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國,魏建江(.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競技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30000;.烏魯木齊市體育運動學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對青少年摔跤運動員減控體重的膳食營養研究
王志國1,魏建江2
(1.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競技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0;2.烏魯木齊市體育運動學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對于青少年運動員,尤其是女性青少年運動員來說,他們的體重并不穩定,這受青春發育的影響較多。相對于成年摔跤運動員而言,青少年摔跤運動員如果在一年內體重一直維持在同一個級別,難度更大,因為在青少年成長發育中體重的增加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所以,對于青少年運動員的體重級別的控制更需謹慎。
在摔跤比賽中,賽前準備階段的降體重環節對于運動員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般而言,最理想的減重方式是緩慢降低體重,即慢速減重期的運動員在一周內體重的降低量占總體重的2%~4%左右,而在快速減重期的運動員在一周內體重的降低量占總體重的4%,或者運動員每日的體重下降率超過每日體重的1%。摔跤運動員的減重可分為3個階段:控體重期、慢速減體重期和快速減體重期。體重降低的主要原則是對運動員在飲食中所攝入的能量進行控制,使其攝入量大于運動員的消耗量,導致能量的負平衡。美國運動醫學學會的報道也表明在控制體重的方法中構建熱量負平衡是唯一的合理方法。因此在運動員的賽前訓練中對運動員的營養攝入、能量消耗以及身體各項技能指標的監控尤為重要。
按照規定,摔跤運動員需要在比賽的前一天進行體重的測量,耗時為30min左右,而體重測量的前1h為常規醫務檢查。根據摔跤比賽的賽制,運動員在比賽日每天一般需進行四五場比賽,這對于運動員的體能要求較高。摔跤項目是較關注無氧能力的運動項目之一,但是由于其賽制的規定,這項運動又同時具有間歇性和持續性等特點,所以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同時成為影響比賽成績的關鍵因素之一。如今,青少年摔跤運動員雖然知道慢速減重法優于快速減重法,但由于缺乏專業的知識及指導,多數運動員在賽前一個月均采取強制節食的方法進行減重,甚至有些運動員會采取極端手段使機體過度脫水,這些行為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及運動能力的危害巨大。因此,對運動員進行減、控體重的知識普及尤為迫切。
在慢速減重法中機體消耗較多的為脂肪,而快速減重法中脫水現象出現較多,其中糖原、無機鹽和蛋白等物質的丟失對體能的影響較大,當脫水量大于體重的5%時人體會逐漸出現各種不良生理反應,首先脫水會影響到血漿容量。當運動誘導熱脫水使體重下降3.8%時,運動員平均血漿容量下降8%。血漿容量的減少會導致心輸出量減少、心率增加、脈壓差縮小、部分運動員會出現心電圖改變等現象。有研究表明快速減重對運動員的無氧能力影響較小,但是對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影響較大,并且快速減重對脂肪含量的影響微乎其微。所以,正確的減、控體重方法應包括能量攝入的控制,有氧運動的增加,脂肪消耗量的增加,在后期還應當適當控制水分的攝入。在減、控體重的時間控制上,最理想的時間節點為賽前1~2月進入慢速減重期,賽前一周進入快速減重期,而在平時非賽季訓練同樣保持對體重的控制。
在控制體重期間青少年運動員的膳食營養應當針對其每日的運動訓練強度和訓練量動態變化。賽前慢速減體重期間建議攝入中等能量的膳食,即每日攝入月28.7kcal/ kg,同時結合高碳水化合物攝入(約占總攝入量的60%~70%),需要警惕的是運動員的能量攝入不得低于19.1~28.7 kcal/kg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活訓練。運動員由于訓練任務其每日能量消耗較普通人而言較大,而青少年由于其同時有著成長發育的需求,故青少年運動員對能量的需求要求更高、需求量更大。因此,對于青少年運動員而言不僅需要足夠的膳食營養能量的攝入,同時更需要膳食營養物質的均衡攝入與合理搭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運動員的身體需求,其競技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因此,合理的膳食營養是運動員保持其競技能力的基礎和保證,同時有助于控制運動員體重。但對于青少年摔跤運動員而言,由于膳食營養知識的匱乏,運動員經常采取過度節食、大量減少飲水、過度排汗以及盲目服藥等方式進行體重的控降,這種不當的減重方式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營養不良、代謝紊亂等,對于青少年而言甚至會影響其正常的成長發育。
在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上,根據每個人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不同,通常建議每人每天每千克體重至少需要攝入碳水化合物6~12g,其中女性為最低值,男性為最高值,只有保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才能保證機體的免疫系統正常運行,糖原儲備的恢復也能及時。在對蛋白質的攝入上由于摔跤為快速力量運動項目,而對于快速力量運動員的蛋白質需求不多,故在非賽季期蛋白質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量大于1.7g會增加蛋白質的氧化,由于運動員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要求,建議每天每千克體重至少需要攝入1.5~1.7g蛋白質才能滿足運動員需求。在對脂肪的攝入上,由于減、控體重的要求,基本建議每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脂肪不超過2g,當攝入大于2g時會影響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入,所以機體肌糖原的恢復和肌細胞的恢復就會受損。在比賽期可以通過限制脂肪的攝入來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從而達到提升體成分結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非賽季期間,由于脂肪對于脂溶性維生素的作用以及脂肪是某些激素合成的基質,脂肪的攝入必不可少。在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上,青少年摔跤運動員與其他運動員需求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青少年處于青春發育期,故一定要滿足其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應。在水的攝入上,由于分為慢減重期和快減重期,所以在摔跤這種體重分級的項目里容易發生脫水、水分過少和低鈉血癥。低鈉血癥即指血清鈉濃度低于135mmol/L,這只反映鈉在血漿中濃度的降低,并不一定表示機體的總鈉量丟失,其總體鈉含量可以正常或稍有增加。在長期的過量出汗并沒有及時補充鈉元素后就可能會發生低鈉血癥,或者過量的水留在體內也會引起低鈉血癥。
運動員膳食調查的方法基本分為4種方法:記賬法、膳食回顧詢問法、膳食稱重記錄法和化學分析法。在實際膳食調查中,膳食稱重記錄法使用較多,因為結合可行性而言,稱重法是可行度較高的幾種方法中較為準確地能計算運動員的膳食營養攝入情況的方法。而對于運動員能量消耗的監測方法使用較多的為直接測熱法、間接測熱法、雙標水法、心率檢測法和運動感應器等方法,由于心率是最容易測量的生理指標之一,所以目前使用較多的是心率檢測法。在有條件的測試團隊中運動感應器的使用也較多。
在對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減控體重上應當普及膳食營養知識,尤其是應當強調正確的減控體重的方法,并且告知運動員不當減重的后果,使其在日常訓練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賽前在滿足其正常訓練生活需求下適當對運動員的體重進行控制,以保證其在良好的競技狀態下參加適合自己的公斤級比賽。

[1]史仍飛,袁海平,盛澤田,等.控體重訓練期膳食能量對古典摔跤運動員體脂、血液生化及肌肉力量的影響[J].體育科學,2006,26(11):71-74.
[2]鄭念軍.摔跤運動員減控體重系統模型的構建與實施方案[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21(1):59-60.
[3]劉勇,周正宏.摔跤運動員賽前慢速減重結合快速減重訓練期間身體機能變化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6,26 (7):40-46.
[4]邊文強.女子摔跤運動員控體重期的膳食營養、體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標分析[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9.
G825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1-119-02
2015-11-19
王志國(1976 ~),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運動訓練。
魏建江(1974 ~),高級教練,本科。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