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太平洋戰爭對抗戰時期對外貿易政策的作用與影響

2016-08-04 05:58:26羅紅希
社科縱橫 2016年7期

羅紅希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中山 528436;上海大學歷史系 上海 200444)

·史學研究·

太平洋戰爭對抗戰時期對外貿易政策的作用與影響

羅紅希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中山528436;上海大學歷史系上海200444)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南京國民政府逐步審視和反思自身的對外貿易政策,做出了以下重大調整:一是從開始的以本國抗戰利益為重轉變為以英、美等同盟國的世界反法西斯集體利益為重,注重資源互用與資源共享,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了犧牲和貢獻;二是爭取美英外援的對外貿易指導思想逐漸形成;三是內外銷并重,將戰后建國與對外貿易聯系起來,體現了南京政府難能可貴的戰略眼光。以上對外貿易政策的理念為戰后南京國民政府所繼承。

太平洋戰爭對外貿易政策作用與影響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一直沒有明確的對外貿易政策,“七七事變”與“八一三”事變爆發后,日軍占領了上海,使得原有的進出口貿易路線被阻,國民政府為了打開這種困難的局面,開始調整對外貿易政策,實行貿易管制,無疑對抗戰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于日軍不斷擴大侵略而收效甚微。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根據這種國際形勢的變化,國民政府以世界反法西斯的集體利益為重,在對外貿易政策方面,做出了相應的犧牲,努力爭取外援,其對外貿易政策體現了一定的戰略眼光。

一、抗戰初期對外貿易政策的艱難

抗戰初期我國對外貿易政策遭到日軍的封鎖與破壞,產生的弊端較多。例如對外貿易的組織與管理方面的混亂。物價低落,造成農業經營落后,妨礙了農產品的出口。貿委會的原本目的是為增加生產,促銷出口,要實現這一目的,就絕對不能讓農民吃虧,可是在具體收購過程中,一些收購官員為了牟取暴利,拼命壓低農產品價格“已賣者虧蝕成本,未賣者無法銷售”[1]。這不僅造成對農民利益的傷害,還造成貿委會無法收齊貨物。[1]農民生產積極性遭到極大的破壞,外銷農礦產品日益減少。另外,機構腐敗叢生,對外貿易遭到嚴重破壞。為了防止一些貿易管理機構的腐敗,國民政府曾經頒布了一系列法令條例,但是,如前所述,《商務日報》揭露一公司令人心寒的貪污事實,腐敗現象必然影響戰時對外貿易的發展。抗戰初期由于受到中日戰爭的影響相當大,對外貿易政策發展的連續性遭到很大的破壞,使得我國抗戰時期對外貿易政策相當艱難。

二、爭取美英外援的對外貿易指導思想逐漸形成

在抗戰初期易貨償債貿易政策中,國民政府就已經產生了依賴國外援助的思想。抗戰爆發后,國民政府總希望和平解決,后又指望蘇聯、美國出兵。這種指望外國援助的思想是抗戰初期對外貿易的主要理念和目標。“對戰時財政問題的解決,只寄希望于全體人民的自愿為國捐輸以及從友邦得到財政和軍事的援助”[2],宋子文認為貸款“如運用得當,借款可源源而來”[3]。駐巴黎的中國大使認為“我想中國政府當時認為,而且可能總是認為英國政府和美國政府能多幫忙”[4]。事實上,我們根據阿瑟·恩·楊格統計,到1945年抗戰結束,“外國援助升到4%。”[5]可見,這種依賴的思想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駐美大使胡適、宋子文等在美國積極活動,財政部長孔祥熙也在積極爭取外援。

三、太平洋戰爭促使我國對外貿易政策逐漸科學合理

1941年11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我國國內外經濟形勢突遭巨變,政府的對外貿易政策對抗戰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對外貿易圍繞三個條件展開:1.打通國際運輸路線,推行進出口貿易;2.注重資源互用與資源共享;3.國家財政緊縮,政府統購統銷。這些政策對抗日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作為一種臨時性貿易政策,它還很不成熟,仍然有不少值得改進完善和反思的地方。因此,作為戰爭時期的一項對外貿易政策,不僅要圍繞戰爭這個主題,打破敵人的封鎖,取得戰爭勝利,更要注意維護生產事業,以備培養戰后貿易產品的輸出力量,為戰后對外貿易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國號稱農業大國,出口貨物基本是以農產品為大宗,如果以一時的外銷停滯而使我國的生產基礎發生動搖,那將絕對不會是戰后短期內所能夠恢復的,其結果在戰后必將喪失原有的出口市場,影響輸出貿易相當之大。單就戰后我國很快恢復對外貿易市場來看,南京國民政府的戰時政策基本是成功的。所以在戰爭年代,更要從戰略的高度來把握國內外市場和本國產業之間的關系。

