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作為一名有近20年教齡的語文教師,我發現,作文教學是老師和學生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而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學生學習、生活及走向社會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所以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作文雖然難教難寫,但必須教好寫好。因此如何教好寫好作文是每個語文老師必須深思的問題。下面,我就自己的作文教學實踐談談體會。
目前的作文教學中常常出現:師生們辛辛苦苦,出力流汗,卻往往油去燈不亮,作文教學水平還是不能提高。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兩點:
1. 不重視作文教學
因為,現在的應試教育使作文教學日益忽略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扭曲了作文的本來面目。考試后,我們的有些老師在閱卷時,對作文的評分就是主要看字跡,再看卷面、看字數,還有些有再看看開頭和結尾。這樣就把作文考試的分數打出來了,很少有認認真真看完全文的。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大型的語文考試中,我發現有一位考生的作文就借助前面的閱讀理解文章半抄半改,但卷面漂亮,字數也盡量達到滿格,他的作文居然得了高分。這樣普遍的現狀讓一些老師一心撲在應試技巧的機械化訓練上,再三叮囑學生要注意卷面﹑字數,甚至讓學生背范文、套格式,這樣就壓抑了學生的自由創作和個性表達,使本來鮮活的作文指導陷入了模式化的軌道。讓作文教學在歧路上越走越遠。
2. 作文教學方式老套
對許多語文教師而言,他們致力于教學生審題、立意、選材、謀篇、遣詞造句及各種表達方式、藝術手法的運用。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對生活探索、發現的精神需求。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對實際生活的觀察,認識不到寫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從而造成學生缺乏表達內心想法、思想的渴望。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動機、寫作激情都得不到激發。失去了源自生活實踐、課外活動實踐的生動素材,導致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無話可說、虛構故事、拼湊文章的狀況。這種作文教學模式基本上排斥個體的體驗,強調的是規范,突出的是審題,注重的是分數。這樣做治標不治本,不利于作文教學的開展。
此外,語文老師本身還需要加強寫作學習,提高自己的寫作素養。要多從課外閱讀中去學方法。要知道,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
怎樣才能教學生寫好作文呢?我曾經在自己的作文教學中認真地探索過這個問題,也讀了很多作文教學指導方面的書籍,了解了許多名人名家的作文教學方法。通過多年來的作文教學實踐,我認為在作文教學活動中除了重視作文教學,調整教學思路外,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感悟生活,積累素材,多寫多練是不錯的選擇。而找到適合自己的科學的作文教學方法尤其重要。在眾多名人名家的作文教學方法中,楊初春老師的《實用快速作文法》一書中提到的快速作文理念讓我眼前一亮。這本書中提到的作文教學要做到的“三快”很符合我當時的教學實際。當時我班的學生最怕寫作文,兩節課的作文教學,我先是按常規教學指導學生審題、立意、選材、謀篇等,再讀范文,最后是學生自己寫作文。兩節課下來,總有那么幾位同學完不成寫作任務,要拖好長時間才交上一篇馬馬虎虎的作文來。我也最怕評改學生的作文,一節課能改一個組的作文就很了不起了,而且一改學生作文就要頭疼幾天,被學生的思維搞得昏頭轉向的,像得了重感冒一樣很不舒服。
楊老師的快速作文讓我擺脫了這種作文教學困境。快速作文的“快”是指以下幾點:一是寫快。文章是逼出來的,美國作家海明威在介紹寫作訣竅時就說過,他是單腿站著寫作的,寫不完就絕不放下另一條腿,也絕不坐下來。這告訴我們,要給自己壓力,把壓力變動力,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在這種理念下,我有意識地訓練學生集中精力,加快速度,把自己熟悉感興趣的東西在思想健康、中心明確、條理清楚的要求下轉化成文字,先爭取快速將作文寫出來。二是批改處理快。以往的學生作文都是學生寫老師改。現在我們要轉變觀念,老師對學生的作文,可以靈活采用多種方式去處理,或集體評改,或分批分類面批面改,或指導學生互批互改,或快速瀏覽后即讓學生對照每次作文的要求自己修改等。這樣一來,我改作文的任務輕了,對學生的作文中的優點和缺點總結得更具體、更詳細了,在作文總結中點評就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了。學生也在互批互改中學習別人的優點,反思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作文中有意識地加以改進。三是反饋快。作文教學中,把學生中的作文經驗和教訓總結出來,使之與各人原來的審題立意和謀篇布局等寫作思維過程相比較,使原來的優點得到發揚,缺點得到克服。這樣,學生的寫作思路打開了,寫作不再迷茫了。
這三快確實是快速作文的靈魂,我在此基礎上還結合了書中介紹的快速作文訓練步驟:快速審題﹑快速構思﹑快速行文﹑快速修改的基本方法;以及快速寫景狀物﹑快速抒情達意﹑快速記人記事﹑快速說理議論和快速寫給材料作文等基本技巧。
當然,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們也要多學多練,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多動腦筋,想想學生需要什么樣的幫助,再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指導,還要多鼓勵學生,要努力引導學生去寫那些別人未嘗試的既標新立異,又合乎情理的文章。這樣我們的作文教學才會成功。
(作者單位:湖南省洞口縣又蘭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