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文秀,張國愛,劉瀟瀟
(西安理工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風險分析
扈文秀,張國愛,劉瀟瀟
(西安理工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時代也已經到來。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以其便捷、迅速、高效的特點很好地補充了傳統金融業務模式的不足,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與日俱增。文章基于對互聯網金融概念和分類的研究,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進行深度剖析,并進一步分析我國互聯網金融目前存在的風險極其產生的原因,最后給出了關于風險防范的幾點建議以期為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基礎。
互聯網金融;風險;建議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升級發展,互聯網覆蓋區域不斷擴大,移動終端設備的不斷升級,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別是2013年余額寶的推出迅速拉開了中國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時代的序幕,并在整個金融行業掀起了一場巨大的互聯網金融風暴,各種的理財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但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應當意識到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模式在本質上仍具有金融的特性所以也存在傳統金融行業具有的一般風險[1],此外互聯網金融還具有互聯網快速傳播,無區域限制的特性,這使得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的擴散速度更快,影響面積也更廣。
互聯網金融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終端為消費者提供資金的融通、投資、支付和信息中介服務的一種全新的金融業務模式[2]。廣義的互聯網金融包括了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開展的金融服務和傳統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來開展的業務。狹義的互聯網金融僅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開展的金融服務。
按照所提供的服務類型不同,本文將互聯網金融分為六類:P2P網絡借貸、眾籌、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信息化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門戶[3]。
(一)P2P網絡貸款平臺
指的是點對點的借貸,是指借款人在第三方的網絡借貸平臺發放標的融資,而投資者可以投資自己看好的標的來獲取盈利。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借貸雙方的管理費用、廣告費用和手續費用。由于這種形式的互聯網金融出現時間較短,發展很不成熟,目前大都處于線上線下相輔助的發展形式。
(二)眾籌
指的是項目發起者通過利用互聯網,發動眾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資金和渠道,為個人的某項活動、某個項目提供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按照回報類型將眾籌劃分為公益類眾籌、股權類眾籌和獎勵型眾籌。眾籌平臺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募資成功的項目的廣告費用以及服務費用。
(三)第三方支付
指具有一定實力與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與銀行合作,在銀行對用戶的支付結算系統上建立電子支付連接模式。當前我國金融市場上的第三方支付按是否具備擔保功能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具備擔保功能,完全獨立于電子商務網站的模式,如拉卡拉、快錢、匯付天下等;另一種是具備擔保功能的,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4]。
(四)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指互聯網金融企業通過實時收集、分析海量的非結構化數據,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通過收集、分析客戶的交易或消費信息從而得到客戶的消費偏好,便于更好的提供產品和服務。
(五)信息化金融機構
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傳統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業務流程、產品設計和渠道建設進行重構或再造,由此來實現電子化的、信息化的金融服務。
(六)互聯網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將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產品進行歸類比較,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以及投資需求來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
(一)我國P2P發展現狀
截止2015年12月底全國P2P網絡借貸平臺成交量為1 337.48億元,其中超百億的地區主要有廣東、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區。全國P2P運營平臺數量2 595家,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1 263家,其中,新增當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為 106家。當月 P2P網絡借貸行業綜合利率為12.45%,較上月有略微的提升。當月投資人數有298.02萬人;當月借款人數有78.49萬人。
從平臺類型來看,我國P2P平臺類型主要分為民營系、銀行系、上市公司系、國資系和風投系。2015年12月各類P2P平臺的發展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各類P2P平臺的發展情況
由表1可以看出民營系P2P平臺的成交量、平臺運營數量和綜合收益率都是遙遙領先于其他各類P2P平臺的。但是本文認為由于民營系P2P平臺準入要求低、操作不規范導致該類P2P平臺爆發的問題也是最多的,單從其過高的收益率來看就知道民營系P2P平臺存在較高的風險。
(二)我國眾籌發展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全國處于良好運營狀態的眾籌平臺共有295家,其中新增平臺9家。除4家平臺的類型不確定外,有權益型眾籌平臺114家,股權型眾籌平臺107家,綜合型眾籌平臺62家,公益型眾籌平臺8家,占比分別為:38.64%、36.27%、21.02%和2.71%。由此可見權益型眾籌平臺和股權型眾籌平臺市場占比最大,綜合型眾籌平臺市場占比相對較少,公益型眾籌平臺占比非常小不到3%。
