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躍霞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是整個語文教學工作的基礎所在,只有幫助學生打好根基,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使學生在今后的語文學習道路上暢通無阻,不至于越學越難,產生厭煩情緒。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要在質量、愛好、方式上下功夫,讓小朋友從心里熱愛語文,想學語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一、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是開篇之舉,是孩子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只有把語文學好了,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其他學科的要點,不至于偏離主題,學錯方向;小學語文教學也是起點所在,小學是孩子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基礎階段,只有把小學階段語文學好了,有了自我知識的積累,將來對各個學習階段的學習會變得更加容易;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學生品德修養的培育重點,良好的文學水平、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素質修養的形成,都與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密不可分的。小學語文是集養人、育人、樹人于一體,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和動搖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要點解析
1.抓好孩子興趣的培養
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孩子剛剛步入學習階段最先接觸的學科,如何讓孩子有興趣學習語文知識,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生字的學習可以改變盲目的字字教育的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增加閱讀量,這樣孩子也許會在聽故事、看課文的同時慢慢記住字的樣子和讀音,不至于讓生字的學習變得枯燥乏味,而且可以實現與閱讀能力的雙提高。其次,課堂氣氛的活躍也很關鍵,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穿插講一些幽默笑話、經典故事等,讓孩子對老師的教學方法有興趣,愿意聽語文老師講課。最后,將語文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
2.抓好教學方式的轉變
傳統的課堂式教育過于單調,不能很好地體現教學有效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可以適當地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可以將課文中出現的某個事物,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更真實地了解事物的性質,也賦予了教學工作更多的色彩。在此基礎上,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加大課外教學的力度,真正把學生引出去,讓他們從小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這樣可讓他們的真實感受在自己的寫作中有更充分的體現,有更生動的描述。
3.抓好教學重點的調換
在合適的時候辦合適的事,在合適的時候講合適的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課文是與現實生活密切相聯的,因此,在教學工作中要充分考慮時間因素:課文中的內容發生在夏天,就盡可能貼近相應時間授課;課文的內容發生在某個地方,我們就把課文放在相似的地方去講,以切實為孩子提供體驗課本融入現實的機會。調換教學順序工作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它要求授課教師首先要通讀全書,充分掌握內容,了解一個學期的課程安排。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認真安排,而且安排的順序必須科學合理,具有操作性。
4.教師素養的提高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開拓者,是方向目標的引導者,因此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會影響教學質量。為此,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必須有一支堅強而靈活的師資隊伍。一是教學工作者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技巧。小學語文教學是教學工作的總命脈,在教學工作中要注重技巧的發揮,不能過于死板、呆滯。二是教學工作者態度端正。小學階段的孩子正處于敏感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有可能帶給孩子很大的變化,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把不好的情緒帶到工作中,要富有親和力,能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孩子可以放開自己的心扉,大膽地向老師講述自己的心靈感受,從而能夠使老師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疑,并能夠及時地幫助孩子消除心理隱患。
三、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要找準立足點,厘清主線,堅持與時俱進的態度,不斷謀劃新舉措,實施新措施,有效改變古老呆板的教學方式,注重內與外的結合、教與學的結合,努力開拓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新思路。
參考文獻:
[1]王洛倩.創設良好的英語氛圍,提高學習興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
[2]顏移秧.職專思想政治課新課導入淺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