太平洋戰爭前,國民政府對外貿易政策經過了調整,在對日方面,由僅僅查禁日貨而擴大至查禁一切為日人所統制的貨物;由僅僅禁運食糧資日而擴大至禁運一切可為日人利用的貨物。對其他國家方面,由一向的自由貿易而改為輸出入的統制;由放任的售結外匯而改為一切出口貨原則上均應結匯。這是抗戰中的一個重大的進步。主要措施如下:1.查禁日貨;2.禁運物品資日;3.統制輸出入貿易。[6]以上三條措施,對抗戰初期的日本貿易實施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和打擊。

國民政府曾經于1938年5月20日頒行了《商人運貨出口及售結外匯辦法》,1939年7月14日又制定了《出口貨物結匯報運辦法》,根據這次公布的新辦法及其附件,有幾個特點值得注意。1.在原則上講,新辦法把應結外匯貨物的種類已經擴充為一切的出口貨物;2.1938年對于應結外匯的出口貨物報運轉口內銷,本不限制,其余的轉口輸往淪陷區域,1939年增加了12種貨物被限制,其目的是為了避免轉口資日;3.1939年3月6日頒行修正《外銷貨物限制報運轉口辦法》和《外銷貨品指定限制報運轉口區域表》,在這個表格里,增加了許多原來沒有的限制轉口區域。4.1939年7月頒發的新辦法對于報運結匯出口貨商人有許多優異的待遇,也是舊辦法上所沒有的。如商人可獲得九成結算或豁免出口稅的優惠政策。

從以上四條政策,我們總結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國民政府的對外貿易政策有如下三個重要的特征和趨勢:1.由放任自由的態度到逐漸統制的態度;2.由各地方暫時權宜的措施到中央逐漸統一的措施;3.由簡略的規定到精密的規定。

太平洋戰爭前,國民政府曾頒布了《增進生產調整貿易辦法大綱》,明確了我國戰時對外貿易政策,“隨抗戰之進度,依照政府所定方針,努力進行調整工作,凡關扶助生產購運物資出主購統銷貨物,管制進口貿易,履行易貨合約,維持國際市場各項業務,營辦四年,成效彌著。就中對外易貨,為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骨干,所以充實抗戰資源,維持國產出路,安定國內金融,樹立國際信用,其成就尤為卓越。”[7]可見,此政策自抗戰推行四年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國際經濟形勢突遭巨變,對我國對外貿易影響深遠。具體表現為:(一)香港、仰光相繼淪陷,原有的國際通路受到阻塞,我國物資出入更加困難;(二)英、美對日宣戰,成為我國盟邦,此后彼此在物資供應方面,將有爭取共同勝利的同盟關系,這就超出了過去通常貿易的范圍。基于這個國際戰爭形勢的變化,國民政府審時度勢,適當地調整了對外貿易政策,體現了南京國民政府務實的工作作風和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

