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楊愛東,張玉婷(.云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云南 昆明 6500;.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云南 昆明 65003)
農業院校業余運動隊日常管理模式研究
——以云南農業大學業余運動隊為例
?金1,楊愛東2,張玉婷1
(1.云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云南 昆明 650031)
在全民健身大背景下,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高校業余運動隊是高校體育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也是連結體育教學群體工作與校園體育活動的橋梁。高校業余運動隊的日常訓練與管理,要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模式為基礎。本文從云南農業院校業余運動隊日常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業余運動隊管理體系構建依據,就業余運動隊日常管理內容、方法與模式進行了探討、總結。
業余運動隊指集具有相同運動愛好的人員于一體的、只在業余時間進行鍛煉的運動隊。業余運動隊指由院校師生共同組成的學校課余體育訓練隊,有班級隊、年級隊、校隊、俱樂部代表隊和體育社團代表隊之分。與高水平運動對相比,業余運動隊的體育競技水平可能會相對較低,但是在存在價值上,業余運動隊毫不遜色。許多優秀的體育人才都有過在業余運動隊訓練和學習的經歷,我國政府將校園體育業余運動隊和業余訓練看作是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措施。因此,從某種程度來說,高校業余運動隊組建和發展對于我國體育事業來說有著重要意義。業余運動隊日常是訓練,需要在確保專業課學習與業余訓練時間不發生沖突的情況下來進行。同樣,業余運動隊日常訓練也要講究訓練的有效性和系統性,要想提高業余運動員的積極性和訓練成績,同樣需要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加強運動員日常訓練與管理。這些都離不開業余運動隊日常訓練管理。從發展的角度來講,業余運動隊日常管理關系到學生自身健康與發展,關系到業余運動隊綜合管理績效及運動隊科學訓練與實踐能否順利進行。只有加快訓練管理制度建設,以科學完善的訓練管理模式為支撐,業余運動隊發展所擁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才能發揮最大效益,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業余運動隊管理效能。
2.1 明確運動隊的性質
業余運動隊是具有體育特長和體育愛好的師生的集合體,挖掘、培養和提高隊員的競技能力、使其運動能力得到定向發展與提高,是組建業余運動隊的目的。業余運動隊的特殊性表現為:訓練具有一定的業余性、針對性和間斷性;運動員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非專業性,因此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要避免極限負荷做法。
2.2 明確訓練管理任務與目標
業余運動隊管理任務包括構建科學高效的運動訓練體系、優化管理機制、提高訓練水平。管理目標為:結合學校體育管理水平,制訂訓練計劃,通過訓練組織、管理和調控,為業余運動隊管理和訓練提供場地、生活、教練員、訓練保障。
2.3 準確把握業余運動隊管理內容
業余運動隊管理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其管理內容和管理目標都要隨著人員流動、訓練環境改變和政策導向的變化而變化。通常來說,業余運動隊的主要管理內容有: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制訂和實施階段性訓練計劃,提高運動隊技術和戰術水平;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合理發揮教練員、運動員與工作人員的作用,做好隊伍管理工作。
2.4 明確影響管理工作的相關因素及其之間的關系
業余運動隊管理主客體分別是教練員和運動員,其中,教練員要受上級領導調控,要遵守教學管理制度與教學原則,學生是訓練計劃的執行主體,兩者都要通過訓練和管理盡量融入到對方中去,這是提高運動隊管理績效的根本要求。農業院校業余訓練投入少,管理相對松懈,要想使投入與人才產出呈正比,運動隊管理主體必須做好紀律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 管理方法
業余運動隊管理方法選擇、制訂和實施要秉承以下原則:(1)目標性原則。即運動隊訓練管理必須以學校體育目標為核心,要服務于學校體育人才培養目標。(2)教育性原則。即在業余運動隊管理中,教育要放在首位,無論是技能教學、思想教育還是其他,都要遵循體育教育教學規律,都要求教練員、管理人員以身作則,用專業的技術、高尚的師德去影響隊員,教育隊員。(3)保障性原則。業余運動隊訓練與管理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一部分,學校領導或有關部門要出面做好協調和統籌管理工作,并為業余運動隊訓練與管理提供基礎的場地、器材、后勤保障,以消除業余運動隊的后顧之憂。(4)科學性原則。即業余運動隊隊員選拔、選材、組織與訓練都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都要按照既定計劃有序進行。
業余運動隊管理方法有:(1)規范法。即建立和施行各項規章制度,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質量。(2)修訂法。即在管理制度動態實施的過程中,根據目標實現情況進行管理制度修訂的管理方法。(3)比較研究法。即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多種管理方法進行對比分析,最終找到一種較為合理的訓練管理方法。(4)目標確定法。業余運動隊訓練管理目標是:普及體育工作,促進體育工作發展;在訓練中提高運動隊的整體水平。目標確定法即在業余運動隊訓練管理目標明確的基礎上,按照目標要求進行訓練管理的方法。(5)評估獎勵法。評估獎勵法指在評估指標體系建設完善、評估方法科學的基礎上,通過訓練績效評估實施的獎優罰劣措施。(6)引導法。即運用集體教育、看錄像、聽報告、參觀訪問等途徑,通過正面教育正面引導,提高業余運動隊師生對業余訓練的認識,提高其責任感、事業心和規范意識。
