戶網站可以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大學生一般都會比較關注本校的官方網站,從中獲取必要的信息。利用大學生對官方網站的需求,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宣傳方面的板塊,在學生瀏覽學校網站的同時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網站內容的設定要融合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能夠真正吸引學生。在宣傳方面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目標精準和雙向互動的特點,針對特定的大學生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大學生群體的作用,鼓勵同學之間開展良性互動,共同進步。要注意利用互聯網快捷、方便、易傳播交流的特點,發揮其作用,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4.采用線上線下雙線教學模式,創新教育模式。重視在線教育方式的合理利用,通過互聯網技術開發和應用,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在時間、空間和人員方面的限制,為學生學習打造個性化環境,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開展下去。但在線教育僅通過視頻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師生互動不足,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而“互聯網”+時代為在線教育創造良好條件,將視聽與互動學習結合,同時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束縛學習相關知識,更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學時可以將新媒體與微課結合起來,將線下實體講堂與線上網絡講堂結合,邀請專家學者講學,利用新媒體進行微傳播,發揮其便捷性和迅速性特征。有利于學生更好學習相關知識,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提升。
5.建立一體化的移動網絡平臺,提高服務質量。建立網絡社交系統,利用一體化的移動網絡平臺,增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聯系,方便相互溝通與聯系,有利于資源共享,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創造便利。網絡社交應該考慮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需要,更好服務學生,增進師生間的聯系與互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進而起到激勵、鼓舞學生的效果。加強學生在日常學習、心理輔導、娛樂、交友、社會實踐等環節的指導,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促進學生更為有效的開展學習活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三、結語
總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關長遠,關系到學生的未來和國家的發展。高校要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重點工作來抓,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一系列舉措正確引導學生,不負重托,扎扎實實抓好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喬海彬.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與發展[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2:214-215.
[2]盧旭東.論思想政治工作的社會管理功能[D].中共中央黨校,2014.
[3]李西祥.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與創新[D].曲阜師范大學,2004.
[4]劉玉森.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與發展[J].東方企業文化,2015,0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