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國
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中學地處湘粵桂三省交界之處,位于江華瑤族自治縣最東端的被譽為“千里瑤鄉第一鎮”的碼市鎮,這里東傍廣東省連州市,西鄰廣西賀州市,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境內大山云集,千里成峰。碼市中學始建于1975年,現有教學班18個,在校學生1027人,教職工69人。學校依山傍水,占地面積79920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蘭桂飄香,瑤族文化數十年如一日地浸潤著這一方土地,使這所學校既占自然之靈氣,又得文化之滋養。碼市中學雖然深居大瑤山,是一所典型的瑤鄉初級中學,但生活在這里的師生卻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幸福教育夢”,并一直在為此而努力奮斗。
美麗校園,筑幸福的家園
“美麗的學校,就是幸福的學校?!边@是校長李榮勝常說的一句話。
2013年李榮勝校長上任以來就一直想對學校進行改造升級,力求為全校師生營造一個舒適優美的工作學習環境,給全校師生一個美麗的“家”、幸福的“家”。為此在學校幾番召開的學校發展工作會上,李榮勝校長都對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取得了行政班子、教代會的一致同意。通過向上爭取、自主籌集等多方面努力,籌來了資金開始著手對校園環境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
說干就干,要打造一個美麗校園,首先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學校著眼于長遠發展,聘請園林設計公司對學校的整體布局進行科學規劃,將學校大體分為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休閑區等,從整體規劃效果圖來看,碼市中學規劃整齊、美觀大方。接下來要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新修文化廣場、新建學生公寓樓及教師周轉房、教學樓翻新等,改善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的條件,提高校園“物質水平”,給師生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
基礎設施的建設、改造等讓碼市中學的校園大變樣,今昔對比,更是讓人感慨萬千。在李榮勝校長的帶領下,全體師生植樹種花,致力于將碼市中學打造成“園林式”“花園式”學校。為此,他們修建花欄、護欄,保護原有古樹。桂花樹是碼市中學最具代表性植物,由于保護措施得力,桂花樹長勢良好,型如巨傘,是學校最美的風景。他們在教學樓前新修花壇,種植多種觀賞花木,有蔥蘭、層榕、千年矮、杜鵑、三角梅等,花開時節,色彩繽紛,甚是漂亮;在花草叢中安放小石桌、小石凳,使這里成為學生讀書休閑的好去處;又于花草叢中點綴一些文化石,安置古今中外名人塑像,突顯文化氣息。此外,在各班教室廣栽盆景,這些盆景植物均由學生動手栽種、養護。碼市地處山區,植物資源豐富,野生蘭花尤多,為此,學校大力提倡各班栽種野生蘭花,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學生通過種蘭、護蘭、畫蘭、寫蘭等活動,開發出碼市中學獨具特色的“蘭花文化”。各辦公室、廣場周邊均放置盆景,為校園增添更多綠色與生機。
與此同時,給校園增添文化的元素,使校園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這是建設“美麗校園”的又一舉措。在教學樓、教室外走廊墻壁,置掛名人畫像、名家名作、名人名言、書畫作品等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熏陶;在教學樓附近圍墻上開辟民族傳統文化宣傳專欄,如“山水碼市”“瑤漢家園”“英烈故土”“魅力碼中”等,讓學生敬仰之心油然而生;在學校前坪設置“夢”系列宣傳專欄,“中國夢”“江華民族教育夢”“碼中夢”“我的夢”,給師生傳遞正能量;在花壇中安放的文化石、“狀元石”上刻字,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立德”“做人”等,醒目大氣,發揮了很好的激勵作用……
把每一個學生放在心上,
培育幸福的學生
碼市中學的學子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有一個幸福的“家”。走進碼市中學的大門,你第一眼看到的是巨大的校碑石,上面醒目地刻著“把每個學生放在心上”這幾個大字,這句話便是學子們的幸福之源。
幸福源自老師的呵護。要說碼市中學的學生是幸福的,首先要感謝碼市中學有一批貼心的班主任,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真正做到愛生如子。學生高興時和他們一起開心,學生煩悶時陪他們聊天談心;學生成功時給予他們獎勵與肯定,學生挫敗時給予他們鼓勵與信心;清晨陪學生一起跑步,晚上待到所有學生安然入睡后方才離開……敦厚儒雅如父親般的甘清璞老師遍訪各個學生家庭,深入了解學生;和藹可親如母親般的王枝仙老師最善于為學生心理輔導,為學生打開一個個心結;心細如發的周健民老師對學生的關愛細致入微,為學生洗被子、烘鞋子;大哥哥般的黃斌老師、大姐姐般的謝世紅老師,用他們的熱情、開朗、積極、樂觀感染著學生,引導著學生走向陽光、成熟……有這樣一批優秀、貼心的班主任,學生能不幸福嗎?
