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如河++李彥林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講更具有難度,因為數學學科具有很高的邏輯性,需要教師抓住數學學習的規律進行教學活動。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掌握一定的計算能力以及數學知識。但是到了高年級以后,就需要學生具備觀察和探索的能力,要掌握一定的學習規律進行學習。在數學教學中學會找規律可以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接下來,針對如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找規律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找規律
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并用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學科,這一學科中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規律和變化,如果能在教學中找出這些聯系和規律,一定能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在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材中就加入了“找規律”單元,教師可以通過這個學習單元引導學生探究數學中的規律,并引導學生根據這些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小學高年級找規律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目的。
一、在教學活動中尋找規律
要做好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我們必須學會在教學活動中尋找規律。在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找規律教學中,要避免教師直接將規律告知學生,要通過開展一定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尋找規律。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找規律題目來激發學生探索規律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總結規律。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多媒體課件、實物教具等方法幫助學生尋找規律。多樣化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在興趣中進行學習,避免數學學習中的枯燥乏味。教師還可以在課上和課下組織找規律的小組比賽,激發學生尋找數學規律的積極性,在尋找數學規律的過程中還能促進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規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數學規律。
二、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數學規律
要做好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我們必須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數學規律。通過找規律教學引導學生對數學規律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數學規律,只有對數學規律有了深入的認識之后才能逐漸掌握尋找數學規律的方法。在掌握了一定的數學規律之后,教師要及時設計習題,幫助學生進行規律的鞏固,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做題能力和數學思維分析能力。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這樣一道習題(1)△○□△○□△○□……( )……題目要求學生填出第31個圖形。剛開始,學生可能會感覺到這類題有一定難度,可能會對這類題產生畏難心理,但是有了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之后,學生就會找到信心并且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找出答案。以這道題為例,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這組圖形是由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和一個正方形依次排列組成的,每三個圖形一組進行無限的重復,所以,我們就可以發現第三十一個圖形正好是又一次循環的第一個圖形,也就是說第三十一個圖形應該是一個三角形。這種對數學規律進行深入探究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起到了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規律
要做好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我們必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規律。新時代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的找規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切勿在教學中喧賓奪主。有的小學教師喜歡將自己總結出來的數學規律直接告訴學生,并要求學生背誦和應用,但是由于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這些規律,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創造探究學習的環境,要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數學規律的探討活動,這樣可以使學生領悟到數學中的規律,并能自主地運用探索出的數學規律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生活中會出現的實際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數學規律的探尋。
在解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讓學生進行自主討論,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尋找規律的方法來提高學習成績,鍛煉數學思維。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在教學活動中尋找數學規律,避免直接告訴學生數學規律,直接告訴學生規律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數學分析能力。其次,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數學規律,要告訴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要淺嘗輒止,要具有深入探究的精神,這樣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數學規律,更好地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最后,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這樣才能全面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展明.新課程教學問題解決實踐研究:小學數學[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
[2]趙名言.“找規律”教學,學生如何“找”到快樂[J].小學數學參考,201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