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麗 倪進東 梁蘭萍
摘 要 養老護理員是我國養老護理職業群的主體,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繼續承擔養老護理的重任。該隊伍準入門檻較低、職業技能較差,存在著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待遇偏差、知識面窄等問題,整體素質較低,專業化程度較差,嚴重制約了養老護理服務的質量與發展。建議今后從加大法律政策支持、健全專業化教育體系、規范養老護理員內部管理體制、加快專業組織建設以及營造良好的專業化建設氛圍五方面加快養老護理員專業化建設。
關鍵詞 養老護理員 專業化建設 職業技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2.089
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照護壓力。家庭的少子化、核心化和婦女勞動參與率高等因素,使家庭養老日漸式微,社會化養老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老年護理學科與專業人才培養起步晚、發展慢、培養規模小、質量參差不齊,并且相當一部分學生專業思想不牢固,難以長期穩定在各級養老機構,難以緩解老年護理人才匱乏的難題。目前,我國養老護理職業群以養老護理員為主體,肩負著老人長期照護的重擔,但是該隊伍專業化水平較低,專業化建設亟待解決。
1 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及特點
我國自1999年步入老齡化社會,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老年人占總人口的10.28%,2011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60歲及以上人口達1.78億,至2012年底達1.94億,2020年將達到2.43億,2025年將突破3億,到2050年前后,將達到峰值4.8億左右,分別約占我國人口的1/3,亞洲老年人口的2/5,全球老年人口的1/4。
與此同時,我國老年人口呈現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的特征。據聯合國人口測算,在2010-2050年期間,中國60歲及以上老人將從2010年的16515萬增加到43921萬,約增長1.66倍,其中80-84歲以及85歲以上高齡人口分別從2010年的1172萬和649萬增加到2050年的5771萬和4063萬,分別增長3.9倍和5.3倍。①另外,根據全國老齡委公布的《我國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研究》報告,目前我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獨居)的比例已達49.7%,大中城市則達到了56.1%,其中獨居老年人占12.1%。②高齡、失能、空巢老人的增加,給我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帶來沉重壓力,老年護理人員缺口顯著。
2 我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歷程與現狀
2.1 我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歷程
1994年,我國在護理教學中增設社區護理學課程,其中涉及部分老年保健和慢性病管理等內容。1998年,老年護理學課程在幾所高等護理學院開設,2000年12月《老年護理學》的本科教材正式出版。老年護理學作為一門課程在我國近200所招收護理專業的高等院校中廣泛開設。2010年《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新目錄》首次將老年護理作為一個專業方向規定下來。2007年,湖南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始招收老年護理專業方向學生,2010年,天津中醫藥大學開設老年護理專業方向,招收本科生。隨后,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指出高校可根據社會需要、自身優勢和特點,在專業學科屬性范圍內自主確定專業方向。2013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2014年全國開設養老管理與服務專業(含老年護理專業方向)的院校有63所,招生人數3890人,比2013年增長了230人。③
2.2 我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現狀
我國老年護理學科設立與專業人員的培養起步晚、發展慢,較之巨大的市場需求,顯得十分滯后。而且除了開設老年護理專業及專業方向的院校數量少,老年護理人才培養規模小以外,還存在人才培養層次較為單一,科學的人才培養格局尚未形成等問題。而且,高層次的老年護理人才培養基地、科研基地更是稀缺,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也多集中于高職高專院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幾乎空白,嚴重制約了完善老年護理人才結構體系建設。
經過專業院校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和良好操作技能的護士,在各養老機構是鳳毛麟角。杜國瑋調查北京市石景山區社會福利院,全院實有職工128名,其中護理員80名,專職醫護人員12名,也就是說醫護人員合計不足9.5%;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鄉敬老院,全院實有職工120名,其中護理員80名,專職醫護人員6名,僅占5%。④白利民調查江蘇省7個市296所養老機構的2909名護理人員,其中專職護士335名,占11.92%。專職護工2574,占88.48%。⑤唐萬琴調查南京市所有所有區、縣登記在冊的社會養老機構,結果64.8%的養老機構沒有醫生,76.7%的機構沒有護士。⑥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滯后,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護士稀缺,這使得養老護理員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承擔養老護理的重任。
3 我國養老護理員隊伍的專業化現狀及成因
3.1 我國養老護理員隊伍的專業化現狀
養老護理員即對老年人生活進行照料、護理的服務人員,是養老機構中護理服務的主要提供者。
王若維對山東省8個市83所養老服務機構的648名養老護理員進行調查,被調查者以女性為主(83.33%),年齡平均為43.0?.3歲,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為主(52.78%),非醫護專業為主(58.2%),具有養老護理員資質的僅占22.3%,45.3%的被調查者沒有經過養老相關崗位培訓。⑦徐曉玲調查北京349所養老機構,結果提示北京市平均萬名60歲及以上老人擁有的養老護理人員數為19,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平均年齡43.9?.8,學歷以初中及以下學歷為主,占66.5%。⑧黃菲調查遼寧省6所城市2004名養老護理員,平均年齡(40.32?0.67)歲,以女性(89.42%)為主,文化程度不高以小學、初中文化為主,多為合同工(77.94%),月薪多處于 1000~2000元,持證率較低(7.14%)。⑨徐暉等人開展《河南省養老護理員專業水平的調查研究》,結果研究對象以女性為主,高中/中專及以下學歷者占83.9%,有五年以上從業經驗者占27.7%,75.0%的研究對象沒有醫學相關的學習背景,69.6%的研究對象沒有接受過養老護理的相關培訓。⑩胡雅萍調查河北省122名老年護理員,結果顯示年齡在30~50歲者占58.20%,50歲以上者占21.31%,中學學歷占45.90%,大中專以上學歷約占28.69%,仍有部分小學及以下學歷者;護理專業或參加過護理培訓的占38%。