還有那些可親可敬的科任老師同樣給予了學生們以無私的關愛,他們的拳拳心語溫暖人心,他們的課后輔導細致耐心,他們和班主任一起團結協作、默契配合,共同營造屬于學生的幸福家園。
什么是幸福?學生健康、安全便是幸福。安全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之一。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碼市中學將學生安全工作做到了極致:校領導、班主任在各類集會上不厭其煩地強調各類安全注意事項;班級召開各類安全主題班會;創辦安全宣傳欄、黑板報;每天安排全天侯值日人員,各司其職,守護自己管轄范圍內學生的安全;每周安排值周人員,與學生同吃同住,24小時為學生服務;放學回家,除了有安全可靠的校車接送外,幾條主要路線均安排人員值勤,護送學生平安到家;安全演練教會了學生防火災、防踩踏、防地震等突發事件緊急避險措施;法制講座讓學生知法懂法,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每逢重大節假日,學校印發各種《告家長通知書》,與家長們一起關心學生的生命安全……學校和老師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給學生安全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全心的付出、努力的維護,使學校先后榮獲永州市安全文明校園、江華縣安全維穩工作先進集體等各項榮譽,碼市中學成為了一個有口皆碑的安全校園。
幸福源自快樂地學習。學生在校的中心任務是學習,如果學習不快樂,幸福就無從談起。在學習方面,碼市中學將小組合作學習與賞識教育相結合,讓每個學生享受到集體的溫暖,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碼市中學雖然地處瑤山,但師生們從未停止對先進教育教學模式的學習、探索。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在借鑒山東昌樂二中、洋思中學等名校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而創建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享受著合作與競爭帶來的快樂,感受著集體的溫暖,他們合作交流,大膽展示自己的風采,思想碰撞出火花,他們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學習氛圍輕松而活躍。
成功會帶給人快樂的體驗,這是毋庸置疑的,如何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呢?碼市中學一貫執行“賞識教育”。好學生是夸出來的,這就是碼市中學的學生們之所以能取得優異成績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學生們快樂學習的源泉所在。其中最成功的做法莫過于學生學習目標的管理。一個班幾十個學生,高低不一,良莠不齊,小學時奠定的基礎有薄有厚,以往很多老師只關注那些基礎好、成績優異的學生,給予這些學生太多的關注與贊揚,對那些基礎差點的學生則視而不見,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因為感覺不受重視、體會不到老師的關心、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厭學情緒越來越大、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逐漸地流失、失學。結合賞識教育,學校提出學生學習目標管理辦法,對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他們制定出符合自身實情的目標,只要你達到了自己預定的目標,你就是成功的,你就是好樣的,你就應該受到表揚和褒獎。這一舉措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各班同學將自己的目標制成卡片,在展示欄中展出,或粘貼在自己的課桌上,時刻提醒自己,努力朝自己的目標邁進。學生們在“制定目標——實現目標——制定更高目標——實現更高目標”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向前進。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習的快樂。
為了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自己學習目標的管理,學校以及老師采取了很多激勵措施,如“學習之星”“進步之星”等評選活動。除學習之外,學生在其他方面取得了進步,學校同樣給予表彰,所以每月還有“文明之星”“勞衛之星”“體藝之星”等評選活動。
總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生活、做人、習慣養成等方面都能取得進步,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成為好學、樂學的學生。實踐證明,碼市中學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碼市中學的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都處于全縣同類學校的前茅,江華縣示范學校、教學質量一等獎、畢業會考鄉鎮中學第一名……這些成績讓碼市中學的師生每每提及就十分自豪,這種自豪感就是幸福。
幸福源自多彩的課余生活。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生活氛圍,碼市中學組建了各種興趣小組,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主要開設了籃球、唱歌、象棋、廣場舞、電子琴、美術美工等活動。這些課程項目的設置與開發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了學校素質教育全面、有效地實施。在興趣小組實施過程中實行雙向選擇制度:活動前,學校根據每個教師的特點選擇并確定輔導教師,同時根據課程的開設情況,鼓勵學生依據自身特長,特別是興趣所向,自主選擇興趣小組和輔導老師。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從而創造真正屬于自己的個性空間。為加強對興趣小組活動開展的管理,避免興趣小組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學校堅持“六定”:一定活動課程;二定活動目標;三定活動時間;四定活動內容;五定輔導老師;六定活動地點,確保各興趣小組活動的有序開展。
事實證明,興趣小組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發展,學生們在參與這些興趣小組活動時體驗到的是自由、放松與快樂。
健康的體魄是青少年能積極學習、生活的基本前提, 為了落實“生命——和諧”教育理念和陽光體育行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人才,積極貫徹“健康第一”“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現代健康理念,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碼市中學大力推進體育大課間活動,蓬勃開展“陽光體育活動”。陽光體育活動精彩紛呈,趣味十足。早晨,學生起床后到廣場集合,以班為單位,以整齊的隊伍開始晨跑。在晨跑時,各班喊出自己最響亮的口號,寧靜的校園一下子變得充滿活力與生機。晨跑之后,學生自由鍛煉。上午的大課間活動,有跳廣場舞的,有跳極具瑤族特色的長鼓舞的……最精彩的是下午體育活動時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相應的體育活動,有的打籃球,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跳繩,有的踢足球……整個操場就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學生在陽光下盡情奔跑,釋放了所有學習上的壓力,身心得到徹底的放松,這些活動都有專人負責指導,讓學生在提升運動技能的同時,也保證了學生的安全。此外,為了使這些活動更具趣味性,指導老師們會經常舉行一些小規模的競賽,例如乒乓球組同學舉行小范圍的乒乓球比賽,籃球組的同學舉行運球比賽、投籃比賽等,并頒發獎狀、獎品給予鼓勵。很多時候,老師們會和學生一起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你經常能看到師生一起“玩?!钡那樾危芍^其樂融融。在陽光下,在活動中,你能聽到的,除了笑聲,還是笑聲。
以人為本,培養幸福的教師
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說,只有教師幸福了,學生才能幸福。碼市中學一直都努力培養教師的幸福感,那么幸福感從何而來呢?