1.維持物資出口,以供應盟國需要。英美對日作戰之后,若干重要物資,反受到敵國的封鎖,來源中斷,這些物資全靠我國供應,特別是資源委員會所管理的鎢銻錫汞及貿易委員會所管理的桐油、豬鬃、生絲、皮毛等,都是盟國作戰必須的物資,盟國方面來說必須獲得,打破困難,在我國來說,必須努力供給,勿使匱乏。2.把握國外市場,增進國產銷路。我國可以供應盟國的物資,要繼續供應,其他物資,也應設法出口,并要注意加工改良,提高品質,在海外市場樹立信譽,以期永久保持銷路。如過去絲茶出口,經常受到第三國競爭的干擾,這個時候,恰逢日絲日茶運銷中斷,特別要把握時機,要極力供給,目的在獲取市場,不要斤斤計較于成本,這樣就可以奠定日后外銷的基礎,這不失為增進日后國產銷路的長久之計。3.發展內銷市場,維護生產利益。在世界戰爭中,到處運輸困難,國產物資外銷很不容易,但如果根據外銷狀況而縮小產量,不但損害生產者的利益,而且還會摧殘國民經濟的基礎。故一面應維護外銷市場,一面還應拓展內銷途徑。如發展絲茶各物的內銷運銷,鼓勵桐油提煉汽油,生絲羊毛趕制織品等,使國產物品銷路暢通無阻,產量也不受影響,這既是培植國本,又是維護生產者的利益,可謂一箭雙雕。4.改良國產品質,鞏固生產基礎。過去政府扶助外銷物資的生產,總是只注重數量,不太注重質量的提高、用途的推廣。在內銷外銷運輸情況多變之際,不能只以偏重增產為滿足,而應該積極研究,改良技術,加工整理,提高品質,推廣用途,以倡導精產作為政府的扶助政策。如桐油的提煉,植茶技術的改良,茶膏茶素茶磚的煉制等,都是加工整理、推廣用途的重要工作。這項成就,既可開拓當前的利用,又可開拓戰后銷售的市場,也是在鞏固外銷物資的生產基礎。5.改訂禁運政策,策應對敵經濟作戰。過去為防止物資資敵起見,曾經規定政府統銷物品及結匯出口貨品,禁止運往淪陷區域。太平洋戰爭發生后,日本沒有再將我國物資轉運第三國的可能。因此,除軍用必需資源外,若干普通貨品,沒有嚴厲禁運的必要。如統銷貨品中的茶葉,結匯貨品中的錫衣五培子等,也可規定辦法,準予運銷淪陷區域。既可擴展該類貨品的銷路,又可換取淪陷區域的必需物資,滿足雙方的需要。至于戰區內既是國防物資又是民生必需品,仍舊依照既往所定的方針,努力搶收,以策應對敵的經濟封鎖戰。6.變通統購統銷辦法,擴大運銷力量。外銷物資在受新局勢的限制下,應當變通辦理,盡量另開銷路。政府對于統購統銷各項產品的購銷辦法,不得不略加修正,允許商人在法令許可的范圍內參加營運,以協助貿易的進展。如統銷的桐油,業經準許商民在國內為合法的采購存儲轉運;統銷的豬鬃,準許取消商民存鬃數量及存儲時期的限制;統銷的茶葉,其內銷的平衡費暫停征收,準許免證通行國內并運往淪陷區域。這種修改辦法,足以使運銷力量大為增加,但是仍然必須斟酌市場的需要,如桐油為國防必需品,用途日廣,還是應該由政府大量收購,加強管理。[7]

以上六項措施,是在太平洋戰爭新形勢下,國民政府根據國內外的需要特別制定的,這些政策既照顧了政府日益困難的財政形勢,又兼顧了生產事業的扶植;作為戰時的非常措施,又兼顧了未來貿易的發展;既注意了本國對外貿易的調整,又保證了對盟國物資的供給;既保證了國產外銷,又保證了國內本身的銷路;既爭取了對敵物資,又兼顧了淪陷區的市場。客觀地說,政府能夠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因時制宜,調整了統購統銷的辦法,是南京國民政府的一個進步,如果說南京政府有意縮小對外貿易范圍,顯然有失歷史的公允性。下面,以國民政府對美國、英國為例,分析太平洋戰爭對戰時對外貿易政策的影響。

第一,對美國的貿易政策逐漸走出低谷

中日戰爭是太平洋戰爭的序幕,太平洋戰爭是中日戰爭的擴大。抗日戰爭與歐洲戰爭緊密相聯,而太平洋戰爭又是歐洲戰爭的延伸。從此,歐洲和亞洲戰場打成一片。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對中美貿易的影響尤其嚴重和突出。嚴重的主要表現主要有:1.中美貿易運輸問題發生了嚴重的困難;2.中國出口貨在美國的市場受到了嚴重的影響;3.美貨輸出問題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4.中美關稅問題因為太平洋戰爭影響,互相讓步;5.外匯問題,可因太平洋戰事的發生而減輕中國外匯的嚴重負擔;6.中國生產問題已因為太平洋戰爭引起了嚴重的困難。[8]

面對嚴重的形勢和困難,國民政府采取了不少單獨針對美國的貿易政策,其主要原則有:1.軍事第一,勝利第一。我國處在危機存亡之秋,貿易政策一切以輔助兩國軍需為原則。2.以交換物資為原則。如美國需要的棉花、汽油、藥品、機械、軍火應盡可能輸入中國,而中國的鎢、銻、錫、生絲等特產,中國應盡可能輸出至美國以供應其軍需工業的需要。3.不計成本。中美雙方已經進入戰時貿易非常時期,因此不能斤斤計較于成本及利潤的得失,只要于軍事有益就可。4.不以爭取外匯為主要目的,一切都可以以記賬的方式進行。5.取消一切貿易障礙。如美國關稅和檢查法的限制等。6.不可忽視戰后建國及貿易的發展。7.內外銷并重。8.鎖定貿易國營政策。[8]

