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吉生 尚迎秋 于 潔(.青島大學體育學院,山東 青島 6607;.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00084)
?
構建有效的高校體育評價體系
葛吉生1尚迎秋2于潔1
(1.青島大學體育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2.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摘要:從高校體育工作內涵和現狀的分析入手,探討了如何深化素質教育,加強高校體育工作。運用問卷調查法、專家判斷法、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AHP),研制了由6項一級指標, 22項二級指標構成的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全面評價高校體育工作。
關鍵詞:素質教育;改革方向;評價指標;權重;綜合評價
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是提高整個國民素質的根本措施和加速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必由之路,也為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體育的基礎。高校體育是學校體育的最后階段,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開展高等教育評估,是高??茖W化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本文從高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現狀出發,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和教育部體育藝術司制定的《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基本要求,對高校體育工作的現狀及改革趨勢進行評析;運用調查研究法、文獻資料法和專家判斷法,建立《高校體育工作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模糊綜合評判的數學方法及教育評價常用的算法模型,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全面評價高校體育工作。
素質教育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全民素質為宗旨,應著眼于受教育者和社會長遠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多年來,由于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和實施素質教育,學校體育的地位有所提高,但目前我國素質教育的推進與實施狀況并不十分理想,《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指出,我國教育還不完全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素質教育推進困難,應試教育勢頭依舊,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內容方法比較陳舊,素質教育仍徘徊在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水平上,多項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筆者認為,當今高校體育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受競技體育的影響,不少地區和高校仍偏重少數運動尖子的培訓,尚未完全解決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體育教師的思想與業務素質仍不同程度的存在與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不適應的狀況;課程、教材改革還不能更好的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有的地方和學校的體育教學思想、方法、手段還不適應生動、活潑、主動的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練什么的現象也較普遍,尚未制定一套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高校體育評估內容和標準;高校體育科研滯后,未能充分發揮科研先行作用,體育場地、設備建設方面,一是不被重視,二是片面強調競技化、正規化,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以上分析也是高校如何深化素質教育進行學校體育改革的切入點。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高校體育改革不斷的深化,高校應認真落實2012年10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和《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豐富大學校園體育文化,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更新教育思想,把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寓于教學各個環節,貫徹于各類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環境。
2.大力推進大學體育課程改革,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保證體育教學的中心地位,使體育課程同其他公共課程一樣,完成人才培養任務,確立牢固的公共基礎課地位。
3.改善大學公共體育教師科研現狀,重點加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高水平運動隊管理、大學生身心健康、學生體育社團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真正起到科研的指導作用。
4.注重提升大學體育的社會服務質量,大力開展以校園體育為中心的師生體育服務工作。
5.處理好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訓練與競賽的關系,在高校體育改革實踐中,避免輕體育教學、重運動競技,輕群體活動、重尖子運動員訓練,全面抓好學校體育工作。
6.面向全體學生,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增強學生體質,陶冶學生情操,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7.高校體育競賽貫徹小型多樣、單項分散、基層為主的原則。全校田徑運動會的改革應落在實處。普通大學生與特招高水平運動員分組進行比賽,在不同的競技層次上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學校體育競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重在參與,充分體現團結、奮進、文明、育人的精神,促進高校競技運動健康的發展。
8.對有運動才能的學生進行科學化的訓練,抓好各門學科的學習,嚴格學籍管理,完成課程學分,培養競技成績優異、文化成績合格的大學生。
9.高校對大型體育場館既要有計劃地建設,又要進行科學管理,提高運動場館的使用率,面向全體學生開放,避免片面強調競技化。
10.把高校體育工作納入高等教育評估體系,研制科學、簡易、可行的評估方案。
實施素質教育,評價高校體育工作是實現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全國高校陽光體育運動展示及經驗交流會”上指出:全國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硬傷”是評價體系缺失,由于評價體系、校園文化、社會輿論等原因,體育正成為大學教育中相對薄弱的一環,導致大學生群體對參加體育課和增強體育鍛煉的集體忽視,造成了大學生身體素質持續下降。深入探討阻礙素質教育深層主因,調整發展思路,注重內化發展,是目前我國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工作。
科學的評價必須研制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對擬定的評價指標“條目”,向528名體育工作者進行調查?;厥沼行柧?65份,回收率88.1%。取認同率90%以上的條目進行指標篩選,運用專家判斷法,確定了6項一級指標,22項二級指標。評價指標反映出高校體育工作的本質屬性,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運用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AHP)確定了一級指標權重Ai,二級指標權重ai和合成權重Wi,各級指標權重區分相對的重要性和各指標的關系見表。本量表運用模糊綜合評判的數學方法及教育評價常用的算法模型M(·,+)全面評價高校體育工作。

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續表:
當今教育思想的變革,給高校體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深化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學校體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學生的體質、身心健康與綜合體育素質應該是衡量學校體育工作質量的重要標志,學生課余訓練和競賽是學校體育的組成部分,對活躍課余文化生活、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發展部分學生特長、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決不能用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來代替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工作。高校應遵循“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建立高校體育工作綜合評價體系,從師資隊伍建設、體育課程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場館設備建設、體育科研成果六大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參考文獻
[1] 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N],2014,06.
[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N],2012,10.
[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N],2010,03.
[4] 教育部體育衛生藝術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N],2002,12.
[5] 屈宏強.學校體育均衡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4).
[6] 高冬東.素質教育的反思與深化[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3(3).
作者簡介:葛吉生(1966-),山東安丘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學。
Deepening the Quality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ng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P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E Ji-sheng,etal.
(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Shandong,China)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PE,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epen quality education,strengthen the college PE.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ex?pert judgment method,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AHP),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E is developed consisting of 6 first level and 22 secondary level indexes by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Keywords:quality education;reform direction;evaluation index;weight;comprehensive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