從地區分布來看,全國處于良好運營狀態的295家眾籌平臺分別分布在22個省。其中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和江蘇,占比分別為28.14%、23.39%、15.25%、6.44%和4.41%。
(三)我國第三方支付發展現狀
根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我國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規模達到了40 584.3億元,環比增長14.4%。
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結構:基金占比21.9%,網絡購物占比14.2%,航空客票占比8.1%,電商B2B占比4.3%,電信繳費占比3.2%,網絡游戲占比1.8%。
第三方支付交易的市場份額為:支付寶占比43.3%,財付通占比 20.1%,銀聯商務占比 11.1%,快錢占比7.0%,中金支付占比5.1%,匯付天下占比5.0%,易寶支付占比3.9%,京東支付占比1.9%,易付寶占比1.4%,寶付占比0.9%。

圖1 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結構

圖2 第三方支付交易的市場份額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和互聯網的融合,在本質上還是具有金融的特性。所以會面臨著金融行業的風險比如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等,此外,互聯網金融還面臨著其特有的風險比如法律風險、經營風險和操作風險等。
(一)法律風險
互聯網金融現在還是處在發展階段,與之相關的法律和法規還不完善,沒有系統的、及時的建設好。由于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日新月異緊跟時代潮流,那些與傳統金融相關的法律現在看來并不再適用互聯網金融了。
互聯網金融面臨的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法律還不夠系統全面。對有些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業務還沒有進行有效的規范。讓互聯網金融企業有了打擦邊球的機會,擾亂金融市場穩定。
二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法律落后跟不上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5]。特別是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監管,比如市場準入標準方面、信息保密安全方面和消費者維護方面等還有待提高,這樣就有可能給互聯網金融行業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加大互聯網金融風險。
(二)經營風險
互聯網金融的行業壁壘低,導致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中的企業的水平差距較大。有些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善經營,在經營服務過程中對業務流程和風險控制等問題的處理上經驗不足,可能會導致經營上的許多問題。
還有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完全以詐騙投資的錢財為目的,通過高收益無風險的虛假承諾來大肆斂財,導致了許多投資者的利益受到了傷害,也攪亂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秩序。這大大打擊了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熱情,讓許多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避而遠之。
(三)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技術上的創新程度不夠,在業務操作上的缺乏專業經驗而帶來的風險。
我國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為節約成本,對互聯網技術的創新研發投入少,創新力度不足。然而在互聯網技術上的缺陷可能會對交易產生不利影響。雖然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通過將核心技術的業務進行外包處理來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但是這并不是長久之計,一個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此外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是新興行業,目前我國還大量缺乏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許多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從業人員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對互聯網金融的操作規范和操作流程還不夠熟悉[6]。另外投資者也可能對這新興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業務流程不熟悉,可能會操作不當,最終帶來不必要的資金損失。
互聯網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國家層面的和企業自身層面的。國家層面主要包括相關法律法規缺位、監管不力;企業自身層面主要包括互聯網金融經營主體界限混亂、缺乏風險防控標準、互聯網缺乏技術人員和具有專業水平的從業人員等。
(一)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缺位
隨著新生事物的不斷出現,我國的法律一直處在不斷的自我完善當中。互聯網金融作為新興金融模式,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完全形成。由于互聯網金融企業一般都是由傳統的互聯網企業轉變而來,對其的定位目前還不明確。那些適用于傳統金融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法律法規,現在看來并不適合互聯網金融行業。比如2015年發生的“e租寶”事件和2016年發生的“中晉系”事件都充分暴露出了我國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缺位的問題。
(二)監管不力
互聯網金融作為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一系列監管政策處于起步階段,還未形成較為成熟的、系統的監管體系。比如對于互聯網金融交易資金沒有跟蹤控制,造成互聯網資金安全系數低;在各種未發生的非預期事件沒有系統的針對方案等。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門檻低、監管松,導致企業稍有不慎就會觸及法律底線。
(三)經營主體界限混亂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一般都是混業經營,一般都由互聯網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來擴展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然而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定位就非常困難了,這也給在對這些企業的監管上帶來了困難。
