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舟
摘 要: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高速的經濟建設,現代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嚴重缺乏,地理學科由于其特殊性,在課堂上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熏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在課堂上對應用傳統文化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對如何在地理課堂上讓學生認識傳統文化提出建議,希望帶來借鑒意義。
關鍵詞:傳統文化;地理課堂;應用與繼承
地理學科具有一定的自然性與人文性,既可以將各大地域的自然風光進行介紹,又可以普及該地域的人文風俗與歷史文化,其中也蘊藏了其他科目所具有的一些內容,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地理課程都有所涉及。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正是由于地域不同而形成的個性風格,使得我國的傳統文化五彩繽紛、豐富多彩。所以,在地理課堂上加強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系,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傳統文化在地理課堂上應用的必要性
1.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傳統文化在地理課堂上的應用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在地理課堂中,教師對祖國的大好河山進行講解,對廣闊的河流、巍峨的山嶺進行展示,使學生領略云南的喀斯特地貌、新疆的荒漠、江蘇的湖泊、東北平原一望無垠的田野。了解五十六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漢族的花朝節、傣族的潑水節等。播放《向天再借五百年》,使學生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愛國情油然而生。
2.培養學生的愛鄉情感
大多數學生因為現代流行文化的沖擊,沉溺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對本鄉的傳統文化不太了解,講解有關學生家鄉的歷史文化知識,可以讓學生加強對家鄉的認識,迸發出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例如,針對東北的學生,可以向他們講述小興安嶺的豐富資源、二人轉等文化的產生緣由。
3.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實施華夏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由于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我國青少年普遍存在崇洋媚外、不守公德、責任心不強、不會與人和諧相處、缺乏感恩之情等現象。在地理課堂上加強傳統文化知識補充,可以使學生變得心情平和,飲水思源,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和人格魅力。
4.有利于傳承和諧理念
通過對包羅萬象的自然地理進行學習,學生會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對大自然產生敬畏之心。
二、在地理課堂上讓學生認識傳統文化的策略
1.利用多媒體教學將地理與文化相結合
地理課程內容豐富,不僅包含著人文風俗,還包含著自然景觀,對世界各國的光照降雨、農業種植、經濟發展、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地理經緯度、旅游熱點等都要進行講解,不僅包含著歷史、政治、語文等方面的內容,在講解地貌形成、寒流暖流時還涉及化學、物理、數學等知識。而且由于涉及一些理工問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地貌的形成、地方時的計算都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此龐大復雜的學習任務單靠知識點灌輸、插秧式教學是無法完成任務的。因此,加強對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多媒體能顯著地提高學習效率,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例如,在講述黃土高原時向學生播放視頻《信天游》《黃土高坡》等陜北民歌,不僅加強了學生對黃土高原的認識,對黃土高原的自然景觀和地質地貌有了直觀的感受,而且也促進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2.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
如果說繁榮的經濟是一個民族的衣著,那么文化就是這個民族的血液,如果一個民族丟掉了傳統文化,視漢服為奇裝異服,那么這個民族就離滅亡不遠了。在國學大熱的今天,在課堂上引入傳統文化,將國學教育融入課程體系之中,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重拾民族精神,培養勤勞謙和、仁厚敦實等優良品德。
3.努力探究地理知識元素,挖掘文化底蘊
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要有豐富的地理知識與文學內涵,要對傳統文化進行掌握與運用,在講解的過程中精煉而不乏內容,通俗而深藏韻味。在課堂上,教師對傳統文化應用生動的語言、風趣的方法進行講述,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吸收效率。
4.實踐與應試相結合
很多學校對地理等科目沒有引起重視,只學習課程,并沒有要求考試,導致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學生卻忙于其他作業。這樣,即使教師的文化素質再高,也難以發揮實際的作用。另外,有一些教師以及社會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講述的過程中,呈現出明顯的輕浮和庸俗,只是為了嘩眾取寵,對于傳承傳統文化并沒有實際作用。曾經有一位教師在對學生講解歷史的過程中,講到漢代張湯的官職時,教師將廷尉一詞用司法局長代替,雖然容易理解,但是卻表現出對歷史的不尊重。
5.將古典詩詞與地理課堂相結合
古典詩詞中包含了一些有關地理的知識,在地理教學中,教師結合古典詩詞進行講述,既能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同時能與傳統詩詞相聯系,使地理課堂顯得更有生機和韻味。例如,講到冷鋒時,可以用杜甫的“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講暖鋒時,可以應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講夏季風時,可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古典詩詞還能幫助導入新課,如在講“天氣與氣候”時,導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要求學生辨識這是形容天氣還是氣候。在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時候,當學生對風力搬運作用不能理解時,可以引用“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在做課堂小結時,如在對月球講解之后,可以引用有關月亮的詩詞,做出總結。將古詩詞應用到地理課堂中,可以使學生對古代詩詞產生興趣,從而對傳統文化加深感情。
三、總結
將傳統文化引入地理課堂教學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素質和愛國情懷,對大自然產生敬畏之情。針對如何在課堂上引入傳統文化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對多媒體技術加強利用,多加創新,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同時,在課堂上與古詩詞加以聯系,對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楊靜.淺議古典詩詞中的地理知識及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86-89.
[2]陳金賽.近三十年來我國中學地理教育研究的發展[D].南京師范大學,2012.
[3]周舟.高一學生學習地理困難研究[D].廣州大學,2011.
[4]侯玉娟.高中學生地理學習不良心理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