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舟
企業文化整合是一種深層次的整合,遠比生產、營銷、財務整合復雜。企業文化整合從滲透到根深蒂固需要歷經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有清晰的策略構想,并構建一個具有執行力的文化整合流程。本文把企業文化整合,劃分為準備、執行、發展三個階段,從精神、制度、物質、行為等幾個層次,全方位地植入母公司的優秀文化,并提出處理文化沖突的若干對策。
一、實施企業文化整合的二個階段
(一)企業文化整合的準備階段
在整合企業欲進行文化滲透前要對被整合企業的文化特點有個認識過程。作為文化滲透流程的第一個階段,我們主要要做好被整合企業的文化調查、文化整合領導能力的培養,整合前的溝通等項工作。
文化滲透的關鍵在人,在于一個團隊。所以,整合方的領導團隊要在整合前就要先具備一定的領導力,否則文化滲透很難成功[1]。本文所提的領導力主要是指決策控制力、領導者母文化的踐行力度和文化建設的技巧,尤其是處理各種文化沖突的能力。一是對被整合企業決策的控制。二是對派駐團隊的文化踐行力進行控制。三是對派駐團隊的文化領導力進行培養。
(二)企業文化滲透實施階段
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在通常情況下應處于一種相互制約、相互轉換的和諧狀況,即精神文化被員工接受后,就會發展成新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推進行為文化建設,從而又成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礎。按照企業文化要素的不同,企業文化滲透可以包涵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精神文化的移植
企業精神文化是蘊含于企業群體內,具有導向、激勵、內聚、自控和協調能力的文化。它的核心價值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是企業員工潛能發揮的催化劑,而價值觀念又具有慣性和傳遞性[2]。因而企業文化滲透,主要在于企業價值觀念的轉變與統一。并購中不同的企業必然帶有不同的價值觀,具體表現在企業員工對企業目標、對成功的標準等問題有不同的看法,為此,企業并購后,要把員工的價值觀的滲透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將其規范為一種新的適應企業發展戰略的統一的價值觀。要對原有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堅決予以剔除,以母公司企業價值觀取而代之。具體來看,為了使企業精神文化推廣更加扎實有效,可以將企業精神文化的移植通過交流、滲透、推廣、幫扶,將母公司先進的理念帶到新整合企業,帶動理念的貫徹落實。
2.企業制度文化的移植
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進行文化滲透時,應當同步引入集團一整套新的規章制度。這些制度規范是母公司文化的具體體現,同時從硬約束的角度與其他各種軟約束的因素共同強化了新文化在員工思想上的積淀。在制度文化整合體系設計中,可從理念體系、方法體系、保障體系、運行體系、考核體系方面系統設計,使制度執行到被整合企業安全生產經營全過程之中,按照市場化、制度化、規范化的運作模式,找出生產要素的科學搭配規律,充分激發單位和職工自我管理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積極性,最終促成員工從思想觀念到行為方式的巨變。
3.企業物質與行為文化的滲透
企業文化的實質是以人為本,是在企業管理實踐中,把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培養人、重視人的價值,不斷提高人的素質,調動人的積極性,作為企業發展的基本動力。[3]作為踐行企業文化主體的新整合企業員工,追求物質與金錢的利益是最直接的動機,但是,他們不僅需要物質利益上的滿足,同時具有其他多層次的需要。所以,所從滿足員工需求出發,以職工的切身利益為切入點,移植物質層面的文化,進一步強化新整合企業員工的協同感和對企業深層次觀念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二、處理有關文化沖突的對策
被整合的企業大都處于外部,置身于外部文化環境中,與本部文化環境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和沖突,就要求駐外公司的管理人員,立足于母公司文化的精髓和深刻內涵,充分研究企業產業發展與當地經濟、社會、文化、政策、資源、環境的融和度,求同存異,化解矛盾,防止“水土不服”。
一要體現誠意。與當地地方政府的交往,就要處處體現出誠意。比如:按時上報各種材料、數據、報表、圖紙等,為地方政府的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依據。按照地方政府的安排及各種文件、會議精神,開展相應的工作。而不能把自己隔離于政府管轄系統之外,處處以外來人自居。
二要遵法守信。決不損害企業形象,絕不讓地方政府吃虧。這是正確處理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問題。如果從長期利益出發,只有以誠信立足,才能謀求長久發展,做百年老店;若只從眼前利益、企業利益出發,不顧及長遠利益和地方政府、群眾利益,與周邊社會關系緊張,矛盾重重,甚至隔閡、抵觸,勢必危及生存。
三要企地共建。企業與當地社會的融合,本質上是文化的融合,表現形式則多種多樣。企業以發展經濟、創造利潤為目的,經濟合作就成為文化融合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在所有的經濟活動中,充分與地方經濟合作,是對地方的最大支持,同時也能在當地樹立誠信企業的品牌。
四要宣傳到位。作為進駐異地的企業,宣傳工作也是重中之重。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向政府部門、各級官員、兄弟單位、合作伙伴、周邊群眾宣傳企業。讓大家都了解母公司的文化理念、企業作風、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只有讓人認識、理解和認可,才能進行合作。進而在合作中得到支持和幫助,才能拓展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金鑫.領導力開發的途徑[J].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05.
[2]范書生,張貴.企業重組中的企業文化整合系統工程初探[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 2000(4).
[3]楊靜.淺析礦業企業文化再造的背景與策略 [J]. 礦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