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愛平,高沙沙,張 楊,康亦姜,申志梅,李 力(.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09;.陜西師范大學學府醫院,陜西 西安 709)
延安地區部分中學慢性疲勞綜合征學生分布與體測達標情況
池愛平1,高沙沙1,張 楊1,康亦姜1,申志梅1,李 力2
(1.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2.陜西師范大學學府醫院,陜西 西安 710119)
體質健康狀況對于中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教育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近幾年來把學生體質測試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然而,在我國目前應試教育的體制下,中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非常大,他們的身體和心理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慢性疲勞。青少年如果長期處于慢性疲勞狀況,就會形成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這是一組以反復性疲勞為特征的、經充分休息后不能緩解的、并伴有免疫功能下降的一種綜合性癥狀。CFS不僅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很有可能是學生體質測試不過關的影響因素之一。因此,了解與掌握中學生CFS的分布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社會、學校及家長提前采取防治措施。由于CFS對學生的體質狀況有負面影響,因而可能對其體質測試也造成影響,但目前我們依然缺乏數據支持。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通過對延安地區部分中學學生進行抽樣調查,了解中學生CFS的分布情況及其體質測試成績的情況,旨在為進一步深入研究CFS與體質測試成績的內在關系做理論準備。
1.1 研究對象
延安地區部分中學慢性疲勞綜合征學生分布與體測達標情況。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抽樣法
對延安地區5所中學(志丹縣高級中學、延安中學、黃陵中學、安塞高級中學、甘泉縣初級中學)3000名學生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3000份,收回2983份,回收率為99.4%。除去完成率低于90%的以及填寫質量不高者,剩余有效問卷為2861份,有效率為95.9%。高中1632人(其中男生904人,女生828人),初中1229人(其中男生623人,女生606人)。
1.2.2 問卷調查法
問卷涉及2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CFS篩選問卷,第二部分為體質測試成績的問卷。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94年制定的CFS形成標準(CDC-94)作為第一部分內容的參考依據。除了滿足第一條“持續超過3個月的不可解釋的疲勞,經過休息不能緩減”之外,還必須滿足另外8項指標里的至少4項“注意力明顯下降、咽痛、腋下觸痛、肌肉痛、關節痛、頭痛、不能解乏的睡眠、活動后疲勞持續24h”,同時排除其他可解釋的引起疲勞的疾病。
體質達標情況調查內容的設定依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07]8號文件,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1000m跑(男子)/800m跑(女子);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總成績低于60分為不及格。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定分值指標見表1。

表1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評價指標
2.1 CFS學生分布情況調查結果
延安地區5所中學CFS學生分布的調查結果見表2。
表1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1229名初中學生中,有52名學生符合CFS的問卷達標,CFS檢出率為4.23%。其中男生25人,占男生總人數的4.01%;女生27人,占女生總人數的4.46%,男女生檢出比例相差不大。在被調查的1632名高中學生中,有85名學生符合CFS的問卷達標,CFS檢出率為5.21%,明顯高于初中生的檢出率。其中CFS高中男生所占比例為3.98%,女生為5.92%,高中女生CFS檢出率要明顯高于高中男生。
2.2 不同年級CFS學生體質測試達標情況的調查結果
不同年級CFS學生與正常學生體質測試總成績達標情況的調查結果分別見圖1與圖2。
圖1顯示,在被調查的初中學生中,CFS學生群體的體質測試成績達標率為50.88%;而正常初中生的體質測試成績達標率為65.34%,明顯高于CFS學生的達標率。在被調查的高中學生中,CFS學生群體的體質測試成績達標率為46.19%;而正常高中生的體質測試成績達標率為71.16%,明顯高于CFS學生的達標率。

表2 學生CFS分布情況

圖1 初中生CFS學生體質測試達標結果

圖2 高中生CFS學生體質測試達標結果
中學生是慢性疲勞發生的敏感人群。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初中生的CFS檢出率為4.23%。高中生的CFS檢出率為5.21%,要高于蘇州、上海學生的CFS調研結果。這可能與本次調查的學校地處西部地區,經濟與文化相對落后,生活壓力和就業壓力相對較大,學生急于改變現狀,精神壓力也較大等因素有關。學校的教學設施和體育設施相對都比較落后,因此該地區中學生的CFS發生率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學生中,CFS學生群體的體質測試成績達標率明顯低于正常學生,特別是高中生更加明顯,說明慢性疲勞綜合征是學生體質測試不達標的一個原因。


[1] 孫彩虹,夏薇,張昭,等.哈爾濱市中學生慢性疲勞綜合征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9,30 (11):968-970.
[2] 武麗杰.兒童慢性疲勞綜合征與學校拒絕研究進展[J].中國學校衛生,2006,8(27):645-647.
[3] 石階瑤,徐勇.中學生慢性疲勞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4(7):1017-1019.
[4] 夏蒨.上海市楊浦區中學生慢性疲勞綜合征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6):918-920.
G804.49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2-110-02
2015-12-25
研究生創新基金(編號:2015CXS021)。
池愛平(1972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慢性疲勞檢測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