可見,目前我國養老護理員準入門檻較低、職業技能較差,存在著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待遇偏差、知識面窄、持證率低、流動性大、社會認可度低等問題,迫切需要結構調整和專業化建設。
3.2 專業化現狀的成因分析
養老護理員隊伍的專業化現狀,主要受政策、社會和個人三方面因素影響。
政策方面,缺乏對養老護理員的從業資格、崗前培訓與福利保障等方面的規定;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不健全,養老護理員的入職資格不明確,沒有職業門檻;缺乏激勵機制、長效考核機制等;專業培訓不足,目前各地養老機構在職的養老護理員缺嚴重缺乏專業培訓。社會方面,首先是認可程度不高,影響了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的積極性;其次,老人及家屬不愿意為養老護理員支付較高的工資,使得專業化前景不佳;再次,勞務派遣的用工形式,使得養老護理員無編制、無歸屬感,影響了他們的職業滿意度和工作穩定性。個人方面,多數養老護理員年齡整體偏大、文化程度低、精力有限、學習能力較差,不愿意或沒能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專業培訓難度大。
4 養老護理員專業化建設分析
養老護理員的專業化建設包括職業個體和職業群體兩方面。從個體角度看,專業化是單個養老護理員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倫理等方面不斷積累完善的過程。從群體角度看,專業化是養老護理員職業由半(準)專業向專業不斷發展的過程。 個體專業化是群體專業化的前提,群體專業化為個體專業化發展創造條件和平臺。養老護理員專業化建設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4.1 加大法律政策支持
借鑒發達國家老年護理事業發展的經驗,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法律,對養老護理員進行規范與保障,制定和完善養老護理員各專項政策,包括養老護理員的管理辦法、專業化培訓方案、考核與激勵措施、保障措施等內容。保障養老護理人員的權利,提高其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
4.2 健全專業化教育體系
針對養老護理員隊伍特點,制定切合實際的專業化目標,采取崗前培訓,在崗培訓,繼續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從業人員的培養力度。通過多樣化的學歷、非學歷教育,提升老年護理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崗前培訓,結合目前實行的養老護理員等級培訓工作,內容應涉及初級養老護理員培訓內容,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在崗培訓,可采取師徒制的方法,請同一個工作單位內經驗豐富、業務熟練的前輩進行指導。繼續教育,按照現有水平及需求,對養老護理員提供不同級別的在職培訓,促進養老護理員的專業化成長。
4.3 規范養老護理員內部管理體制
規范養老護理員的內部管理體制,完善“選人、育人、用人、留人”機制。“選人”,要注重基本素質、專業水平及經驗、學習能力及健康情況等方面;“育人”,要根據養老護理員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形式、不同方法進行專業化培養;“用人”,合理安排養老護理員的工作時間和人員結構、資質的搭配,發揮好每個人的作用。“留人”,提高工資待遇、創造公平、安全的工作環境,對每一位養老護理員予以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引來并留住更多更好的養老護理員。
4.4 加快專業組織建設
養老護理員專業組織是由養老護理行業的專業人員自愿結合組成的有一定體系的社會體系,其成員包括教育領域的專家、實踐領域的專家和普通養老護理員。該組織作為養老護理員專業發展的有效載體,可以強化養老護理員的專業身份、推動養老護理員的專業發展、增強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歸屬感。
4.5 營造良好的專業化建設氛圍
加強政策引導,確定養老護理員專業化的必要性及各種措施、方案,輔以媒體輿論宣傳,讓社會大眾明白養老護理員專業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有效開展,促進人們對養老護理員專業化建設的認同。增強養老護理員個體對專業發展的積極意識,養老護理員作為專業化建設的主要客體,其自身對專業發展的意識非常重要,這有利于養老護理員社會形象和地位的提高,增加人們對他們的認可度與接受度。
基金:2014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本科類);項目編號:GDJG20142227;項目名稱:廣東醫學院選修課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
注釋
① 方黎明.養老護理人員供需矛盾的形成機制和開發策略研究[J].老齡科學研究,2013.1:56-64.
② 劉宇,郭桂芳.我國老年護理需求狀況及對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11.4:5-9.
③ 養老職業教育對話養老產業:對接與合作 共贏與發展.http://news.youth.cn/gn/201412/t20141220_6306696.htm
④ 杜國瑋.我國養老服務機構護理員隊伍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10-12.
⑤ 白利民,白婧文.江蘇省養老護理人員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1.7:322-324.
⑥ 唐萬琴,叢曉娜,徐波,等.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現狀調查分析[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9.6:33-35.
⑦ 王若維,楊慶愛,王桂云.山東省養老機構護理員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5.2:81-83.
⑧ 徐曉玲.北京市養老機構現況調查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2:1-2.
⑨ 黃菲.遼寧省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現狀及培訓需求的調查研究[D].遼寧醫學院,2012:1-2.
⑩ 徐暉,趙燕利.河南省養老護理員專業水平的調查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2.12:2215.
胡雅萍,朱玉芳,谷巖梅,等.“三院一體”養老服務對養老護理員職業培訓的實證調查[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2:92-94.
許文穎.上海市養老護理員專業化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