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海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全面發展的關鍵階段,但受認知水平的限制和心智不成熟的影響,也更具有可塑性。結合新課程改革需求,著力從回歸生活的角度對如何更好地開展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展開分析探討,提出一些觀點看法。
關鍵詞:生活化;思想品德;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教育也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也關系到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和人格的構建,鑒于此,新課改提出將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在教學中注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展現更多的生活氣息,使教學活動更具活力,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借此,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就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展開分析探討。
一、精彩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充滿興趣的課堂教學更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對小學生來說,受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對書本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相對不足,如果在課程導入的時候能夠選擇小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素材,會更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對于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要結合小學生的現實生活背景,結合其活動體驗的邏輯規律,選擇貼近生活的素材應用到具體教學中。以“古人刻苦學習的故事”為例,為了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具體,教材列舉了《蘇秦刺股》的故事,但是故事發生的時代久遠,讓很多學生感到虛幻,甚至有些學生覺得好笑,不能理解。為了解決這類問題,在教學中,我并沒有僅僅圍繞課本的內容展開枯燥的理論講解,而是在正式上課之前,我給班里的學生播放了一則《蘇秦刺股》的動畫視頻,別出心裁的課程導入方式讓學生感到興致盎然,在看完動畫視頻以后,讓學生分組討論:你在這個動畫視頻里學到了什么?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來,也碰撞出了很多令人感到意外的思維火花,在小組內部討論了十分鐘以后,讓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上臺發言,大多表示要以蘇秦為榜樣,認真學習,長大后成為一名成功的人等。在此過程中,我并沒有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和引導,但教學效果令人非常滿意。
二、創設情境,增強體驗
生活是教學的源泉,小學思想品德教材也是來源于對生活的提煉,要想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除了必要的口傳心授以外,教師還要能夠充分重視對生活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各種實踐體驗中不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讓教師的教學做到不著痕跡、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新課程教學改革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要求踐行生本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也要求教師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實現從傳授者到引導者身份的轉變,走下講臺,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以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和學生一起開展生活化場景的設計和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和吸收知識,并將外在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以《戰爭何時了》一文教學為例,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工具給學生播放有關戰爭的視頻和圖片,為學生再現南京大屠殺等慘烈場景,通過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將學生“帶回”那個不堪回首的時代,視頻中有很多與小學生同齡或者更小年齡的孩子,他們本該有著幸福的生活,卻被劊子手們殘忍的殺害,對比發現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強烈的反差將課程教學推向高潮,引發孩子們對戰爭、和平、人性等問題的思考和探討,讓他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強對和平的追求和熱愛,能夠很好地完成本課程的教學任務。
三、豐富教學,拓展平臺
在當前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課程的內容主要來源于教材,已難以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為了進一步豐富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除了充分挖掘課本內容外,還要從課外生活中獲取更多的素材和內容,從課內教學延伸到課外,豐富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通過實踐活動來增強對課本知識的感悟,實現在真正“生活”中熏陶學生的思想品德,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為例,可以和班主任商量開展一次班級大掃除活動,大家分工協作共同將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讓教室面貌煥然一新,通過自己的雙手將教室變得更加干凈美麗,也更能讓學生獲得滿足和成就感,通過實踐和理論的結合,加深對孩子的教育。再以《伸出愛的手》為例,該節內容講的是殘疾人的生活有很多不便,希望我們伸出友誼的雙手去幫他們一把。對于該節課程教學,可以組織學生去特殊學校親身觀察一下殘疾學生的生活,回到教室以后讓學生試著蒙上眼睛、綁住一條腿或者手在教室里走一圈或者拿起書包,換位思考,親身“體驗”殘疾人生活時的內心感受。再向學生講一講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如錢××,在4歲的時候遭遇車禍,截肢失去雙腿,將半個籃球套在身下,借助胳膊在地上爬行,經過自己的后天努力成為一名出色的運動員,并獲得了很多獎項。號召大家在精神和物質上給殘疾人更多關愛,共同構建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總之,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師從教學的角度展開積極探索,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優化調整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和手段,選擇更為貼近生活的教學素材,使課程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想象,為其今后的人格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俞土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內容生活化的探索[J].基礎教育論壇,2015.
[2]粟坤忠.小學思想品德課回歸生活的方法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