3.2 管理模式
3.2.1 學校主管模式
學校主管模式指由學校領導主管、院系領導參與、體育院系領導負責的分層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目前高校在非體育專業運動員管理最常用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的主要任務是:提高非體育專業運動隊管理績效,確保其在參加校外體育競賽時能夠獲得優異成績;提高學校聲譽,激發廣大師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引起學校管理階層、高層對非專業體育的重視。因為有學校領導的直接參與,這種管理模式下的業余運動隊在資金來源上具有一定的保障,經費多以學校投入為主。
3.2.2 院系管理模式
業余運動隊院系管理模式指在組建院系體育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由院系領導主管、輔導員負責、學生會執行的業余運動隊管理形式。這一業余運動隊管理模式的主要管理任務是:激發院系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體育運動的熱情,代表院系參加各種比賽,推動學生體育運動發展。這種管理模式下的業余運動隊管理,在經費來源上以院系投入為主。
3.2.3 教師管理模式
業余運動隊教師管理模式指由體育教師負責和執行、學生參與、以體育俱樂部的形式進行的管理實踐活動。這種管理模式又稱俱樂部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最受高校大學生歡迎的管理模式,也是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最為看好的課余訓練管理模式。究其原因,這種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優勢: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在業余時間利用俱樂部教學發揮自身特長,獲取一定的經濟收入;學生可以通過參與俱樂部訓練與管理培養體育運動愛好;俱樂部教學是專業體育教學的拓展與延伸,可對校園體育、課堂體育教學以有益補充。俱樂部式業余運動隊管理經費主要來源于學生自我投資。
3.2.4 學生組織管理模式
業余運動隊學生組織管理模式指在學生會、體育特長生領導下以學生體育社團和體育俱樂部的形式進行的業余運動隊管理活動,由學生主管的業余運動隊是高校大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表現,也是高校大學生最直接地參與體育鍛煉的途徑。這種管理模式以共同體育愛好為基礎,屬于自發性的組織行動。該管理模式的管理目的非常直接,即通過有計劃的管理回報自己對體育的喜愛。這種模式下的業余運動隊資金主要來源于學生自籌。
4.1 制訂完善的管理制度
不管是哪種管理模式下的業余運動隊,都要結合學校實際,根據學校運動訓練比賽指標和要求來進行。這也要求業余運動隊直屬管理部門根據學校運動訓練整體規劃,制訂運動隊發展目標、管理制度,并定期向學校體育部門匯報運動訓練情況,由其提出指導意見和改正建議。業余運動隊管理制度在制訂過程中需要廣泛聽取體育管理部門、教練員、運動員的建議。制度內容要包括運動員選拔制度、學習制度、訓練制度、生活制度、獎懲制度,教練員聘任制度、管理制度及后勤保障制度等。其中,運動員訓練與學習制度要包括訓練時間、訓練要求、隊員思想教育制度、訓練考核等;在教練員聘任與管理制度中,要確定獎勵機制的首要地位,明確教練員待遇與獎勵標準;后勤保障與管理制度建設要以后勤保障人員隊伍建設、物質管理為中心,要服務于教練員管理工作。在根本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礎上,學校業余運動隊要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機制,采用科學化管理手法保證訓練與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4.2 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
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是業余運動隊日常訓練與管理的基礎。業余運動隊管理體系要由校領導主管,要涵蓋學校、院系體育管理機構在內,要在體育教研室領導下進行。其管理內容主要有運動員選拔與教練員聘任、明確運動員權利和任務、管理機制實施、運動員文化教學與思想教育、運動員日常生活與學習管理、運動隊經費與成績管理。在業余運動隊管理體系中,日常管理體系是重點,日常管理的內容有運動隊訓練項目選擇與確定,組織形式、訓練時間、訓練計劃過程管理等。運動隊經費與成績管理成互補關系,通常來說,學校主管的農業院校業余運動隊的經費主要來源于學校經費劃撥和各種途徑的校內外贊助,不論資金來源渠道如何,經費要進行統一歸口管理,用作日常訓練補助、參賽開支、教練員補助、教練員獎勵和運動員獎勵之用。經費短缺是高校業余運動隊常見問題之一,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高校既要號召運動隊節約和愛護體育器材,以節約經費支出,還要積極探索彌補訓練經費的新路徑,以改善訓練經費短缺問題。
[1] 宋清華.河南省高校非體育專業運動隊組建與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9.
[2] 武英滿.關于北京市高校業余運動隊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教書育人,2012(4).
[3] 齊利海.淺談普通高校業余運動隊的建設[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 (6).
G807.4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3-010-03
2015-01-24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編號:2014Y213)。
?金(1972 ~),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及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