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成
摘 要:學講模式是近幾年徐州市結合素質教育推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該理念注重“學進去,講出來”的教學過程。文章從改變講授式教學目標、轉換講授式教學主體、改革講授式教學評價三個方面進行探討,旨在提高政治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學講;講授式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0-0009-01
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政治教學的主流方式,但隨著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已無法適應教學需要。為了更好地迎合素質教育新要求,也為了實現更好的教育,廣大政治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應該在素質教育精神引領下大膽嘗試和開拓新的講授式教學,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一、改變講授式教學目標
在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無非就是停留在應試的層面上,基于應試教育所設置的教學目標束縛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產生了相應的錯誤認識。在他們的觀念中,政治學習就是為了考上一個好的高中。因此,學生很難真正喜歡上政治學科。新的講授式教學追求“學進去,講出來”的教學理念,摒棄傳統(tǒng)的灌輸思想,力圖通過多種渠道實現學生的“學進去”。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進去”呢?教師就要引導學生主動去學,讓學生真正愛上政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加入一些新鮮元素,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例如,教師在講授法律知識“不以規(guī)矩,難成方圓”這一節(jié)內容時,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目標就是為了給學生灌輸相應的法律知識,而灌輸的模式也僅僅局限于單一的語言灌輸,久而久之,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如此機械的講授模式只能使學生的學習停留在表層,很少有學生能真正“學進去”。為了讓“不以規(guī)矩,難成方圓”的法律知識在未來的幾十年時間內都能夠存在于學生的腦海中,并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就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提倡“案例教學法”,即在教學前或是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生活案例,讓學生在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案例思考中將政治知識學進去。在新課學習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個“小區(qū)內種植”的案例,讓學生去思考何為規(guī)矩,何為方圓。學生在思考中才能真正認識到小區(qū)是大家生活和活動的公共場所,我們不能為了滿足一己私欲而將其占為己有,這便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規(guī)矩”。每一個人只有做到遵守規(guī)矩,才能實現和諧家園,這才是講授式教學真正應該實現的目標。
二、轉換講授式教學主體
在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中,看到的永遠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不停地講,學生在臺下扮演“聽戲”的角色,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講授模式容易使學生“置身事外”,也就是說學生在政治課堂上將很難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在新的講授式教學中,要轉換教學的主體,由學生來完成講授的過程。這種由學生來完成講授過程的模式可能會引起很多教師的質疑,初中生的政治素養(yǎng)相對較低,讓他們來完成講授環(huán)節(jié),恐怕不能擔此重任。事實并非如此,在教師的引導和提示下,學生完全可以完成知識的講授任務。例如,在講授“長大的感覺”這一課中,如果教師以傳統(tǒng)模式來講授本節(jié)課的內容,我們不禁要質疑,教師真的了解學生的成長嗎?教師的感覺就能代替學生的感覺嗎?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講授的任務放心地交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大膽講述自己長大的感覺,在學生的講述中,教師可能會產生“在學生的腦海中,長大的感覺原來是這樣的”想法,學生也會在講述中切身感受到原來自己對長大的感覺與別人存在著如此大的差別。總之,以學生為講授式教學主體而進行的政治教學,不但可以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且可以讓學生從自我角度來認識學習的內容,讓他們會思考、會講述,從而成為政治學習的主人。
三、改革講授式教學評價
在素質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教學評價擔任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評價并不一定要由教師來完成,很多時候讓學生實現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評價才更具評價的意義。因此,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更要重視學生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學“生活處處有合作”一課中,教師不僅可以將講授的權利交給學生,還可以將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合作的內涵,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相關話題的探討,然后同樣要求學生針對個人和小組的表現進行一個客觀的評價。在對自己乃至自己所在小組的評價中,可以讓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更充分的認識,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反思和提升自己。評價遠比講授更加復雜,如果說講授只是一個將自己的思維通過語言和行為的表述呈現在大家面前的話,那么評價則同時需要總結和判定別人的觀點,并在歸納中加入更多思考的元素,最終提高學生講政治和評政治的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學講思維的講授式教學應該徹底摒棄傳統(tǒng)模式中的弊端,真正讓學生“學進去,講出來”,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如此才能實現政治教學的價值,也才能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去接受和學習政治知識,從而提高政治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麗娃.論政治教學中合作性學習模式的實現[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3(05).
[2]薛家平.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課堂教學的五個策略[J].教育探索,2010(06).
[3]鄭志生.中學思想品德課實踐性教學初探[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