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霞
摘 要:課堂上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眾所周知,課堂上老師講得再精彩,如果學生不能與你一起思考、一起實踐,一起感受,而是各忙各的,這樣的課堂就是失敗的課堂。新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式,實現師生多項的互動,因此要上好一堂課,就應關注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關注;學習;提高;質量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
我們都知道學生喜歡一個老師,這個老師所教的課,他就學得特別好。反之,即使這個老師課講得再精彩,學生不聽、不看,也是無用功。課堂就是老師和學生交流情感的重要場所,老師要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受到尊重的比較自由的交流空間,不要一味地“滿堂灌”。老師引導,學生參與,這樣碰出的火花學生是發自內心喜歡的,這樣的課堂就是有效的課堂。有研究表明,學習者的情感狀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在新課改中教師的角色已發生很大變化,我們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尊嚴和價值,對待學生要平等和贊賞。這樣學生才會更加尊重老師,才會敢于與老師溝通交流,才能“親其師,信其道”。課堂要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鼓勵積極大膽發言的學生,讓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敢于向別人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
二、關注學生的注意力
課堂特別要關注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除了利用直觀教學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外。我還注意把學生喜歡的小游戲、小兒歌添加進課堂,在他們疲勞時唱一唱,做一做,動一動,還會把剛學的知識用來比一比,這樣用占時少、難度小的活動來調節學生的疲勞,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怎樣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主要靠我們老師。當有學生手上拿起了不該拿的東西,老師繼續你的教學,慢慢走過去,把他的雙手放在桌上;當有學生眼睛不看著你,明顯走神了,你可以拍拍手望著他引起他的注意。這樣的方法提醒學生,既不影響教學,又及時阻止了不參與學習的學生,又建立了良好的課堂秩序,可謂一舉多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注意力,還要特別關注學困生,發現他們眼里的火花,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讓他們有信心、有能力完成任務。哪怕是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大拇指,都會讓他們得到尊重,都會激發他們的思維。這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才是所有學生的課堂,而不是少數優等生的課堂。
三、關注學生的參與感
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師要能夠在課堂上運用自己組織、指揮的能力,把那些學習有困難,無興趣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讓那些上課愛做小動作、愛走神的學生沒有機會再做小動作,沒有機會再走神,這才是最重要的。
1.樹立自信,鼓勵參與感
我們教師應該有一雙會觀察、會發現的眼睛,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膽量大,積極舉手發言,錯了不在乎;有的膽子小,怕說錯了,站起來也不敢說;有的急性子,還沒有想好怎么回答,手舉得比誰都高……這些特點你不但要掌握第一手材料,你還要學會察言觀色。今天這個問題簡單就讓那個不愛講話的孩子回答;今天的這個問題需要深入思考,那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舉手的學生你示意他再想想,你也可以讓他回答,回答不上來,他就知道自己心太急,要改進;今天這個孩子有點興奮,你要讓他冷靜下來;今天這個孩子無精打采,你要讓他活躍起來。學生的自信心不僅是他們自己建立的,更要靠我們老師來激發和保護。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豎起的大拇指,還有大家的掌聲都可以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2.獲得成功,享受參與感
在學習活動中,我們面對的是性格不一樣、家庭教育不一樣,學習態度不一樣、環境教育不一樣的學生。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上懂得道理,獲得知識,體會情感。我們老師一定要懂得因材施教,這樣才能讓每個孩子得到充分發展。對于所謂的學困生,我會提前跟一兩個人交流一下學習心得,故意把答案告訴他,課堂上把他會的題目讓他回答,讓他感受成功的喜悅,感受同學們贊許的目光。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可以學習的,還可以學得更好,課后有學生就會暗暗下功夫,我們的教育目的也就達到了。
四、關注對學生的評價
課堂即時評價是教師的基本功,也是師德的具體表現。對于回答好的同學除了表揚還要注意語言不能夸大,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要說我相信你有時間再想想肯定會比現在回答得更好。對于回答問題不太好的學生,你要肯定他的見解,讓他聽聽別人的意見。
我們老師的評價對學生學習的動機、效果、過程以及與學習密切相關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與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日常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表現,做好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引導。
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權利,作為教師,我們有權利和責任幫助每一個學生進步與成功。在課堂上我們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時時感受和體驗成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梁甜.如何提高教學質量[J].教學參考,2014(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