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
摘 要 留級生是高校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教育和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分析了留級生留級的原因,并就如何預防和轉化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 留級生 教育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2.088
留級生是指高校中因學業不良,不及格課程太多,按照學校有關管理規定跟隨下一年級學習和生活的大學生(包括不能按時畢業需要延長學制的學生)。目前留級制度在高校中普遍采用,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學生被迫或者自愿留級。
對理工科院系來說,延長學制和留級現象尤其嚴重。以中南民族大學為例,2015年有150名學生申請延長學制,其中理工科學生占69%,留級學生43人,其中理工科學生占79%。留級生不僅對學校學風建設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對學校的教學管理造成諸多不便,而且使學生自己和家庭受到經濟、心理上的巨大壓力。①對于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的管理與教育工作,尋找科學的教育管理模式和工作思路,是每一個學生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1 留級的原因分析
1.1 不適應大學生活
大學的學習跟中學有很大的不同,中學是老師“手拉手”領著教,很多學生習慣于依賴老師的安排,但是大學強調的是教師引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老師可能只介紹思路而不詳細講解,或者只講授重點難點部分,上課的進度往往也很快,需要課后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看書、查資料,有些學生對大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習方法不科學,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必然會導致學習跟不上。對于理工科的課程,如果前面的基礎課沒學好,那后面就很難聽懂了,課程會越落越多,造成惡性循環。
1.2 自制力差,沉迷網絡
大學里供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非常多,老師和家長對學生學習的管理沒有中學那么嚴格,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就很容易“上網”成癮,沉迷于網絡、游戲,被虛擬世界所帶來的成就感深深吸引,無法自拔,不思學業進步,最后導致留級。
1.3 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
有部分學生是因為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導致留級,很多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對大學的專業并不是很了解,有些是由父母決定,有些是跟風填報的,還有些學生是因為服從調劑而被錄取到現在的專業。入學以后,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所學專業,但是又錯過了轉專業的機會,因為沒有興趣,學習沒有動力,導致厭學而留級。
1.4 其他因素
有的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為了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在外面兼職打工,但因沒合理安排好時間造成學業不良;有的學生因家庭情況發生變故,比如親人突然去世、父母離異等突發事件導致無法安心學習;有的學生因情感問題,導致情緒低落;有的學生因身體或心理問題,不能正常學習生活;還有些學生是太熱衷于學校、學院各類活動、社團工作,疏忽了學習。這些都會使學習受到影響,最終導致留級。
2 關于留級生教育問題的思考
留級生留級以后,心理落差比較大,大部分學生會產生自卑或者自我封閉的思想意識,很難或者不愿意融入新的班級,成為游離于邊緣的群體,有些學生自暴自棄,干脆破罐子破摔,不去上課,甚至不去考試;有些學生需要重修的課程不多,有大量空閑時間,就邊工作邊學習;有些學生根本不在學校住宿……這些都會給高校學生管理帶來很大的漏洞。
針對目前留級生的情況,我們應該考慮如何預防,減少留級生,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很多學生留級是因為對大學生活的不適應,所以應該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幫助新生了解大學學習生活的特點,盡快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增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主動學習的意識。同時要學習《學生手冊》相關要求,加強學籍管理規定(包括留級退學相關規定)的教育,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培養方案,了解大學四年的課程設置安排,提醒學生對課程的難易程度有清醒的認識,抓好基礎課程,降低因基礎掌握不牢而掛科留級的可能。
(2)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從新生入學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教會學生進行客觀的自我認知,職業認知,確立切合學生自身實際和社會需求的職業目標,在職業目標的引領下,確立學習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為自己的大學學習和生活做出一個合理的計劃和安排,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主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增強學習動力。
