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艷霞(德州市陵縣堿店高級小學,山東 德州 253518)
德州市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狀況與影響因素研究
宗艷霞
(德州市陵縣堿店高級小學,山東 德州 253518)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實地觀察、數理統計法等,對德州市中小學的體育場地器材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目前德州市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總體情況達不到國家標準,日常管理和維護還很不完善,對外開放數量不多。為此建議增加政府撥款,同時多方位籌集資金,加強體育場地器材管理力度和維護意識,增強學校領導的責任感。
1.1 研究對象
德州市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與影響因素。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圖書館及其網站上查找相關論文與著作,在圖書館文獻資料中找到相關的論文資料,閱讀文獻資料的內容,為文章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對德州市農村、縣城、城區中小學進行抽樣調查,抽取農村小學9所、縣城小學9所、縣城中學11所、城區小學14所、城區中學5所。設計了有關體育場地器材的調查問卷,對分管學校場地器材的領導發放了問卷,問卷調查發放48份,回收問卷48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48份,有效問卷率為100%。
1.2.3 訪談法
深入學校對教師進行交談,和分管體育場地器材的學校領導進行了解情況。
1.2.4 實地觀察法
走訪有關學校對學校的體育設施進行實地觀察。
1.2.5 數理統計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整理。
2.1 德州市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基本情況
2.1.1 體育場地的數量統計
由表1可以看出,中小學的田徑場地數量最多,城區中小學的都有標準的田徑場地,各種運動場地都具備;但是農村中小學有的還不具備田徑標準場地,沒有排球場地、乒乓球場地和室內場地,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其次是籃球場較多,大部分是在中學。之后就是足球場地,因為有標準田徑場地的學校足球場地就會達到標準。從數據可以看出城區、縣城和鄉村的體育場地配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2.1.2 體育器材的種類
由表2得知:器材數最多的是跳繩和籃球,占比例都為62.5%;其次是體操墊和空心球,分別占比例為25%和20.8%;再次就是單杠、雙杠和拔河繩,比例相同為18.6%。德州市中小學體育器材種類相對單一,需要進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推進學校體育工作。

表1 體育場地數量 n=48
2.2 體育場地場地器材的管理與維護
2.2.1 日常管理
表3、表4顯示,農村小學的體育場地器材基本是兼職人員管理,由上課體育教師負責;縣城小學和城區小學則都是由專業人員和兼職人員管理,無人管理的學校較少。關于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管理規定,大部分學校都是有管理規定,只是農村小學的經濟條件有限,所以場地器材管理達不到標準,其他學校的管理基本都遵守規定,無論是上課使用,還是被借出做其他使用,都按照類別、項目進行分類管理,在使用器材的時候都按照規定做記錄,填好表格保存。
2.2.2 體育場地器材的維護
表5顯示,僅有15所學校有專業的維修人員,其他的均為請人維修或者無人維修。對于場地器材出現破損情況,由于多所學校來不及及時維修,往往是器械處于閑置狀態,更容易造成學生人均數的不足。有專人維修的學校能夠對體育場地器材定期檢查,對破損的體育場地器材進行及時的維修,保證了體育場地器材的使用,為學校體育工作提供了保障。
2.2.3 對外開放的情況
德州市小學的體育場地設施對外開放的很少。通過了解,從學校的管理角度來看,大量的社會人員進入學校鍛煉,在一定程度上會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是學校不對外開放的主要原因。其次,社會人員進入學校頻繁使用場地器械,會縮短器材的使用壽命。縣城和城區的部分學校通過收費的形式對外開放,開放的時間主要是周末、晚上的時間,從一定形式上增加了學校的體育資金。(表6)

表2 體育器材的種類統計 n=48

表3 場地器材管理情況 n=48

表4 場地器材日常管理規定的調查情況 n=48

表5 無日常管理規定 n=48
2.3 影響體育場地器材配備的重要因素
2.3.1 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經費不足
經費不足是困擾場地器材配備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小學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經費都是依靠政府撥款,靠學校創收等方式籌集資金的學校較少(表7)。體育經費的不足必定造成體育場地器材的缺乏,尤其是在農村和鄉鎮的中小學這一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2.3.2 學校領導對體育場地器材配備的重視程度不夠
通過調查發現,德州市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的缺乏和學校領導不重視有很大的關系。部分學校領導只抓學生成績,不在乎學生的體育鍛煉,才會導致不重視體育課,體育場地器材的配備跟不上。部分農村學校更是沒有體育課,只要學生成績好就萬事大吉,正因為這樣的偏見所以導致不重視體育場地器材,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配備才會達不到要求,不能滿足體育教師和學生的正常使用,使體育課質量下降或不能正常進行。
2.3.3 師生不注意體育場地器材的使用
學校體育場地器材需在體育教師的帶領下使用,在體育課的進行中,很多老師在使用中不知道保護器材,導致損壞;部分學生也不知道維護、愛惜器材。這就造成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損壞增多,壽命減少,導致體育教學無法正常進行。
2.4 提升德州市體育場地器材狀況的對策
2.4.1 增加政府撥款,同時多方位籌集資金
政府部門要增加對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的投入,尤其農村中小學,應增加體育場地器材的種類、數量,改善中小學學生的體育課環境,為體育教育的正常開展提供物質基礎。
2.4.2 加強體育場地器材管理力度和維護意識
加強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的管理和維護,制定有關管理維護條例,保障器材的正常使用。
2.4.3 增強學校領導的責任感
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需要學校領導的重視,加強學校領導的責任感,完善體育場地器材,更好地促進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

表6 學校對外開放的情況 n=48

表7 學校經費來源情況 n=48
[1] 張亞樂.淺談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管理[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 (3).
[2] 姚健,于宏亮,張樹來,等.學校體育在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工程建設中的路徑選擇[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
[3] 辛利,劉娟.對學校體育“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思考[J].體育學刊,2013(5).
G807.2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3-134-03
2015-01-29
宗艷霞(1980 ~),中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