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化雨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體育部,河北 秦皇島 066004)
?
大腿積極下壓技術對青少年短跑運動員成績影響的實驗研究
趙化雨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體育部,河北 秦皇島 066004)
短跑是以體能為主導,快速爆發類的競速項目,通過大腿的積極下壓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損失步幅,但在跑進時相對減小的是重心投影點距腳的著地點的距離,這與運動生物力學揭示的“減小著地時制動阻力的方法是縮小著地點與總重心垂直線的距離”的原理相符。
青少年階段,由于骨骼的骨化尚未最終完成,因此靠提升力量來提高速度,大的運動負荷還不適用,并且也不符合當今短跑技術發展要求。本文以唐山市五十中(業余體校)9名男子短跑隊100m運動員為調查對象,通過3個月對大腿積極下壓技術的強化,來分析大腿積極下壓技術對提高青少年短跑成績的可行性。
1.1研究對象
大腿積極下壓技術對青少年短跑運動員成績影響的實驗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與本論文相關的書籍和文獻資料(包括網上查詢等),通過Internet、中國知網和國家圖書館查詢相關書籍與刊物,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為論文提供現實的素材和理論依據。
1.2.2 實驗法 河北省唐山市五十中(業余體校)男子短跑隊9名運動員,平均年齡17歲,平均身高1.75m,平均100m成績11.49s。對其進行每周2次為期3個月的大腿積極下壓技術針對性訓練,之前先測出運動員未經強化訓練的100m成績,然后采用不同距離的高抬腿跑、后踢腿跑、車輪跑、下坡跑、一定角度的扶墻后蹬跑、30~60m的快頻跑、限制步幅的快速高抬腿、牽拉帶、后蹬跑、100~150m跑、60~80m跑等方法,分別對大腿積極下壓的協調性、大腿積極下壓的速度、大腿積極下壓的力量、大腿積極下壓的耐力進行訓練。
1.2.3 統計分析法 將所測得的數據輸入Excel進行數理統計和分析。
2.1實驗結果

表1 100m成績與步數比較
采用多種練習手段和方法,對唐山市五十中(業余體校)男子短跑隊9名運動員進行每周2次的大腿積極下壓技術針對性訓練,經過3個月(2015年7月~9月)的大腿積極下壓技術訓練,運動員100m成績普遍有所提高。
下表是對唐山市五十中(業余體校)男子短跑隊9名運動員采用加強大腿積極下壓技術訓練前后分別進行100m測試,并對2次測試的成績和步數進行記錄,2次的數據進行比較對照。
由表1可以看出,通過對2次成績的顯著性差異檢驗發現:加強大腿積極下壓技術與加強大腿積極下壓技術前的成績呈顯著差異(P<0.05)。
同時,成績提高,步數也隨之增加。大腿積極下壓加快了擺動速度使步數增加,擺動時間縮短了,使跑動時重心投影點距離腳著地地點比未采用大腿積極下壓技術的跑進方法相對較近。由表2看出,腳著地地點的改變,使跑動過程中的步頻增加,步幅減小,并且大腿積極下壓技對著地時制動阻力術減小了,使跑進中的連貫性和向前性提高了。
2.2實驗分析
2.2.1 從擺與蹬占用時間上分析
有關資料表明:優秀的短跑運動員蹬地的時間占22.2%;77.8%為擺動時間,二者之比為1:3.3。所以,著地和蹬伸階段的時間不到1/4,擺動的時間占3/4,如果我們在運中而忽視了“擺動”只強調“蹬伸”,對完整動作的影響很大,影響運動成績的表現。
2.2.2 從擺的技術動作上分析 跑動中要以擺促蹬,注重蹬、擺的結合,提高跑動的實效性。注意小腿的快速擺動,充分折疊,擺動半徑短有利于提高步頻。
2.2.3 短跑擺腿技術 在短跑跑動過程中,最重要的前進動力已不是后蹬的反作用力了,而是通過積極擺動和扒地,來發揮和維持速度。擺腿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體前擺腿、體后擺腿、兩大腿之間的夾角、擺動腿大小腿的折疊角等。
