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氣氛的調節與塑造是生物教師需重點關注的問題。從增加課程趣味,創設有效教學情境,增強學生自信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調節生物課堂氣氛,從而提高生物課堂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的認知發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氣氛;趣味性;自信心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0-0086-01
課堂氣氛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將學生培養成才。而高中生物作為一門嚴謹的自然科學,課堂上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應用合理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增長學習興趣,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知識,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因此,塑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至關重要。調節高中生物教學課堂氣氛,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學生的認知發展,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增加課程趣味
生物是一門與社會生產和生活都聯系很緊密的的自然科學,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下,學生可以更加自覺地學習生物知識。生物教師在社會不斷發展、課程不斷革新的促進下,逐漸形成了一定的教學體系,有些教師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達到了吸引學生的目的,運用幽默的語言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生物例題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比如,在講到人體所攝入的物質時,可以讓學生們從家中拿來一些食品,各自說出所拿食品中含有什么營養物質。利用這種課堂互動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記憶知識,加深印象。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小道具幫助學生學習生物知識,比如,“呼吸作用”在生物課程中是學生經常搞混的一個知識點,也是學習重點,可以讓學生對身邊的植物進行觀察。例如,生物體所吸收的氧氣作用于哪里,同學記憶不清,會將線粒體與細胞質基質搞混,會想得比較復雜,教師可以通過細小的植物的顏色幫助學生記住綠色的線粒體消耗氧氣,進行呼吸作用,在線粒體內與氫結合成為水。通過這個例子可以體現出在生物課堂上利用一些真實的例子能幫助學生記憶,加深學生印象,并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高中課程相對初中來講,教學內容越來越多,會使學生變得非常迷茫,更有一些內容比較晦澀難懂,難免會使一些學生不愿意學習課程知識,知難而退。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而幫助學生擁有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調節課堂氣氛。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教學道具、課程標本,將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利用課件的直觀性、綜合性幫助學生直觀地學習,就是一種有效調節課堂氣氛的方法。例如,在學習“鳥類的進化歷史”時,可以利用動畫效果圖來直觀地幫助學生,適當加入一些娛樂元素可以調節課堂氣氛。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優化課堂方式的一種方法,利用問題幫助學生記憶知識,促進學生思維模式的養成,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融入到課堂中來。教師要輔助學生學好課本知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測答案,但并不是隨便瞎猜,而是有道理地進行論證,從而使課堂變得生動無比。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幫助學生設定學習計劃,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問題,讓所有學生都循序漸進地學習,運用學生已熟知的方法進行學習和探索,對于學生來說更有幫助。例如,在遺傳問題上:若干只棕色鳥與棕色鳥相交,子代有52只白色,48只褐色,101只棕色,若讓棕色鳥與白色鳥雜交,其后代中棕色個體所占比例大約為多少,想要進一步判斷白色與褐色的顯隱關系,可以用( )色和( )色鳥相交。這個題充分考查了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及遺傳規律的應用能力,因為白色、褐色、棕色的比例大約為1:1:2,可以定義親本為雜合子,在這種情況下,單憑教師講解,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難懂,很難明白其中的含義。這時,教師運用課件或道具則可以直觀地幫助學生學習遺傳知識,棕色(Aa)與白色相交,后代棕色(Aa)總是占二分之一,如果想進一步判斷褐色與白色的顯隱性,可以讓兩者雜交,觀察后代的表現性,表現出的形狀就是顯性性狀。
三、增強學生自信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不能在課堂上遇到困難就喪失信心,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因材施教,幫助學生重建信心。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每一個學生設立相適應的學習目標,在課堂上,教師應注意每一個學生的情緒。學生出錯時,教師不應采取強硬措施,而是應及時發現錯誤,幫助學生及時改正;對成績較好的同學,要適當地給予表揚,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在課堂上,教師尊重學生,學生自然會尊重教師,且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自然會高,課堂氣氛也隨之上漲。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生物教師在課堂上對于課堂氣氛的調節,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對于教師來說,講課容易,但講好一堂課卻很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教師的責任。教師在教學中,只有不斷探究授課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增強探究精神。
參考文獻:
[1]溫璧榕.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例初探[J].內蒙古教育,2016(03).
[2]趙海芳.略談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氣氛調節與塑造[J].教育教學論壇,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