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斌
【摘 要】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建筑行業是危險性較大、事故多發的行業,據統計,建筑施工中發生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僅次于礦山而成為第二大職業傷害高發行業。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不僅是社會的熱點問題,同時也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深入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全社會、全體企業管理者面對的緊迫課題之一。文章分析了建筑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指出提高我國建筑業安全管理水平的癥結所在,通過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進行探討,結合實踐工作經驗,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對相關行業有所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標準化管理;構建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成為了國家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但是由于國內建筑施工企業發展時間短,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而市場競爭又激烈,建筑行業不愿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沒有心思去思考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這種結果就催生了當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又嚴重制約著企業做大做強,影響著企業長遠的發展。如何在繁雜的建筑工程行業異軍突起, 如何使在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是整個行業發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擺在各個企業面前的嚴峻問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離不開良好的施工安全管理、離不開建筑科學技術的發展、安全標準化實施。為了構建施工安全標準化的管理體系,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政策,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在管理中融入安全標準化的要素,促進落后的管理模式創新,推動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消滅安全隱患,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1.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就是要施工管理中以人的管理為出發點和中心,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活和工作,也影響著社會環境、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安全問題自當是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環節。正是因為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筑工程一定要嚴格管理規范、選取合理的人員配置,使建筑施工的安全問題不再是隱患。
建筑施工中產生各種各樣安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管理不到位。近些年,建筑工程發展迅速,很多單位為了趕工期,減少成本,造就了一批形象工程,而監督與管理單位又與施工單位勾勾搭搭,很多安全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出事就好,一出事你推我我推給你,誰也不愿意承擔責任,因此就有利益關系的各方糊弄政府、居民造就了一批面子工程,形成了建筑施工的各種未知安全隱患,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二是缺乏安全教育培訓。在建筑工程給排水施工過程中,施工方為了減少開支,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很少對施工工人開展安全教育培訓,這就造成了施工工人對安全規范的盲目與漠視,造成了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三是施工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參與建筑工程建設的以農民工為主體,他們不僅沒有經過正規的學校教育,甚至連施工安全培訓都沒有參加過,只是聽從上級的安排,缺乏自我的學習能力,造成安全意識缺乏。四是缺乏責任意識。企業他們永遠將利益放到第一位,將經濟效益最大化當成追求目標,以種種借口逃避安全生產責任,對安全生產、安全管理問題忽視。五是機械設備維護機制不完善。隨著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更新,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斷發展,機械取代了大量的人工作業,同時也大大地提高了企業的工作質量和安全。但是機械的使用過程中受到各種條件和因素的影響,給機械的管理和維和帶來了巨大的難題,影響了機械的正常使用,給施工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2.建筑施工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的構建
2.1加強安全管理,重視人員培訓
加強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安全管理的認知,針對管理干部要加強國家政策、方針、法律法規、行業規章等的了解,并掌握安全生產管理的方法,針對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要有相應的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相應的施工管理體系,完善相應的規范標準,用統一的標準運行,約束參與建設施工全過程的人員的行為,使施工人員嚴格按照規范行為進行施工作業,實現標準化管理。
健全培訓機制,強化隊伍素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個行業的知識更新空前加快,新技術、新科技不斷在應用于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我們相關人員要不斷加強學習,掌握新的知識,科學正確的使用新的知識去應用于施工建設。現在施工工人很多都是農村來的沒有受到大學專業技術培訓、低素質、低學歷員工,想要讓他們掌握相關知識,懂得施工安全管理,企業就要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素質,加大培訓力度,以培養一批懂技術、懂管理、高素質的人才為目標,為企業將來的大發展奠定基礎。在具體施工管理中用工單位負責對全體工人進行安全管理、安全技術、隱患治理、安全檢查等教育,認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看展定期安全宣傳活動,對安全管理進行講評,促進安全體系的嚴格實施。
2.2重視安全施工,落實相關責任制
安全生產是企業施工中的頭等大事,“以人為本”始終應該是企業對待員工的態度,只有人安全了,積極性上來了,才能認真工作,建設百年工程,在施工中要落實責任制,派專業人員進行負責,層層把關,隨時隨地的處理違規違章操作,徹底消除隱藏危險因素,保證工人安全。在建設工程招標中,專門拿出專項經費,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投標,對違法違規機構進行舉報,整頓市場,防止投機取巧。在施工時專列單項安全經費,確保獎懲機制的完善,符合條件的進行獎勵,違規的進行懲罰,加強工人責任意識,使每個人認識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不僅關系到自身利益,也關系到千千萬萬建筑使用者。
相關部門建立文明和不良行為檔案庫,對于文明單位進行檔案記錄,對于不合規定的不良單位也進行檔案記錄,方便相關招標單位的查看,依靠外部力量增強施工單位的責任意識。加強相關單位資質審查力度,對于走后門、投機等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確保行業健康發展。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安全知識培訓,并強化責任意識,改變企業業績指標,加強安全管理力度,對于安全事故要制定相關預案,增強搶險救災能力,科學有效管理,將事故發生概率降到最低。
2.3加強政府部門監管,完善設備維護管理體系
政府、 業主、 工人三方面應該通力合作確保施工安全,三方各自帶表相關利益商定所有關于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確保三方的充分交流與溝通,建立一個暢通的安全管理系統。政府部門應該在推行工程監理的基礎上完善自己的職能。一是加強對監理單位的審查力度,對其執行能力進行監督,防止“面子工程”糊弄過關。二是加強對設計方的監督,強化其責任意識。三是加強對工程質量的抽查,選出典型進行宣傳,對反面教材予以打擊。
完善設備維護管理體系方面:第一,落實機械設備保養制度。責任到人,相關責任人要依據設備保養制度和機械使用說明書對設備有計劃的進行保養,并與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溝通交底,后期還要對相關問題進行復查,防止問題的重復發生。第二,設立專門的崗位負責人,加強潤滑油的檢測、使用情況統計,作好記錄,減少不必要的不穩定因素;第三,實施問責制,加強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對管理工作實施獎懲制,促進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設備的使用安全。
3.結語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僅決定著企業的發展,還關系到工人、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生產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也關系到和諧社會的穩定發展。建筑施工安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管理是根本,現場是重點,人員是基礎。要想保證建筑施工安全就要做好長期戰斗的準備,要從觀念著手去改善管理的模式,保證安全生產的長期穩定性。要實施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首先要從思想上重視其重要性,強化責任意識,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穩步推進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還要加強外部的監管力量,加強政府部門監管,完善設備維護管理體系,使建筑施工安全標準管理體系得到有效落實,給社會、給人民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施工環境,保障建筑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任文良.我國現階段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山西建筑,2015(01).
[2]段興燕.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問題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2(18).
[3]劉洋,辛平.工程建設安全管理標準化探索與實踐[J].建筑安全,2012(02).
[4]王偉芬,吳代安.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現狀及管理措施[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