2.2.3.1 體前擺腿 體前擺腿應注意擺動速度的加快,騰空時間縮短,同時膝關節、踝關節的角速度需要提高,人體受到水平支撐反作用力著地瞬間減少。跑動中進入支撐階段時體前擺腿動作的正確可以為支撐腿在著地緩沖階段的動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2.2.3.2 體后擺腿 體后擺動腿擺動到合理位置應加快擺動速度,使擺動腿的小腿和大腿之間的折疊程度達到合理化。體后擺動腿的快速折疊要有意識地進行,有限的時間內使體后擺動腿,盡可能完成大小腿折疊的較大部分動作,為跑動中支撐階段的擺動創造良好的條件。

表2 平均步幅與平均步頻比較
2.2.4 大腿積極下壓的動作技術原理
2.2.4.1 大腿積極下壓技術可以減小跑進中的制動阻力 大腿高抬前擺動作以髖關節為軸的形態,積極收縮的肌肉是髂腰肌和股直肌等,由于送髖擺腿,加速動作位移,導致人體整個重心也向前,擺腿使步幅增大,所以大腿要積極快速下壓,防止總重心投影與著地點間的距離被拉長。資料顯示:一般高水平運動員跑進時腳的總重心投影點距離著地點約27~37cm,這與運動生物力學揭示的“減小著地時制動阻力的方法是縮小著地點與總重心垂直線的距離”的原理是相符的。
2.2.4.2 大腿積極下壓技術加快了著地“扒地”動作 加強了前擺后的大腿積極下壓,擺動到支撐的過渡時間縮短。從騰空運動時人體在人體質點運動與各個環節的運動速度關系可知:在腳著地的瞬間,人體質點向下運動的垂直速度小于腳向下運動的垂直速度時,人體重心才會相對平穩。
2.2.5 強化大腿積極下壓的訓練手段與方法
2.2.5.1 大腿積極下壓的協調性訓練 采用不同距離的快速高抬腿跑、后蹬跑、車輪跑、下坡跑練習,以提高大腿積極下壓的協調性。
2.2.5.2 大腿積極下壓的速度訓練 采用傾斜角度的扶墻后蹬跑15~20s一組,要求大腿抬到最高點后快速下壓;以80%~90%的強度進行30~60m的快頻跑以及限制步幅的快速高抬腿等。
2.2.5.3 大腿積極下壓的力量訓練 采用的方法:以相當于運
動員自身體重的阻力進行力量訓練,同時用以運動員自身體重的20%~100%進行抗阻力量訓練,另外還采用牽拉帶、后蹬跑等訓練來強化力量練習。
2.2.5.4 大腿積極下壓的耐力訓練 大腿積極下壓耐力的方法有:(1)以85%的強度進行4~8次100~150m跑,每次休息1~3min;(2)以90%~95%的強度進行60~80m跑,每組3~5次,每次休息1~ 2min,進行3~4組。
大腿積極下壓技術是提高短跑成績的重要環節。實驗證明,在短跑訓練中,注重大腿積極下壓可以使運動員的步頻增加,步幅減小,“扒地”積極主動。只要采用合理、科學的技術手段可以改進短跑擺動腿的技術動作,從而達到提高短跑專項成績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鄧學明.跑中大小腿折疊動作的技術優勢分析[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5,12(6).
[2]伏廣利.淺談短跑技術的訓練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3).
[3]李杰,岳新坡.積極送髖技術在短跑中的作用及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6(14):22-24.
[4]何愛紅,吳瑋,鞠年群.短跑途中跑擺動腿動作技術對速度影響的分析[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 (1):94-98.
中圖分類號:G81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7-048-03
收稿日期:2016-05-27
作者簡介:趙化雨(1985~),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