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
摘 要: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教育事業也逐漸發生變化,尤其是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以來,教育教學不論是教學質量還是教學方法上都有很大不同。歷史作為中職教學的基礎內容,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價值觀的塑造、人文理念的培養都有重大意義。以此為出發點,以中職《世界歷史》教材為例,探究提高中職歷史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中職;世界歷史;具體策略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體系也在不斷調整改善,中等職業院校作為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改革中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為學生打好基礎,便于學生在日后能夠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因此,提高中職教學有效性迫在眉睫。
一、中職世界歷史教學的現狀探究
世界歷史是歷史學中的一門分支,其教材內容主要是通過對人類的發展史進行整體系統的闡述。學習世界歷史,通過橫向或縱向地看待世界全局,結合教學史實及相關學科對于歷史的演變進行探究。對于中等職業院校歷史教學的現實意義而言,除了能夠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外,還能讓學生學會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讓學生健康成長。然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中職世界歷史教學卻面臨著不受重視、缺乏相應的教學理論的尷尬境地。歸根結底,這種不重視是由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造成的。
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活動時對教學形式缺乏一定的考究,往往只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吃力。中等職業院校的學生文化課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會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隨后演變成對課程的排斥和不重視。這既是中職世界歷史教學的現狀,也是中職文化課程教學的普遍現象,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就成為改善這種現象、發展中職文化課教育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世界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改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形式
開創高效課堂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是擺正對于歷史教學本身的學習態度,而對于教師而言,則需要改變教學觀念,從自身入手,進一步開展豐富的教學形式,寓教于樂,幫助學生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單一的授課,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雖然新課程教學改革中明確指出,要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教師要以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然而中職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基礎薄弱,自主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還是以教師單一教學為主,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壓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對于教學本身產生了排斥心理,也就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合理地編排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在教學《地理大發現》時,教師可以在結束該章節的教學后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己繪制一張年代表,將重要的歷史事件在對應的年代上寫出,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教學,實現教學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知識競賽等趣味性競賽,對所學內容以提問搶答的游戲方式進行,提高學生的整體參與度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搶答的過程中完成了對知識的重復記憶,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2.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積極接受新鮮事物
提高教學有效性除了要改正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外,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也極為重要。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是他們學習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就是他們的標桿,尤其是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學生本身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注意力容易被分散,使得教學質量下滑,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發現和引導學生,會使得學生陷入惡性循環,對于學生個人而言危害極大。因此,教師必須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專業素養、個人能力、教學水平等等,積極參加各類進修活動,為教學活動的設計和開展奠定基礎。
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主動去學習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方法,與時俱進,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運用文字、圖片、音樂、影像等多種素材為學生全方位立體地展現歷史,更利于學生的學習。通過新型的教學設備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學教案,從而推動高效課堂的建設,幫助教師完成有效性教學。
綜上所述,中職歷史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有重要意義,世界歷史作為中職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影響不言而喻。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出發,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提高個人能力,完成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本文通過對中職世界歷史教學的現狀以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進行簡要探究,望在日后的教學中其他學者繼續深入探究,提出寶貴建議,共同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尹志芳.歷史課程開發的實踐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5(Z6).
[2]呂淮能.歷史教育思考[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 2015(Z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