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事大學 蔣家旭
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問題及對策
大連海事大學 蔣家旭
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實際情況混亂、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及財務審計監管力度不夠。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全面的分析,并結合事業單位的特殊性,提出了相應對策,目的在于增強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效率、效益,使其在經濟新常態下有更好的發展,發揮更大的社會作用。
事業單位 財務審計 問題 對策
事業單位承擔著國家的重要社會事務、社會責任,其發展關系著國安、民生,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是事業單位各項重大決策的依據和可靠參考,對于事業單位財務審計中問題的分析和探討是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優化事業單位的社會地位,使其社會職責、社會義務得到更好的發揮。
事業單位財務審計不同于一般的社會企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一方面,事業單位是政府部門或其他人員利用國家資產創辦的服務于社會的企業,帶有很強的社會服務性質,例如學校、衛生服務站、博物館等,這些企業都是為社會公共利益服務的,是國家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的“代言”和執行機構。因此,事業單位財務審計不同于其他企業的財務審計,具有很多的特殊性,如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經營,其資金流動、收支的財務預算、核算等更為復雜。另一方面,當前我國政府部門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也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改變和進步,但一些部門財務管理的思想仍然難以轉變,這就給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帶來了更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需要審計人員具有更強的專業能力和心理素質,才能更好地保護國家資產,使事業單位的運營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因此,基于事業單位特殊的體制性質,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問題要站在更加高遠的角度加以審視、分析,才能研究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對策。
2.1 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較為混亂
首先,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較為混亂,這可以從多個方面體現出來,例如,財務報表與實際不符,已發生的往來費用卻在財務報表中沒有體現出來。又如,單位往來賬務不及時清理,致使賬務明晰與實際不符,導致壞賬、死賬不能被及時發現、及時清理等,這些都折射出財務管理往來賬務混亂的現象。其次,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形式不統一,這給上級部門的考核和財務審計帶來了很大困難,加之審計過程中的溝通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漏查、錯查等工作失誤,致使財務審計工作效率提升難。最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滯后,這就使審計預算收入、各項支出等工作的開展缺少依據性,財務管理較為粗放,難以準確地把握資金的有效利用,導致國家資源的浪費,亦不利于審計工作綜合水平的提升。
2.2 財務管理隊伍的素質有待提高
財務管理一直都是一項復雜、精細的工作,在事業單位運營中財務管理者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財務審計的效率、效果和水平。當前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中,一方面,缺少專業的財務人才,財務崗位上的人員更換也較為頻繁,而每個財務管理者都有自己的思路和行事習慣,這就造成了財務管理的不統一、不專業,給財務審計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另一方面,財務工作是一項非常仔細、嚴謹的工作,但在現實工作中,一些財務管理人員卻沒有責任感,崗位職責不清楚,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只知道記流水賬,對于各個往來款項的合法性、真實性等缺少必要的考查,這就造成了財務管理中的一些錯賬、亂賬,時間長了以后就很難查清楚,也給財務管理的持續性、連貫性造成障礙,以致一些單位在人員更替后只管新賬,不問舊賬,這就使國家資源陷入一個混亂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事業單位最大社會效益的發揮。
2.3 財務審計的監管力度不夠
隨著財務管理各項法律、制度的完善,財務審計的監管受到了社會重視,只是在實際操作中,財務審計的監管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一方面,事業單位內部監控力度不夠,很多時候財務審計只是個形式,如在審計過程中對于單位提出的預算建議數不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只是粗略地依照領導指示、批示,對單位高位的決策提不出科學的、有意義的建議,亦不能監管好企業資金流動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效益性。如財務審計中對單位的各項支出監管不到位,就會滋長以權謀私的行為,致使個別人權利欲望膨脹,以權力之便為個人謀利益,進而影響到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另一方面,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外部監管缺失,當前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管主要來自上級部門,且部門之間對于財務審計的重視程度不夠,來自與社會的、第三方的監管幾乎沒有,這就導致一些財務審計監管不到位、相互包庇等現象的出現,極大地影響了事業單位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3.1 依法、依規規范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
要治理好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混亂現象,第一,要得到單位高度的重視和支持,在其領導下對財務的管理制度、監督制度等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改革,以促進其對實踐工作的指導作用的提高。第二,規范財務部門各種財務報表的設計形式,使企業的往來財務明細真實、可靠、便于查實、考核,這樣能夠大大促進上級部門對財務設計工作的監管和考核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地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效益。第三,依法、依規對單位的財務預算、執行情況等進行核算、監管,發揮財務部門在事業單位運用中的積極作用,以促進單位綜合效益的提升。第四,規范財務預算管理,對財務預算中的各種支出進行科學的、嚴格的審查,依法、依規審核支出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效益性,以確保貸款、利息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以促進財務核算工作的開展,為整個財務管理提供方便、完整的服務。第五,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內部監管制度,做到事事有法可依、解決問題有規可鑒、出了問題有人承擔責任,逐漸使財務審計過程中的每個細節清晰化、明朗化,以促進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綜合水平的提升,確保國家資源的高效利用。
3.2 重視財務審計隊伍建設
首先,重視財務部門的專業性建設。一方面,招攬、儲備一定的財務專業人才,使其對單位的財務狀況及財務運行方式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這樣在工作中才能熟悉每個環節,對工作的每個細節進行嚴格、認真的操作。另一方面,重視財務部門在崗人員的專業能力培養,對財務人員定期進行財務管理技能培訓,此外還應盡可能地固定財務部門的崗位人員,避免人員過于頻繁的調度、更換。其次,重視財務部門各人員的職業素養培養,在財務管理中專業技能固然重要,但一個人的財務管理理念、責任心等更為重要,因此應重視財務人員的責任心、責任感培養,使其能夠對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最后,培養財務人員的財務法紀意識,增強其對財務相關法律、法規的研究和學習意識,使其能夠緊跟時代的發展,積極地配合當前的經濟形勢,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創新的、突出的貢獻。
3.3 加強財務審計監管工作
首先,進一步完善財務審計監管的法律、法規制度,使上級部門及審計部門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有一個可靠的、透明的監管模式,例如,在專款收入、支出、應用過程中,對各個環節的真實性、效益性等進行有效監管,確保每一分錢的來龍去脈清晰、使用得當。其次,提高政府高位對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使其對財務審計內容、監督考核規范等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規范,以促進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的完善和發展。再次,重視現代化信息工作方法在財務審計工作中的應用。一方面,培養財務工作者的信息化應用能力,使其能夠在電子平臺上規范地、有效地進行各種操作,另一方面,普及財務審計中計算機的應用,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精細化、集約化管理,以促進財務審計監管工作效率的提升。最后,強化外部監督,事業單位的上級部門及審計部門應重視對單位往來各類款項的監督、檢查,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規范化,促進事業單位財務監管工作綜合水平的提高。
總之,事業單位相對于其他社會單位有更強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在運營過程中對其財務審計工作的優化是提高事業單位綜合效益的有效途徑,也是確保事業單位社會價值實現的必要手段,在事業單位財務審計過程中一定要依法、依規、以責任心做好各項工作,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和單位社會認可度的提升,使事業單位獲得上級的認可和社會的贊揚。
[1] 朱海萍.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全國商情,2016(04).
[2] 張建基.新形勢下如何強化公路養管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對策[J].交通財會,2014(09).
[3] 吳麗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8).
[4] 馮國棟.淺議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與財務規則問題[J].財經界,2015(17).
F239.4
A
2096-0298(2016)09(a)-040-02
蔣家旭(1979-),男,遼寧大連人,大學,中級會計師,大連海事大學,主要從事國防經濟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