綜觀以上對美貿易政策的基本原則,可以看出,這些貿易政策有這樣兩大特點:1.具有實際針對性。軍事第一,物物交換,不計成本,不以爭取外匯為主要目的等,都體現了南京政府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能認清形勢,以共同抗戰為大局,不推行單純的民族利己主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貢獻。2.具有戰略眼光。如內外銷并重、將戰后建國與對外貿易聯系起來,體現了南京政府難能可貴的戰略眼光,“將來以農立國,以工商立國,走自由經濟之路,凡此種種,在一面抗戰,一面建國之初均應有一大體之決定。總之,今后形勢無論如何,中國建設必須大量之生產工具,資本,及技術上之外來援助。而此等援助大勢所趨,戰后當然只有一美國可以勝任。彼時中國自可向美舉行外債。但中國彼時其將以何種方法償付此項債務。故此時理應注意日后之貿易發展,以備將來也。”[8]抗戰勝利后,美國成為了中國的主要貿易國,充分證明了國民政府的預見是既符合了實際,也非常的科學。

第二,對英國貿易政策逐漸科學合理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在短暫的時間內,日軍封鎖香港、夏威夷、關島、中途島等,戰火蔓延太平洋,我國對英國的進出口貿易自然受到特別嚴重的影響,如運輸不得不改道、貿易成本日益增加、運輸越來越困難。但筆者認為,對貿易影響特別不能忽視的是兩個特征。一是貿易物品量值的減少。我國對英的進出口貿易,無論在量額上或價值上,勢必較戰前退減,其退減的激緩,則要看整個戰局的好轉或惡化而不同。如“最近仰光方面中國對英輸出入之減少,殆即說明此種必然之趨勢。”[9]二是貿易物品類別的變化。由于運輸緊張等原因,物品類別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凡是體積大、價值低或者質地脆弱而又不耐久運的物品,漸漸遭到淘汰,戰后中英貿易逐漸側重體積小、價值大與性質堅強而且經久耐運。如果不是這樣,則不能充分利用輪船的寶貴容積與噸位,從而克服中英貿易在運輸上存在的種種困難。

面對嚴重的貿易環境,南京國民政府本著“軍事至上、建國至上”的基本原則,推行物資的合作與交換、不單純以爭取外匯為唯一目的、不完全斤斤計較于貿易成本、撤消關稅壁壘的措施,不但維持了中英兩國原有的貿易,還特別發展了中國對英各自治領及殖民地的貿易。如下表所示:

1940年英各自治領在中國全部對外貿易所占之百分比[9]

“我進口方面所減少之物質,金屬礦砂及金屬制品,機器及工具,化學產品及制藥木材等,悉為抗戰建國之所急需,如棉紗、棉布及棉制品等,為我后方現在最感缺乏而最需要之民生必用品,應均能取給于印緬澳加等地;出口方面之所滯銷者,為豬鬃、桐油、生絲、錫銻鎢礦砂等,為我產量豐富之特產品而英各自治領殖民地輕重工業所必需之原料,亦宜均可源源供給印緬澳加等地”,“如各該自治領殖民地對我國貿易關系增進,則我國不難供給其因進口減少而缺乏之物資,獲取其以出口降落而滯銷之商品。互通有無,兩俱有利”。[9]可見,我國多余的正是英國自治領及殖民地所需要的,我國所急需的也正是英國自治領及殖民地所多余的。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南京國民政府對英國的貿易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

首先,部分取代了英國與其各自治領各殖民地之間的貿易。英國與其各自治領各殖民地間貿易關系的密切,遠非他國所能比擬。戰后,因為各自治領各殖民地距離英國遙遠,航運艱難,貿易關系日趨稀疏。中英兩國既然是并肩作戰的盟國,則各自治領殖民地因戰爭減少,對英國進出口貿易而對維持民生,支持抗戰所有物資供應上的困難,中國應該在力所能及的范圍能代為解決。特別是印度和緬甸,距離中國較近,更應該由中國解決一部分物資,如果戰局好轉,敵人被迫退出太平洋,而處于中國海或日本海,則馬來,澳洲,新西蘭等,貿易之困難,也可由中國代謀解決。“緬甸在1939年至1940年對英輸出之米價值4,435,548留比,量達60,615噸;自英輸入之各項絲織用羊毛價值106,918留比,量達44,297鎊,火腿牛肉價值58,177留比,量達60,000鎊。現擬以戰事關系,貨運阻礙,則中國縱不能全部銷納或供給此類物資,最少限度亦能代為解決一部分之困難”。[9]

