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玲
?
礦山企業內部控制建設
文/蔣玲
摘要:內部控制對于實現企業內部監管,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有著很大的幫助。企業通過內部控制,保證經營管理過程的規范化,企業的財務管理更加嚴格,從而保證了企業資金、財產安全,同時也有助于企業提高管理水平,保證了企業的經濟效益?,F階段我國的礦山企業普遍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本文針對礦山企業內部控制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設建議。
關鍵詞:礦山企業;內部控制;建設
礦山企業屬于高風險性企業,礦產市場價格波動大,且多為地下作業,因此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對礦山企業而言尤為重要。然而許多礦山企業現在還沒有完善的內部控制,對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十分不利,企業需要加強內部控制的建設,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以保障礦山企業施工的順利,促進企業未來的發展。
(一)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
許多礦山企業中組織結構及崗位權責設置不甚合理,尤其是中小礦山企業表現尤為嚴重,表現為所有權與經營權不分離。礦山企業普遍存在一兩個人過于集權,其權力所受約束甚少。這種組織設置方式能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缺不利于企業的市場競爭。并且大多數礦山企業在組織機構的設置方面偏向于縱向的管理,而對于橫向關系的協調上卻沒有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部分礦山企業的人員配置方面還存在一人身兼多職的情況,違背了崗位不相容原則。礦山企業經常以你為人員配備不足,導致一個工作人員需要承擔多方面的工作,因而責任也很難進行區分,工作出現問題時很難能找到對應的責任人。另外企業中的人際關系也相當復雜,很多工作的分配不是按照員工的能力,而是根據人際關系進行的分配。在工作的安排中不能提前安排妥當,許多工作都是臨時安排工作人員完成,因此許多工作很難區分責任人。企業也沒有有效的規章制度用于內部管理,在出現問題時沒有管理依據,因此,在管理中,將部門按功能劃分、確立權責實施起來相對還是比較困難的。
(二)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
礦山企業屬于高風險企業,礦產市場風險及其生產風險都較大,如果礦山企業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并且加以有效運用,做好防范風險的準備,當潛在的風險來臨或者已經發生風險時就可以加以有效管控,將損失降到最低。然而實際情況是風險往往沒有引起多數礦山企業的重視,在管理中沒有風險防范意識,應對風險方面往往處于一種被動的姿態,有的礦山企業雖然建立了風險管理機制,卻因不成熟,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礦山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沒有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在企業面臨隨時被風險包圍的今天,實施風險管理應當是企業控制目標的重中之重。在礦山企業中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是其控制風險必不可少的舉措之一,而目前仍然有許多礦山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使其缺乏風險管理的“大本營”。二是風險管理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責任劃分混亂。目前也不乏有設立風險管理部門的礦山企業,但是,有些礦山企業雖然設置了專職部門,卻沒有給該部門建立規范的部門管理制度及明確的部門職責,或是沒有配備專門的風險管理人員,使風險管理部門形同虛設。許多礦山企業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在風險預測,風險評估方面并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對風險的預測缺乏識別能力,也沒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可以進行規避和處理。
(三)資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監督
礦山企業在資金使用過程中,相互調劑、混淆,使用隨意,缺乏有效的審批環節。并且,礦山企業在前期的工程項目建設中一般都會聘請專業的機構進行工程項目設計,然而具體的施工環節缺失有技術工作人員進行實施的,其中的財務人員一般都不參加建設項目,使得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方面的工作也不能在項目建設中產生有效作用。這就使得項目前期的工作中沒有有效的財務監督管理制度,不能對工程的預算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編制,經常會導致超預算情況發生,使得項目財務管理和監督缺乏必要的保障機制。

(一)設置機構時依據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
礦山企業在設置組織機構的時候要注意管理層次的劃分,首先要依據企業自身的特點進行設置,保證機構的設置符合企業的現狀并能夠促進企業未來的發展。部門結構的設置要科學合理,精簡而不省略。既要保證各方面工作能夠各司其職,不能有工作和管理方面的遺漏,同時也不能過于繁瑣,要避免責權的重復。在工作的安排方面,首先要確立所需要的崗位,然后對崗位的工作內容和責任進行界定,之后再選拔合適工作崗位的人才進行安排。保證專人專職,不能一人身兼多職,同時也要注意合理安排人員,為企業節約人力成本,避免損害企業的經濟效益。另外對于企業的權力部門、監督管理部門要進行區分,形成部門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體質,同時工作人員也要形成有效的內部監督,上級與下級之間的有效監督等,保證工作環節不出現違反法律法規的操作,保證工作順利進行,企業的良好發展。
(二)設置風險管理機構,完善風險管理機制
完善風險管理機制的首要任務就是在礦山企業內設置風險管理機構,制定出詳細的部門職責及工作規范,將風險管理工作落實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明確劃分其與其他職能部門的職責,而風險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1.專門負責處理企業風險管理的日常事務;2.負責收集企業的風險信息及關注企業風險的動態;3.保持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便于將風險信息及時地傳送到其他部門。
除了設置風險管理機構以外,礦山企業管理層還應該建立相應的風險識別機制、風險評估體系、風險應對,更好的完善風險管理機制。