(3)加強過程管理,實行學業預警。以學期為單位,在每學期成績出來以后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統計,采取不同的分級預警,告知學生本人和家長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并有針對性的采取一定的幫扶措施,通過老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共同努力,幫助留級邊緣的學生及時調整,準確的定位自己,積極應對學業危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切實有效地實現對學生的幫扶和轉化。
(4)加強優良學風、舍風建設。良好的學風不僅能為大學生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也能樹立大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價值觀,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前提和基礎,學風的好壞對學校人才培養起到最直接的影響,優良的學風是激勵學生奮發向上、成長成才的強大精神力量。舍風是宿舍成員共同具有的思想和行為方面的穩定風格,舍風會影響和熏陶宿舍的每一個人,事實證明,良好的舍風能夠對宿舍同學產生激勵和感染,激發宿舍成員認真學習、積極進取,互相幫助,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因此加強良好學風舍風的建設是有效預防留級出現的有效途徑。
除了做好預防,對于已經留級的學生來說,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育管理轉化:
(1)建立檔案,做好交接。留級生之前的輔導員老師要為留級學生建立完善的檔案,將其學習生活相關情況,做好整理歸納,一并移交給新的輔導員老師,能夠讓新的輔導員老師對留級學生的情況做一個全面了解,為有效的開展后續的教育管理工作打好基礎。
(2)尊重和關愛留級生。尊重理解留級學生是教育轉化他們的前提,要盡量平等、真誠的與他們進行交談溝通,不居高臨下的批評說教,盡量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在生活上學習上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主動接近他們,在思想上行為上潛移默化的引導他們,要細心觀察,從他們的一舉一動中發現閃光點,對他們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激起他們學習的斗志,鼓足前進的勇氣。
(3)開展心理疏導。留級是個人成長經歷中的應激事件,必定會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留級生普遍具有一定的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往往自卑感強,敏感不合群,自控能力差,有些學生難以接受留級的事實,長期處于消極、低落的情緒中,因此對留級生進行心理疏導很有必要。輔導員要了解掌握留級生的學習思想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反饋給心理輔導老師,采取適當的措施和方法進行疏導,及時排遣負面情緒,提高心理適應能力,幫助這些學生建立自信,端正學習生活態度,從而確保其完成學業。
(4)多方聯動,全力幫扶。學校:校園文化方面,努力營造關心留級生的校園氛圍,舉辦各類立志講座和優秀學子報告,健全留級生成長幫扶機制。②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對于進步明顯的留級生采取鼓勵、表揚,設置學習進步獎,對留級生進行一定的獎勵和激勵,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盡可能的把留級學生安排在新的班級住宿,朝夕相處能夠讓他們逐漸和新班級的同學熟悉并培養感情,和新同學打成一片,接受并融入到新的班集體,開始新的學習生活。
老師:大部分留級生不想讓家長知道其留級的事情,這就造成學校和家長在學生管理環節發生脫節,因此,在留級文件下發以后,輔導員要及時與學生家長見面或者電話溝通,告知家長,并定期進行反饋溝通,更好的引導留級學生。輔導員、班主任、任課老師應該主動關心幫助留級生,幫助其分析留級的原因,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③并在專業學習上進行輔導。
同學:班級和宿舍是學生主要的學習生活環境,因此要充分發揮班集體、團支部的作用,積極主動接納留級生,要求學生干部、學生黨員與留級生建立互助的關系,給留級學生提供良好的朋輩支持系統,開展黨員一幫一,結對子的活動,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采取一起上自習、課后輔導、提供學習資料、交流學習方法等方式,使留級學生能夠得實實在在的支持和幫助,幫助他們戰勝留級的逆境。
家長:學校除了把留級生的情況及時告知家長以外,還要做好家長的工作,讓家長盡量保持冷靜,既要施加一定的壓力,加強教育,又要幫助孩子分析留級的原因,加強溝通,表現出理解、寬容和安慰,在情感上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鼓勵孩子重新調整狀態,加倍努力學習,同時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思想、學習狀況。
課題項目:2013年中南民族大學教學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JYX13011),2013年中南民族大學輔導員學術骨干支持計劃階段性成果(SCUEC1314A02)
注釋
① 肖梅寧.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探索高校留級生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1(1).
② 楊清剛.高校留級學生教育管理措施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8).
③ 張建波,朱轉云.實現高校留級生心理韌性提升的路徑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