(四)互聯網金融缺乏風險防控標準
互聯網金融企業在風險防控方面于傳統金融相比還缺乏一定的經驗。作為風險問題頻發的行業,互聯網金融擁有一套完整的、系統的、科學的風險防控標準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五)互聯網缺乏技術人員和具有專業水平的從業人員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與網絡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而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一般都是中小企業,缺乏技術人員,對互聯網核心技術的獲得非常困難,這不利于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長期發展。另外,具有專業水平的從業人員的不足也會降低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質量。
本文分別從國家層面、企業自身和消費者三方提出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的建議。希望對能有效控制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提供幫助。
(一)政府行使權力,加快法律法規的建設和積極監管
加快法律、法規的建設就是要切實考慮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具有互聯網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規;就是要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市場準入標準、風險控制標準和消費者保護方面等進行規范,形成一個明確的法律界限;就是要在處理互聯網金融事件上做到有法可依,杜絕一切鉆法律空子的現象。
積極監管就是要以積極的態度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行監管;就是要堅持走適度監管、協調監管和創新監管之路,嚴防過度監管;就是要確保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就是要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公眾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信心;就是要加強信息披露,通過宣傳教育提高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了解和相應風險的識別能力。就是要努力減少互聯網金融犯罪,維護金融穩定。
(二)企業應提高自身風險防范能力,提高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
打鐵還需自身硬,互聯網金融企業應建立和加強企業的風險防范機制,成立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研究小組,建立起有效的風險防范體系。在資金結構方面應杜絕負債經營,必要的時候還應提取風險準備金來應對企業未來發展可能面臨的突發風險。在選取投資標的方面一定要仔細、系統的分析其潛在的收益和風險,避免將風險轉嫁給投資者,這樣會有損企業的聲譽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在網絡技術方面應確保支付安全、資金安全和客戶資料保密。在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方面應提升員工對風險的敏感度,養成良好的風險防范習慣。
(三)消費者提高風險識別能力
消費者在投資互聯網金融產品時,應該具有良好的風險識別和風險防范能力。高收益一般都伴隨著高風險,在面對高收益的金融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謹慎投資并且意識到風險存在的可能千萬不要一味的相信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宣傳和虛假承諾。比如e租寶事件,大多數人都認為在央視打廣告的e租寶信用絕對可靠,而且其遠高于銀行一般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讓許多人心動不已,從而忽略了其背后隱藏的巨大風險,最終致使90多萬投資者遭受損失。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存在及快速發展隨著歷史的腳步已不可逆。然而高速發展之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還暴露了許多問題,有些甚至影響到了金融穩定。我們要積極的應對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千萬不能忽視這些問題,也不能因為這些問題而否定整個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在問題中找原因,在原因中尋求對策,使之能更好的為我國的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1]叢琳,2016.中國互聯網金融的主要風險及其防范[J].經營管理者(16):26.
[2]羅軍林,2016.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及風險監管研究[J].金融經濟(10):121-123.
[3]杜曉峰.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研究[D].廈門大學,2014.
[4]龔影,2016.淺析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J].金融經濟(6):44-46.
[5]王梓先,2015.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45):41-42.
[6]趙文峰,2016.談互聯網金融風險及預控措施[J].當代經濟(18):61-62.
[7]眾籌家.http://www.zhongchoujia.com/.
[8]網貸之家.http://www.wdzj.com/.
[9]艾瑞咨詢.http://www.iresearch.com.cn/.
(責任編輯:D 校對:T)
F830.2
A
1004-2768(2016)12-0032-03
2016-09-2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1373204);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2015M582691);西安市科技計劃項目(SF1504(1))
扈文秀(1964-),男,河南人,博士,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金融市場與金融投資;張國愛(1992-),男,江西人,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市場與金融投資;劉瀟瀟(1991-),女,陜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市場與金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