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幸福感。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碼市鎮山青水秀,林木蔥郁,人們生活恬淡,熱情好客,路不拾遺,民風淳樸,至今仍保留了瑤族許多古老的習俗,尤其是瑤族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處世態度影響深遠。這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在碼市中學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領導與群眾、同事之間關系融洽,互幫互助,上上下下團結一心、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多年來極少發生矛盾沖突。
優異的教學質量創造幸福感。對于一所學校而言,教學質量是其生命線。而優異的教學質量能為老師們創造幸福感。這些年來,碼市中學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想盡一切辦法,開拓創新。功夫不負有心人,“縣教學質量一等獎”“全縣鄉鎮中學中考第一名”等榮譽紛至沓來,產生了一批批“教學質量優勝班級”“縣教學能手”,碼市中學的教學質量在江華縣如今已是有口皆碑,每每提及碼市中學,人們都會夸贊其出色的業績,而作為一名碼市中學的老師,此時此刻,臉上洋溢的是微笑,心里流淌的是幸福。
為什么碼市中學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績呢?首先是因為老師們的勤奮、踏實肯干。在碼市厚重山水文化的影響下,碼市中學的老師們在工作中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抓好每一項教學常規,從備課、寫教案、上課、作業批改、培優輔差等細節入手,嚴格要求,一絲不茍,運用各項管理制度規范教師教學行為,使整個學校的教學工作有條不紊、效益倍增。其次是老師們的好學。時代總是在不斷變化,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保持自己的先進性,保有過硬的戰斗力、競爭力。尤其是近年來,在學習借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碼市中學開展了“先學后教”加“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究與運用,面對全新的事物,老師們沒有推脫與回避,選擇了扎實學習與培訓,最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另外,碼市中學在老師們的培訓學習方面從不吝嗇,只要有各級各類的培訓學習機會,總是會第一時間知會老師,力爭最大限度地派老師外出培訓學習;在校內,通過教學比武、公開課、研討課、集體備課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不斷提高教學能力與水平。再次是學校有計劃地對不同階層的老師進行梯次培養。年輕老師通過與老教師的師徒結對、師帶徒活動,盡快成長,在2至3年內就能很好地勝任教育教學工作;那些在教育教學中有豐富經驗且常取得優異成績的老師,學校努力為他們創造條件,將他們培養成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發揮他們在教育教學中的示范作用。當然,優異的教學成績也離不開學生們的努力學習。
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造幸福感。會工作,也會健康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老師。碼市中學的老師們在工作之余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充實自己的業余生活。有些活動是學校組織的,如校內籃球賽、乒乓球賽、羽毛球賽、拔河比賽、書畫大賽、歌唱比賽等,有些是全校性的,也有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的,形式多樣;遇到一些特定節日,如教師節、“五一”勞動節、“三八”婦女節等,學校也會開展一些活動,例如2016年的“三八”婦女節,學校不僅組織女教師進行了常規體檢,還在節日當天,給每位女教師獻上一束鮮花,在雙休日組織女教師去登山踏青,這種人文關懷讓老師們倍感幸福。除學校組織的活動外,老師們自發組織的活動也不少,他們經常利用雙休日時間,三五成群,或自駕游,或野炊燒烤,或登山賞景,或碧溪垂釣,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造了高品質的幸福生活。
碼市中學就像蘭花,雖然地處瑤山深處,默默無聞,但它有自己的追求和心愿,它將努力散發出迷人的芳香,在少數民族教育的天地里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碼市中學的師生也像野生蘭花,雖然地處瑤山深處,默默無聞,但它應該有自己的追求和心愿,它將努力散發出迷人的芳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路漫漫其修遠兮,碼市中學追尋“幸福教育夢”的步伐永不停歇。
(作者單位: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