其次,部分取代了軸心國及其所占據控制國家與他國的貿易。英國與各軸心國及其所控制占據的國家,因地域上臨近,經濟上的需要,歷來有相當密切的關系。戰爭爆發,中英站在同一條戰線,彼此合作是唯一的選擇。中國在進出口方面,就貨別而言,中國于1940年對若干軸心國家的一部分貿易關系如圖: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中國對軸心國貿易量相當大,“中英兩國對各軸心國及其所占據控制國家貿易關系的比照,說明兩方如果能夠通盤籌劃,徹底合作,彼此設法取代其前此對各該軸心國及其所占據控制國家之進出口貿易,借以互謀究實其軍需民生必需之物資”。[9]可見,中國部分取代了軸心國及其所占據控制國家與他國的貿易。

最后,部分取代了軸心國及其所占據控制各國與英各自治領殖民地之間的貿易。戰前軸心國軸心國及其所占據控制各國與英各自治領殖民地之間的貿易關系密切,戰后各自治領各殖民地在地理上,大多彼此相距遙遠,戰局嚴重,航行艱難之際,阻礙日多,我國則以地域毗連,運輸較便之故,解決其困難,接濟其所需,銷納其所余。“緬甸于1939至1940年取給于澳大利亞之腌肉火腿,價值30948留比,而對于澳輸出之大米達234457留比,現以戰事海運阻滯,則我國正可內運緬米以經民食,而以滇省宣威火腿、四川腌肉外銷緬甸。此外對于其他各省自治領各殖民地,類似可能的情形,不知凡幾。”[9]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與對美國的貿易政策相比,對英國的貿易政策取得了與美國同樣的效果,隨著戰爭的結束,與英國的貿易就顯得衰落了很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二戰結束后,隨著英國自治領和殖民地的土崩瓦解,與英國的貿易便成了與自治領和殖民地的單獨貿易,與英國本土的貿易自然就遜色不少;2.二戰結束后,美國貿易勢力強大,與美國的貿易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與戰前相比,這種強烈的反差遮住了我國對英國貿易的光芒。3.對英貿易政策的實施本身存在一些失誤。對英貿易政策缺乏一定的前瞻性,沒有預料到戰后的復雜貿易情況,只注重了戰時暫時的貿易措施,如增開空運航線,加多遠東的輪船和班次,合理分配航運噸位,增強運輸的能力等,但這些措施沒有繼續貫徹下來,戰爭一結束就停止了,并喪失了戰時對英國貿易的大好形勢。其實在戰爭剛結束,我國完全可以根據當時民用物資需要仍然非常緊張的具體情況,調整戰略,實現貿易政策的戰后轉型,與英國的貿易應該至少不會比美國遜色多少。

總之,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南京國民政府努力打破封鎖,尋求對外正常通商貿易,加強同美英等國家的聯系,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打破了日本對我國的戰時經濟封鎖,為獲取抗戰的勝利起了一定程度的保證作用。

[1]馮治.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對外貿易管制述評[J].近代史研究,1988(6).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工商經濟史料叢刊(第1輯)[M].文史資料出版社,1983:140、141.

[3]孟默聞.美蔣勾結史料[M].新潮書店,1951:57.

[4]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第2分冊)[M].中華書局,1985:534.

[5]薛光前.八年對日抗戰中之國民政府[M].商務書館,1978:254.

[6]劉朗泉.兩年半來國民政府對外貿易政策的回顧[J].東方雜志,第37卷,1940(4).

[7]鄒琳.太平洋戰爭與我國對外貿易政策[J].貿易月刊,第3卷,1942(7).

[8]徐敦璋.太平洋戰爭與我國對美貿易[J].貿易月刊,第3卷,1942(7).

[9]蔡鼎.太平洋戰爭與我國對英貿易[J].貿易月刊,(第3卷)1942(7).

K152

A

1007-9106(2016)07-0111-05

羅紅希(1972—),男,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上海大學歷史系博士后,中山市青年社科骨干,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對外關系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自在线播放|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午夜| 午夜视频日本|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婷婷激情五月网|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视频|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青青久久91|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国产屁屁影院| 狠狠干综合|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欧美精品xx| 亚洲香蕉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69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欧美精品在线看|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lhav亚洲精品|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91麻豆久久久| 精品国产毛片|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毛片免费在线| 欧美色视频在线| 亚洲区欧美区| 国产麻豆另类AV|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一级黄色网站在线免费看| 国产一二视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欧美一区国产|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国产情侣一区|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91视频区|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伊人久久婷婷|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亚洲手机在线|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99精品福利视频| 婷婷色婷婷| 91精品小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