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俠飛
(榆陽區教師進修學校 陜西省榆林市 719000)
榆陽區職業中學學生手機依賴現狀與社會支持關系研究
高俠飛
(榆陽區教師進修學校 陜西省榆林市 719000)
通過對榆陽區職業中學學生手機使用和社會支持情況進行調查,分析職業中學學生手機依賴與社會支持的關系。得出職業中學多數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使用手機,部分學生存在手機依賴現象,手機依賴與社會支持呈顯著負相關。最后根據調查的結果,探討學生手機依賴的原因,提出緩解的對策。
職業中學學生;手機依賴;社會支持;原因;對策
手機依賴,又稱手機成癮、過度使用手機等,是一種手機過度使用的異常行為。社會支持與健康存在著較強的正相關,社會支持對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功能都具有重要影響。
1.1 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榆陽區職業中學學生。采用隨機抽取樣本的方法,發出問卷120份,獲得有效問卷106份,其中包括男性42人,女性64人。
1.2 測量工具
(1)王小輝的的《中學生手機依賴量表》,包括16個項目,3個維度,分別是戒斷性、突顯性、強迫性。量表采用5點計分法,量表總分及分表得分越高表明手機依賴程度越高。
(2)肖水源的《社會支持量表》,共有10個條目,3個維度,分別是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評定方法為:統計各評分之和,分數越高,表明社會支持越高。
1.3 實測過程與數據處理
采用訪談法和問卷調查相結合,數據采用SPSS19.0處理。
2.1 手機依賴的基本情況
職業中學學生手機依賴106名(平均分>3),檢出率23.58%。說明多數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使用手機,部分學生存在手機依賴現象。男生依賴總得分為(42.33±10.05),女生依賴總得分是(43.33±9.24),在性別因素上,女生的量表總分高于男生,男女生手機依賴在總量表及各維度上差異不顯著(p>0.05)。
2.2 手機依賴組與非手機依賴組社會支持的差異

表1 手機依賴組與非依賴組社會支持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由表1得知:手機依賴組和非手機依賴組在社會支持總分和各維度上差異均不顯著(p>0.05)。
2.3 手機依賴和社會支持及各維度的皮爾遜相關分析

表2 手機依賴與社會支持相關分析
由表2得知:手機依賴總分與主觀支持呈顯著負相關(p<0.01),在手機依賴的各個維度上,戒斷性、突顯性、強迫性與主觀支持呈顯著負相關(p<0.01,p<0.05,p<0.05),手機依賴總分及其三個維度與客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以及社會支持總分均不存在顯著相關。表明社會支持越低,手機依賴越嚴重。
3.1 人生目標不明確,缺乏自信
職業中學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沒有考上重點高中才不得不走進職業高中,心理有一種失落感,在心理上無法擺脫自卑的陰影,自信心難以樹立起來。一部分人性格內向,缺乏自信,往往不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羞于展現自我,而手機具有的qq、微信、微博、游戲等強大的人際交往工具,為他們提供了交往的平臺,這些溝通方式降低了他們與人正面交流的緊張感和焦慮感。
3.2 手機交往的隱蔽性
職業高中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第二次生長高峰期,面臨著較大的學業負擔、情感困惑、就業壓力,遭遇挫折時,手機的開放性、便捷性、多元性就成為最恰當的交流方式。不管遇到任何困惑,他們都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與自己的朋友交流,使自己的情感及時得到傾訴,并且這種傾訴能最大限度的保護他們的隱私。正是這種隱蔽性,使得他們在用手機交流時,可以忽視原來的角色而敞開自己,情緒更容易得到宣泄,交流中更容易得到滿足。
3.3 從眾心理
高中生正處于獨立性增強,但自制力較弱的階段,他們開始關注自己,追求個性,對群體有著較強的依賴感和歸屬感,他們虛榮、從眾、攀比、愛表現、追求時尚等心理日益增強,當周圍同學都有手機互動時,由于自身的虛榮心和從眾心理,很多學生被同學帶動進行手機娛樂及其活動。因此,外界環境因素對手機依賴有較強的推動性。
4.1 社會要高度關注
要完善法律體系,加強監督。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加強立法等手段,規范手機APP的使用。日本多數學校發布手機禁令,英國衛生部門則建議16歲以下兒童只在十分必要時使用手機,禁止帶手機進課堂。呼吁相關部門聯合企業開發教學管理的手機APP,其主要功能是在不同時段關閉或開放相應的手機功能,達到智能化的管理。同時社會要加大宣傳力度,引起重視,揭示手機依賴的危害,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并掌握擺脫手機依賴的方法與途徑。
4.2 學校要加強管理
學校不但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提倡學生不要帶手機進入校園、進入課堂,爭取形成“無手機課堂”。在課余時間里,學校應該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爭取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把教室的信號屏蔽起來。
4.3 父母要積極引導
父母應該為學生的健康發展著想,在遵從孩子的意愿下,了解孩子手機的使用的情況,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平時要多與子女溝通與交流,發現他們在生活和交往中所面對的問題,提供幫助,有了父母在背后進行積極精神支持和鼓勵,孩子會增加走出去的勇氣,會逐漸擺脫手機依賴,進行正常的社交生活。
4.4 學生要自身努力
職業中學的學生應明確給自己定位,上學期間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才是自己的主要任務,應該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打發自己無聊的時間,或者可以在空閑時間多閱讀其他方面的書籍,從而增加自己的見識,也可以多參加興趣班等,提高個人某方面的興趣和特長,將注意力轉移到日常生活中。
[1]王小輝.福建師范大學學報.中學生手機依賴現狀及社會支持、社會適應性的關系研究.2011.
[2]黃林娟.青少年手機依賴癥防治探析[J].健康必讀雜志,2010(4):130~132.
[3]王雁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關系研究評述[J].心理科學,2009,27(5):1175~1177.
[4]袁瀟,風笑天.青少年手機需求及使用行為研究現狀[J].中國青年研究,2011.
B844.2
A
1004-7344(2016)32-0039-02
2016-10-12
高俠飛(1968-),女,一級教師,本科,1989年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系,畢業后一直從事學歷教育、教師培訓及班主任工作,教授《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