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林
摘 要:反腐倡廉建設事關國有企業健康發展。新形勢下,國有煤礦必須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跟形勢發展,從思想認識、宣傳教育、管理流程、監督工作和紀律審查五個方面著手,切實加強和搞好反腐倡廉建設。
關鍵詞:國有煤炭企業;反腐倡廉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要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作為國有煤礦,必須按照上級部署,緊跟形勢發展,從思想認識、宣傳教育、管理流程、監督工作和紀律審查五個方面著手,切實加強和搞好反腐倡廉建設,積極構建清廉和諧礦區。
一、思想認識政治化
國企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黨管國企是一條根本的政治原則,這是由黨和國家的性質所決定的。國有企業地位特殊,能否清除腐敗、保持風清氣正,對于黨和國家意義重大,對于國有煤礦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必須從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國有煤礦反腐倡廉建設,切實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要把反腐倡廉建設提到與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研究制定關于“落實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的意見和監督檢查、責任追究辦法,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施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強化各級意識,形勢工作合力,推動反腐倡廉建設深入開展。
二、宣傳教育長效化
一是在教育的內容上,加強四項教育。注重加強權力觀教育,端正思想認識;注重加強紀律教育,促進奉公守法;注重加強作風教育,保持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的作風;注重加強從政道德修養教育,恪守基本道德準則。二是在教育的重點上,根據對象而有所側重。企業領導干部側重開展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業教育,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群眾觀以及科學發展觀;而普通黨員的教育則重點放在履行黨員義務、發揮黨員先進性、做好本職本崗上。三是在教育的形式上,積極探索創新。建立和形成日常性、連續性和經常性的長效機制,推動廉潔文化進基層、進區隊、進班組、進社區、進家庭。通過正反兩方面典型和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強化法紀教育教育,形成學廉、守廉、促廉的文化氛圍。
三、管理流程規范化
一是規范集體決策程序。建立健全《黨委會議事規則》、《黨政聯席會議議事規則》、《關于貫徹落實“三重一大”規定的實施意見》,以及《基層區隊黨政班子議事規則》等有關制度,這些制度從決策的方式、程序、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盡可能降低和防范決策失誤所產生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廉政風險。二是規范經營管理流程。近年來,國有煤礦發生不正之風的很大原因是企業內控制度不健全,漏洞和薄弱環節使得違紀干部乘機而入。要研究制定企業經營管理相關規定,并通過職代會、行政工會聯席會、管委會、經營分析會等民主管理制度,對企業發展思路、內部改革方案、基層材料費用分解指標、工資薪酬體系等重大事項決策或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方案措施,進行審議和監督,規范和完善基礎管理,盡可能的減少漏洞。三是規范問責追究制度。出現廉政問題,除了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外,對該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和主管領導上掛一級進行問責,追究其監督和管理責任。對不履職、不作為和推諉扯皮現象,也要進行追究問責,強化各級責任意識,推動工作開展。
四、監督工作重點化
一是加強“一把手”監督。重點監督其黨政主要負責人在執行上級決策、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和群眾工作紀律的情況,執行基層領導班子議事規則、民主集中制的情況,以及本單位主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和個人重大事項報告情況,上級紀委和同級監督機構要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二是加強重點工作監督。要針對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中的關鍵環節,比如工程項目建設、物資采購、財務管理、職工工資分配、職工住房分配等進行重點監督,減少問題發生。三是加強關口監督。每到中秋、春節等重點節日,要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為重點,采取加強形式,加強監督檢查,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切實防止反彈回潮,使中央八項規定成為硬約束、“鐵八條”,更加深入持久地貫徹落實下去。
五、紀律審查“人性化”
要準確把握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內涵,科學界定適用的邊界條件。一是要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個別談話、組織談話、任職談話、誡勉談話、談心談話、民主生活會談話,還有函詢等各種方式,適用不同問題,不同需要,可以有針對性的運用。二是讓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成為大多數,體現黨的政策,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在受處分、受處理的干部當中,問題性質不太嚴重,能夠主動說清情況并且付諸改正行動的黨員和領導干部,一定要給機會、給出路、給臺階,要充分體現政策。三是讓黨紀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成為少數。針對問題性質比較嚴重的,要準確運用紀律處分和問責措施,該給重處分的及時重處分,該作出重大職務調整的及時進行職務調整。四是要讓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的人員越來越少,成為極極少數。通過工作,特別是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通過前面幾種形態的生效,一道道設防,一層層過濾,最后真正變成不但是違紀而且還違法需要接受法律追究的人越少越好。
參考文獻:
[1]李永忠.中央強力反腐的可能走向[J].人民論壇,2014(07).
[2]周淑真,孫林.在深化改革中破解民主監督難題[J].中國政協理論研究,2014(01).
[3]鐘龍彪.廉政文化建設的現實困境與突破之道[J].理論導刊,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