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 要:在高職教育中,旅游專業的口語教學十分關健,它的優劣成敗直接影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甚至就業與發展。本文從教材內容、教學形式、評價體系、教學理念幾個方面分析了此課程目前存在的弊端,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幾種可操作的方法、對策。
關鍵詞: 旅游專業;口語教學
一、旅游專業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口語教學作為旅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其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旅游專業,所開設的口語課和其他專業一樣,使用的是同一套教材,配備的是同一個教師,幾乎沒有體現專業特色,嚴重脫離了專業實際,影響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和近年來對相關資料的調研,發現旅游專業的口語教學中存在以下弊端:
1. 教材內容脫離專業實際。教材是范本,是學生獲得知識最主要的來源,教材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效。目前,湖南省高職院校的旅游專業(包括其他專業)所使用的口語教材是由湖南省語委辦編著的《普通話訓練與測試》(高等教育出版社)。此教材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等級應試的通用范本,雖然具有很強的應試性、針對性,但教材中涉及的口語訓練太少,而且與專業脫勾,內容幾乎沒有體現旅游方面的任何特色,這與職業教育的實用性原則是相違背的,它忽視了學生在旅游職業口語運用能力的培養,妨礙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2. 教學形式忽視專業訓練。盡管教改已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但對于初具規模的高職教育來說還有一段距離,還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鑒于教材內容的限定,目前旅游專業的口語教學形式過于單一落后,理論傳授多于實踐訓練,教學始終沒有走出教室,依舊是“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局面。語言是一門應用的藝術,如果不通過形式多樣的訓練,我們的教學最終只能導致教師教得口干舌燥,學生學得枯燥無味,教學效果甚為低下。
3. 評價體系影響專業教學。目前,旅游專業的口語教學像其他專業一樣,依然沿用了傳統的考評模式。這種模式主要側重于測評學生的識字量和普通話的音準程度,甚至有些學校將普通話等級作為衡量學生成績的唯一標準。毫無疑問,這種考評模式是片面的、不科學的。一方面,它不能真實而全面地反映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另一方面,給學生造成重語音輕口才、重理論輕應用的不良傾向。
4. 教學理念制約專業發展。高職院校的口語教師,自身的普通話水平基本上都達到了一級,且大部分是普通話測試員。正因為如此,很多教師也將學生的等級應試擺在了教學的首位,將測試大綱作為學生強化訓練的唯一范本。這種理念支配下的教學模式,無疑忽視了對學生技能特別是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而且限制了教學空間的拓展,嚴重妨礙了學生在職業口語方面的訓練。
二、旅游專業口語教學改革應采取的對策
旅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都從事于服務工作,無論是導游員還是酒店服務員,他們的大部分時間是與人打交道,所以語言是他們的服務工具,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旅游專業的學生若沒有過硬的語言能力,沒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就不可能順利地進行文化交流,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因此,口語教學應結合旅游專業的特點,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訓練放在首位,并不斷尋求新的方法與對策。
1. 充實教材內容,突出專業特色。旅游專業的口語課主要是培養、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技巧,也就是與人“說話”的能力。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局限于教材一味地照本宣科、依葫蘆畫瓢,最終只能使學生會“讀”而不會“說”。所以,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實用性、工具性。鑒于目前國內沒有行之有效的專業教材,教師可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處理。比如結合每個知識點編印一些與旅游專業相關的訓練材料,組織學生訓練。這樣既鞏固了理論知識,又突出了專業特色,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學有所獲”。
2. 豐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客觀地說,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其性格內向、膽小,普通話基礎及口語表達能力較差,再加上學生不好學、上課容易走神等現象,如果只采取單一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很難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口語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育對象的個體化差異,采用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集中教學、個體教學等各種教學形式,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從豐富的教學形式中受益。比如:(1)通過開展活動的形式進行訓練。盡量走出課堂,在實訓基地或旅游景點讓學生扮演游客、導游員或酒店服務員、顧客等角色進行情境對話。(2)結合教學內容,定期舉辦專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積累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 改進評價體系,注重多元評價。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評價應重點突出其職業能力,要建立“重能力、重效果、重實踐、重創新”的綜合的、多指標的人才考核體系。對旅游專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評價,可從以下幾方面綜合評定:一是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進行測評,包括課內、課外、實習等;二是按傳統的學期考試和普通話考級來評價;三是在專業實訓活動或相關競賽中,通過對學生的態度和表現,全方位地分析其優勢和弱點并進行評定。
4. 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素質。旅游專業(包括其他高職專業)培養的是適應企業需要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在教育教學中,必須突出對技術、技藝和技能的培養。作為教師,自身應該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而當前高職院校的大部分教師屬于理論派。為了向“雙師型”教師角色轉換,我們必須迅速而不斷地深造自己。作為旅游專業的口語教師,除了應擁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論水平外,還必須走向社會,虛心向導游人員或酒店主管請教,甚至參加相關培訓,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知識和技能的完整性,才能適應高職教育的發展,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言傳身教,讓學生更加熱愛旅游專業。
旅游專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直接影響自身的就業前景,因此,旅游專業的口語訓練在教學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旅游專業的口語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目前的教學現狀,積極探索有效的對策和途徑,力求將學生培養成伶牙俐齒、出口不凡的旅游實用人才。
(作者單位:湖南省岳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