風險識別、評估是指用規范的語言清晰地描述識別出企業的風險,依據風險度量標準進行定性或定量評價,確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會造成的影響,形成風險分值,初步確定風險等級。風險識別、評估要落實到礦山企業每一個職能部門,進行明確的分工,將所收集到的財務風險、市場風險、生產風險等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科學識別,從而建立科學的風險識別和分析系統。
在對風險進行識別和分析以后,礦山企業要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發生頻率、所帶來的損失進行風險排序,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將風險降到最小,減少礦山企業損失。對重要風險還要進行實時監控,以防止風險重復發生,必要時要采取一定措施從根本上進行解決。
(三)加強礦業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監督
財務的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中最關鍵的部分,加強礦山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監督才能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實行效果。首先要加強對財務賬目的核查,財務的賬目有做到日結,監督審計部門要定期對賬目進行核對,確保賬實相符。對于正在實行的項目要專門設立項目資金,并由專人進行資金管理,防止其他渠道將資金挪用導致項目無法順利進行。對于資金的調撥要有嚴格的審批制度,按照審批環節進行層層審批,才能對資金進行調用。每一個項目的開展都要進行嚴格的財務預算,防止超預算情況發生,監管部門要嚴格監控每一筆資金的走向,避免監管不利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財務部門要形成專人專職,部門之間的人員要形成相互制約和監督,防止資金被個人占用,保證企業資金鏈的良好循環。
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幫助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有效方式,礦山企業的項目周期長,管理相對困難,更要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內部管理,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礦山企業的內部控制要依照自身企業的特色進行,以促進企業的發展為目標,通過內部控制有效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梁慧.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3(11).
[2]劉秀.淺談礦業集團成本費用內部會計控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5:37-38
[3]黃永純.不斷創新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J].中國科技博覽,2012(26).
上接(第220頁)證內控全員參與、有效運行,對違規現象進行嚴肅處理,全面提高內部控制意識。
(二)健全內部控制的制度和機構,提升內控制度有效實施支撐力
內部控制缺陷包括設計缺陷和執行缺陷,其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合理是造成內部控制設計缺陷的主要原因。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參照《規范》的各項業務規定,全面梳理本單位的業務流程,并結合業務特點和內部控制要求,建立起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的內部控制體系,并嚴格遵照執行。針對部門單位沒有設置內部控制機構、機構設置不完善的情況,應重點關注內部控制機構的獨立性,明確職責分配,正確行使職權,全面、及時地對單位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監督。
(三)建立內部控制監督體系,保障內部控制作用得到發揮
內部控制監督是對單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科學全面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能夠有效提升內部控制的效果。所以,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逐漸在行政單位內部建立起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對內部控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并認真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措施,進而促使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完善,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同時要充分借助審計、國資委、稅務等外部監管部門的專業優勢,共同監督單位內部控制的執行,并對外部監管部門發現的問題認真整改,促使內部控制制度向著更完善的方向發展。
(四)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內部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目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已經在日常辦公、財務管理等領域實現了信息化,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可以單位已有的信息化平臺為支撐,通過將各項經濟活動進行業務流程細分、流程重要程度劃分及風險大小排序等,將各活動的內部控制流程和方法固化到已有的信息化平臺中,通過自動化控制手段減少或消除人為操作的錯誤或舞弊,以更好的對信息進行安全防護。
[1]李玉玲.初探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J].財經界(學術版),2014(01):77,85.
[2]劉莉.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問題探討[J].財會研究,2014(05):55-58,69.
[3]楊淑靜.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14(16):44-45.
[4]劉永澤、唐大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13 (1):57-62.
[5]羅貴鴻.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4(5):95-98.
作者單位:(云南帝奧商務咨詢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