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榮,林 征(.南京衛生學校/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衛生分院,江蘇 南京 20000;2.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江蘇 南京 20000;3.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 南京 20000)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以“簡易呼吸氣囊的工作原理”為例
周麗榮1,林征2,3
(1.南京衛生學校/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衛生分院,江蘇 南京 210000;2.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3.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微課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形式,由于其短小精悍、教學效果頗好,越來越為學生所接受,已經成為高校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重點和熱點。微課教學設計關系到其能否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本文將急危重癥護理技術中“簡易呼吸氣囊的工作原理”內容設計制作成微課,并以此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將微課設計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與同行分享。
微課;急危重癥護理技術;簡易呼吸氣囊
隨著以互聯網為傳播媒介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碎片化學習、移動學習、微型學習、網絡學習等新型學習理念正逐漸引領教育的新潮流。人類逐漸步入“微時代”,微博、微信、微電影、微視頻、微課等新的文化傳播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改寫了人們的生活。在此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課程形態應運而生。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1]。本文所要介紹的微課,主要是指由一線教師或教師團隊基于學校資源、教師能力與學生興趣,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自行開發,以視頻為載體,時間在10分鐘左右,內容短小精悍,聚焦于某一個主題的教學模式,即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小規模課程。微課不僅用于在線教學、混合式教學、遠程教學等,也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資源,讓學生隨時隨地鞏固學習[2]。
本文以急危重癥護理技術中“簡易呼吸氣囊的工作原理”為例,說明微課設計與制作過程。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主要步驟為:選題—設計—制作—修改—應用。
2.1選題
制作一堂優秀的微課,選題是關鍵。微課選題一般考慮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需用活動圖像呈現的教學環節;二是教學的重點、難點[3]。急危重癥護理技術課程是護理專業的專業課,該課程技術性較強,且部分技術原理較難理解,學生學習難度較大。因此,我們選擇將該課程的部分內容制作成微課。首先教師要熟悉所選教材,本微課內容選自朱京慈、胡敏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急危重癥護理技術》一書。
確定了微課的內容后,教師要對教學對象有一個明確的了解,能夠從學生角度進行選題。本微課教學對象是我校高職護理專業三年級學生,從情感特征來看,他們活潑好動、缺乏自信;從知識儲備來看,起點較低,綜合素質欠缺;從學習能力來看,他們難以堅持,拓展乏力。經過對學生的調查了解,發現“簡易呼吸氣囊的工作原理”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該知識點主要介紹簡易呼吸氣囊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對操作方法起理論指導作用。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很多學生因為不理解工作原理,不能熟練掌握操作流程,對操作產生畏懼心理,從而缺乏急救過程中需要的果斷和自信。因此,將“簡易呼吸氣囊的工作原理”作為微課的選題,便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在網絡終端(如智能手機)上反復學習理解,更好地掌握實際操作技術。
2.2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師的隱性知識顯性化的過程,是相關理論與教師經驗相融合的過程[4]。在確定選題后,微課設計就是最關鍵的部分了。設計需要詳細縝密,編寫微課腳本是其中重要的步驟。腳本是對微課設計的文字表達,是微課制作和驗收的依據,其目的是確定微課的“分鏡頭”組成和設計思想。腳本需要將微課的每一個場景或分鏡頭用二維表來表達,包括鏡頭號、畫面說明、景別、畫外音、音樂、字幕、時長等。微課腳本一般由任課教師來編寫,作為制作的依據或供其他技術人員來了解微課制作的要求。本微課設計的腳本見表1。
在微課設計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快速切入主題。微課短小精悍,短的甚至時長不到1分鐘,長的也不超過10分鐘,因此微課主題切入要迅速。開門見山、設問導入或利用其他一些能吸引學生的話題切入。
