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



摘 要:采用調查法、測量法、數理統計法、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比較分析法等對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以下簡稱“本區”)12周歲至15周歲的初中生身高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分析,研究的初步結論為:本區初中生12周歲至15周歲年齡段男生和女生身高的平均值都低于參考值(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全國7~19歲兒童青少年各項體質指標平均值);本區初中生在這4個年齡段中,女生平均身高與參考值差距較小,男生平均身高與參考值差距較大。女生12-13周歲身高增長最快,男生14-15周歲身高增長最快;本區經濟發達的南部學生平均身高最高,依次是東部、西部,遠離城鎮的北部鄉鎮平均身高最低;將影響身高因素分成兩大類:不可改變因素與可改變因素,可改變因素的影響程度排序是:營養、鍛煉、精神、重視程度、睡眠、發育和藥物。
關鍵詞: 身高;影響因素;營養;鍛煉;心理
一、前 言
身高是指人體的身材高度,是人體生長發育綜合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本文將身高影響因素分為不改變因素和可改變因素,不可改變因素主要是遺傳因素等,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不可改變。而可改變因素,通過對專家的訪談及參考前學者們的研究成果,主要歸納為營養的影響、鍛煉影響、發育的影響、環境的影響、心理的影響、睡眠的影響、藥物的影響等。通過4個年度以來對本區初中生身高情況進行跟蹤測試及問卷調查(將影響身高可改變因素編成8個問題對所有樣本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合理統計分析,從而獲得了本區初中生在這幾個年齡段身高的發展趨勢及身高可改變因素對本區初中生身高影響的大小排序。我們可根據影響因素的大小排序,調整對各影響因素的重視程度,從而達到較快增長本區初中生身高的目的。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區12周歲至15周歲的初中生。
(二)研究方法
1. 測量法。抽測本區12周歲至15周歲初中生3200人(1600人,女生1600人)的身高,每年男生和女生分別320人(每周歲160人),連續跟蹤抽測。抽測樣本分布基本遍及本區全境,測試采用同一身高測量儀器,測量時間都集中在9:00—10:00,測試方法統一,誤差較小。
2. 問卷調查法。本文將身高可改變因素(營養、鍛煉、發育、環境、心理、睡眠、藥物等)做成問卷,共計發放問卷3200份,收回3200份,有效3200份。
3. 專家訪談法。通過對湖南師大、湖南醫科大學湘雅醫院、長郡中學、雅禮中學等單位13位專家學者進行網上和電話交流以及面談,征求他們對初中生身高影響因素的觀點及建議。
4. 數理統計法。對實際測量和問卷調查所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5. 比較分析法。對本區幾個年齡段身高數據與參考值(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全國7~19歲兒童青少年各項體質指標平均值)進行比較分析;同時根據對影響身高因素的問卷調查結果與該年齡段身高平均值進行比較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結果
1. 本區身高發展趨勢。
(1)本區12周歲至15周歲身高跟蹤測量結果統計,見表一。
從該統計表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所有年齡段男生和女生實測身高都低于參考值(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全國7~19歲兒童青少年各項體質指標平均值);男生在這幾個年齡段中都比女生高,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女身高的差距也越大。
(2)本區2010年至2014年初中生平均身高發展情況曲線圖見圖一。
從該圖可以看出,本區初中生12周歲至15周歲年齡段男生、女生平均身高增長速度比較慢,特別是男生,2014年與2010年平均身高基本持平,女生身高2014年在2010年的基礎上增長了0.6厘米。
(3)望城區2010年度至2014年度初中生平均身高值與參考值對照圖,見圖二。
從圖2可以看出:在這幾個年齡段中,女生身高與參考值差距較小;男生身高與參考值差距較大;參考值男生身高在12歲至13歲增長幅度較大,而本區男生在12歲至13歲身高增長幅度較小;參考值男生14歲至15歲身高增長幅度較小,而本區男生14至15歲身高增長較快;在這幾個年齡段中,參考值男生身高增長幅度是隨年齡增長而明顯減慢,而本區男生身高增長幅是隨年齡增長而增長。
(4)本區2010年至2014年初中生區域身高對照圖,見圖三。
將本區分成東、南、西、北四個部分,東部主要是丁字、橋驛、銅官片,北部主要是茶亭、東城片,西部主要是格塘、靖港、喬口、新康、烏山片,南部主要是高塘嶺、星城、黃金、白若片。經過對平均身高的比較,發現城鎮化地區學生平均身高略高于鄉鎮學生平均身高,經濟較發達地區學生身高略高于經濟落后地區學生身高。
2. 問卷調查結果如表二。
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初步判斷影響本區12周歲至15周歲初中生身高可改變因素的排序分別是:營養→鍛煉→精神→重視程度→睡眠→發育→藥物。
(二)結果分析
1. 男生增長最快年齡段是14至15歲,女生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段是13至14歲;2.每個年齡段身高隨年度變化增長速度較慢,2011年度身高甚至出現了倒退;3.身高快速增長期慢慢向低年齡段推移,且明顯;4.問卷8個因素對學生身高都有影響;5.初步判斷影響本區12周歲至15周歲初中生身高可改變因素的排序分別是:營養、鍛煉、精神、重視程度、睡眠、發育和藥物。
四、結論與建議
(一)初步結論。本區12至15周歲初中生身高都低于參考值,女生身高與參考值的差距較小,同時12至15周歲年齡段身高年增長幅度與參考值也比較接近;而本區男生身高與參考值差距較大;在12周歲至15周歲年齡段中,參考值中學男生身高年增長速度是隨年齡的增長而明顯減慢,身高增長的最快年段是12至13周歲。本區中學男生身高年增長速度是隨年齡的增長而明顯加快。身高增長的最快年段是14至15周歲。通過身高增長的高峰期可以看出,從身高增長的高峰期初步判斷:參考值男生發育年齡大約在12至13周歲,而本區男生發育年齡大約在14至15周歲;身高也受聚落形式的影響,從本文對樣本的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城鎮初中生身高明顯高于鄉鎮初中生的身高。
總之,從2010年到2014年,本區初中生身高增長幅度很小,甚至出現停滯及倒退;其主要原因就是:1.初中生愛吃零食,結果一日三餐吃得偏少,甚至一餐或兩餐不吃,營養不全面;2.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缺乏自覺鍛煉的意識及恒心。同時由于父母的溺愛,大部分初中生缺乏主動參與各種勞動的意識;3.由于家庭和學校對學生成績等過高的期盼,導致學生各方面壓力較大;4.初中生及家長對身高的影響因素大部分都缺乏認識,相當一部分根本不知道也沒有注意過影響身高的這些因素;5.學生睡眠的黃金時間部分被學習和貪玩占用了,睡眠大部分沒有規律;6.本區女生發育比較正常,與參考值身高差距較小。男生的發育較參考值晚一年左右,所以身高差距較大,可能隨以后年齡增長,這種差距會逐漸減小。
(二)幾點建議
1. 孩子本身必須重視生長發育高峰期,營養對身體的影響;不偏食,不挑食;一日三餐有規律;同時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家長和學校老師必須對孩子們的營養問題經常監督和提醒。學生生病時候要科學用藥,必須遵從醫囑。不要私自用藥,或者加大用藥量。
2. 培養孩子們終身體育意識,自覺地、持之以恒地去參與各種鍛煉;同時家長、老師為學生專門安排一些必要的勞動。
3. 家長和老師配合學生建立一個合理的孩子睡眠時間表。對于影響孩子們的身高因素,家長、教師及孩子本人必須多加關注。同時,孩子敞開心扉,家長及老師正確引導,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快樂生活。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書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