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
小班幼兒從涂鴉期、象征期陸續進入想象期,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小班幼兒的手工活動帶有“創意”的個性,內容來源于幼兒的經驗,并和其他各科有機聯系、互相融合,真正讓幼兒在促進審美創造力的同時全面協調發展。
一、營造讓幼兒隨處感受美的生活環境
幼兒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帶有直觀性,雖然還很幼稚、膚淺,但已有了初步的審美意識。我們可利用周圍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動幼兒的心靈,使幼兒把自身對美的體驗和真實情感傾注到創意手工活動之中,從中體味現實生活的美好。
1. 走進大自然,豐富生活經驗,感受自然美
創造從生活中來,幼兒天生有與大自然親近的本能,大自然是其最好的老師。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感受花草樹木的無窮魅力,觀察花的開放、蝴蝶的舞動、楊柳的飄灑、小動物的游戲。春天到了,帶小班的孩子們到小區里的綠化帶走一走,找找“長頭發的柳樹姑娘”、像“小喇叭”一樣的迎春花、還有粉粉的桃花、白白的梨花……秋天到了,和孩子一起賞菊、拾落葉。走進自然,不僅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2. 美化班級環境,給予幼兒榜樣和示范,感受環境美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生活就是課堂。比如:自然角中,我們用廢棄的輪胎當花盆,種上漂亮的花卉盆景;把蛋糕盒串在一起裝飾成燈籠,布置節日的氣氛;用喜糖盒做蛋寶寶的家;讓一個個廢舊紙盒、紙箱變成游戲區的小汽車;讓一個個蒜頭涂上漂亮的顏色,做成可愛的蒜頭娃娃;讓一把破舊的雨傘搖身變成一只七星瓢蟲的外殼;讓薯片罐、飲料瓶、牛奶罐變成美麗的花瓶……幼兒在參與收集、布置環境的過程中,不僅學習了教師收集、處理材料的方法,形成了粗淺經驗,也感受到創意美術的無窮魅力,以及變廢為寶的驚奇,最重要的是在逐漸練就一雙發現的眼睛、審美的眼睛。
二、利用讓幼兒隨性表現美的多種資源
1. 廢舊物品巧創意
選擇生活中的各種廢舊物品作為創作的材料,通過適合小班幼兒的指導方法,如拼搭、擺放、撕貼、印章、水粉涂鴉、泥工等,引導小班幼兒對不同材料進行聯想與造型,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體驗手工創作活動的快樂。
2. 自然材料巧運用
大自然豐富多彩,它為孩子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果殼、蛋殼、樹葉、種子、石塊、稻草等,這些隨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們既熟悉又新奇,它們貼近幼兒的生活,易于喚起幼兒的創作熱情與創作欲望。比如秋天到了,我們提供的瓜果蔬菜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激發了他們多種的自主創作:運用蘿卜、土豆、黃瓜等裝飾成了各種小動物,既有趣又可以布置活動室;各種瓜果蔬菜做拼盤,一盤盤色彩鮮艷,造型美觀;運用瓜果蔬菜的橫截面作畫、當印章,構思奇特,趣味盎然。
三、提供讓幼兒隨意創造美的操作形式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每個幼兒都具有創造的潛能和天賦,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創作環境,支持、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我,尊重和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現,促使他們體驗到自由表達和創作的快樂。
1. 神奇的拓印
拓印活動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美術活動,不同的材料可以拓印出各種紋理圖案,如利用幼兒的玩具來拓印,不僅可以激發他們對活動的興趣,還能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積木是幼兒平時喜歡的玩具之一,用大小、形狀不同的積木拓印,有的像春天開放的花朵,有的像毛絨絨的小動物。千姿百態的形狀瞬間點燃了幼兒的興趣——原來積木不僅可以玩,還可以畫呢。“我最喜歡的小汽車也想去畫里玩一玩,行嗎?”“行,把小汽車的輪胎蘸上喜歡的顏色,去畫紙上開一開,嘀嘀嘀…… 一道一道,真像寬敞的大馬路。”
2. 有趣的拼搭
教師在選擇材料引導幼兒創作時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創意美術活動《面包娃娃》中,方方甜甜的面包是活動的基礎,但基于小班幼兒的創作技能的限制,在創作活動中對添畫五官有了更高的要求——嘗試用孩子喜歡的蔬菜水果對面包進行五官的塑造。小小的、圓圓的葡萄、黃瓜片、圣女果做眼睛,用細細的黃瓜條、蘿卜皮做眉毛,用大大的、半圓的山楂、橘子、橙子、胡蘿卜做嘴巴,用小小的櫻桃做鼻子。通過活動不僅讓幼兒輕松地運用各種輔助材料添畫五官,制作面包娃娃,更重要的是讓幼兒萌發了積極創新的意識。
3. 快樂的粘貼
秋天孩子們收集來各種樹葉和花瓣,組織開展“樹葉變變變”創意美術活動,在創作前,教師將一片樹葉分別放在天空、海洋、森林、沙漠等不同背景下,然后提問:“你覺得樹葉像什么?”“在不同的地方它有什么用?”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構思創作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有的說:“樹葉像一艘潛水艇,許多小魚圍著它做游戲。”有的說:“兩片樹葉拼在一起像金魚。”還有的說:“幾片樹葉疊在一起像高樓。”教師充分尊重幼兒天馬行空般的自由想象,鼓勵和支持孩子大膽表現。
我們在運用自然材料開展創意美術活動的過程中,不論幼兒、教師、家長,每一個人不僅體驗到創作的成功與快樂,學會了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美化生活,同時也美化了心靈。美在自然中綻放,美在心靈中綻放!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區級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