(2)精心設計腳本。微課是一個完整的教學結構,包括導入、授課、互動、總結等。微課內容設計要條理清晰,主題突出。此外,微課是一個精彩的短視頻,因此要盡量突出該課程的特色,要能出彩,不能平鋪直敘。

表1“簡易呼吸氣囊的工作原理”微課設計腳本
(3)教師語言要精練。教師要講普通話,語言要簡潔明了。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先設計好講稿,這樣錄制過程就會相對流暢,后期處理就較簡單。
2.3制作
微課以視頻為載體,本微課采取“三維動畫制作+錄屏軟件+PPT”的制作方法。用到的工具與軟件有:電腦、耳麥(附帶話筒)、錄屏軟件Camtasia Studio 8、PowerPoint、三維動畫制作軟件等。
第一步,針對所選定的教學主題設計教學過程,分為片頭、導入、主題、正文解釋、難點解析、小結、互動幾個部分。
第二步,搜集教學材料和媒體素材。(1)視頻錄像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資源,如新聞、電影等。本次選取并剪輯了與主題相關的新聞報道,在視頻中既能感性認識簡易呼吸氣囊,又突出了其在急救中的重要性,一下子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對簡易呼吸氣囊工作原理的好奇心。(2)收集相關圖片,選擇像素高、結構完整的圖片。(3)選擇音頻,背景音樂是視頻制作的重要內容,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會使視頻更具吸引力,提高觀賞性。
第三步,制作三維動畫素材。動畫不是微課必備的要素,但是對于抽象的工作原理這類難點,最佳呈現方式就是三維動畫。基于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的需要,本次三維動畫設計我們與專業的動畫制作公司合作。教師設計好鏡頭號、畫面說明、景別、音樂、字幕、時長等,以此為制作的依據,與動畫制作工程師一起對每個步驟進行校對和修改,最后形成動畫。
第四步,對PPT演示進行屏幕錄制。制作PPT,嵌入視頻、圖片和動畫,輔以配音和字幕。微課界面設計的3個基本原則是趣味化原則、簡明化原則、統一風格原則[3]。PPT應以方便學生自學為主,PPT張數太多會導致學生學習疲倦,色彩斑斕的圖畫過多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因此,本微課PPT限制在6張左右,PPT模板總體風格簡單,酌情增加趣味性表情,每張幻燈片中的文字不宜過多,只能用提綱式文字。在電腦屏幕上同時打開視頻錄像軟件Camtasia Studio 8和教學PPT,執教者帶好耳麥,調好話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調整PPT界面和錄屏界面的位置后,單擊“錄制桌面”按鈕開始錄制。執教者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可以配合標記工具或其他多媒體軟件或素材,盡量使教學過程生動有趣,按F10鍵結束錄制。
第五步,對錄制的教學視頻進行必要的處理和美化。進入Camtasia Studio 8編輯界面,可對錄制的視頻進行裁剪,添加標注和字幕,變焦以強調重點,添加測試題以與學生進行互動,降噪以保證聲音清晰、無雜音等。為使學生能在輕松的狀態中學習,在整個微課中筆者加入了舒緩的背景音樂,幫助學生放松情緒,以利于其掌握知識技能。當然,采用何種方式寓教于樂屬于個人問題,不同的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達到幫助學生學習的目的。
2.4修改
微課制作完成后,需要根據如下原則進行評價與修改[4]。(1)選題典型。只講述一個教學知識點供學生自主學習,知識點必須是通過教師講述才能理解的內容,是學習的重點、難點或易錯點。(2)過程簡明。微課程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抓住學生注意力的黃金時段。(3)邏輯清晰。使用規范的學術用語,語言文字表述清晰,有條理,易于學生理解,畫面布局合理、成像清晰。(4)形式合理,針對不同的主題,選取合適的一種或多種方法;技術規范,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順利地進行自主學習。(5)新穎有趣。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創新,運用技術創新,教學策略豐富。
2.5應用
微課制作完成后,上傳至學校急危重癥護理精品課程網站,也可以是其他微課專題類網站。為了保證在線播放的流暢性,微課文件大小最好不要超過50M,必要時可以使用格式工廠進行格式轉換。視頻格式一般為支持網絡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以媒體技術為載體的學習資源,其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在高職護理教學中,微課對促進微觀世界、抽象原理等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有很重要的作用。對于一線普通教師,微課是對傳統課堂的顛覆,對信息技術的要求仍是一大難點。在后續研究中,我們需要在微課制作方法、微課視頻配套的相關資源、教學效果和學生反饋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進,以更好地促進信息化教育改革。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2]Educause.7 things yous should know about microlecture[EB/OL].http:// www.educause.edu/library/resources/7-things-you-should-know-aboutmicrolectures,2013-04-12.
[3]張琛,劉正.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4):60-61.
[4]黃建軍,郭紹青.論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現代教育技術,2013(5):49.
G436
B
1671-1246(2016)01-0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