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軍(南通市通州區通海中學,江蘇 南通 226311)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對南通市中小學體質健康狀況的影響
邱 軍
(南通市通州區通海中學,江蘇 南通 226311)

表1 2013年南通市通州區部分學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身高表

表2 2014年南通市通州區部分學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身高表
人口流動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勢,因人口流動而出現的問題也日益增多。南通市通州區經濟發達,有全國最大的國際家紡城,有全國最先進的鋼絲繩企業,這里外來務工人員眾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中小學校中占很大比例,本文選取通州區川港中學、通海中學、姜灶中學、興仁中學、十總中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學生身體素質展開研究。
為了能切實了解南通市通州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體質健康狀況,本文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的有關標準為依據,對南通市通州區上述初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調查。該調查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展開。
1.1 身體形態調查
下面以南通市通州區川港中學、通海中學、姜灶中學、興仁中學、十總中學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2013年、2014年2年身高測試表為依據,來分析南通市通州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身高狀況。
通過表1、表2對照發現,身高呈現日趨走低的態勢,身高比南通本地學生平均身高差3cm,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身高有更大差距。
體重是衡量人體發育狀況是否良好的又一指標,體重有利于將人體的肌肉、骨骼、內部臟器、脂肪等身體各部分發育狀況反饋出來。在調查南通市通州區川港中學、通海中學、姜灶中學、興仁中學、十總中學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體重時可以得知,七年級學生女生在45kg左右,男生在52kg左右,而九年級女生體重達到49kg,男生57kg。在調查中,7年級到9年級體重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重為依據,抽測學生中只有20%在正常體重范圍,同時肥胖者居多。
1.2 身體機能調查
肺活量是評價身體機能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標,上述學校外來務工人員女子肺活量的調查顯示,從13歲之后測試的男女生肺活量開始低于全國同類學生,并且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比,呈現年齡越大、肺活量達標率越低的現象。
1.3 身體素質調查
在調查身體素質時,以立定跳遠和 50m跑2項為調查項目,在對上述學校外來務工人員女子立定跳遠調查后得知,外來務工子女成績明顯低于南通市本地學生的成績,且女生的及格率要高于男生。在50m跑的項目中,呈現出年齡越大與當地學生水平差距越大的趨勢,特別是優秀的立定跳遠學生還不到10%,遠遠低于當地學生的總體水平。
2.1 物質生活水平較低
外來務工人員中大部分來自陜西、貴州、云南、山西的山區、農村、小縣城等地區。外來務工人員向南通市通州區遷移后,大多數人在這里的收入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其生活質量、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卻并未跟上收入的增長,造成身體鍛煉的機會減少,質量下降。所以南通市通州區初中學生的平均身體素質下降,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物質生活改變有很大關系。
2.2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學校體育教育缺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使學生身體素質下降,這說明學生身體素質還與缺乏鍛煉有很大關系。南通市通州區外來打工者子女所在的學校,主要提供田徑場、籃球場和乒乓球臺,這些場地已不能滿足全部學生鍛煉身體需要,學校內也無室內體育館,所以當氣候發生變化就無法正常鍛煉身體。
2.3 家庭體育開展不足
來南通市通州區外來務工人員,都是手工工作為主。據有關調查得知,子女與父母雙方一起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只占13%,沒有父母陪同的學生體育鍛煉很隨意,沒有任何計劃性。周六、日也是如此,父母很少會陪同孩子,家庭體育開展缺位導致學生身體素質無法提高。
3.1 家長引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多參加體育鍛煉
外來務工者應當把不利于孩子成長的生活習慣消除,更新觀念和習慣,使學生的膳食變得合理、科學、營養均衡。外來務工人員應當激勵和指導其子女多參加體育鍛煉,多幫自己分擔簡單家務,比如打掃衛生、收拾碗筷等。同時把孩子課外時間安排得合理妥當,外來務工人員要多抽時間來與孩子一同鍛煉身體,保證子女健康成長。
3.2 學校改進教學方法,吸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也是體育鍛煉的主要場所,作為外來務工子女聚集的學校,為了孩子的未來,采取多種措施來改善教學方法,比如多開展競賽式活動等,在體育教學中融入趣味性元素,逐漸引導學生加入到鍛煉身體的行列中。做好相關宣傳工作,讓學生真正意識到體育鍛煉是將來生活、工作的根本。監督學生完成一定的體育鍛煉活動,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其柔韌、耐力,做好節假日的運動場地開放,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有活動的場所。
3.3 以街道、社區、小區為單位安排適合學生的體育活動
首先要在學生中宣傳課余體育合作小組的工作,并組織學生在課外時間以社會、街道和小區為單位開展體育活動。體育教師應當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給學生安排體育活動,安排對體育器材、場地要求低的活動項目,同時應及時指導和檢查他們的學習狀況。
3.4 全社會關心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體質健康狀況
號召全社會民眾關注外來務工群體,營造一個關懷外來務工子女的大環境,聯合南通市各界力量,投入到關心、關懷外來務工子女健康狀況的工作中去,幫助外來務工子女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南通市通州區初中學生中外來務工子女占學生總人數的很大一部分,與南通市本地學生的體質健康有一定的差距,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想要改善南通市通州區初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需要學校聯合社區、家庭以及全社會來關注在校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這是全面提高南通市通州區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1]翟浩林.江蘇省蘇南、蘇北與蘇中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比較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2]張雨.朝陽區部分中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初中階段體質健康狀況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4.
[3]祖晶.陽光體育理念下江蘇中小學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及影響因素[J].山東體育科技,2015(4):97-100.
G807.3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1-115-02
2015-11-16
邱軍,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武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