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慶
【關鍵詞】 初中語文;情景教學法;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055—01
寫作是傳播與交際的媒介,其種類與內容都在不斷發展更新,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教學方式的革新已成為必然的要求,事實證明,情景教學對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具有必要性,對于寫作教學的良好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一、情景教學的必要性
情景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有意識地將所學到的寫作技能運用到未來的生活或工作中的一種寫作模式。與傳統寫作教學相比,情景教學寫作偏向于“本能化”,情景教學法訓練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利于避免枯燥,增強情感體驗。情景教學模式,使學生參與其情境當中,易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產生共鳴。語文相對于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涉及較多情感,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目標不僅在于學生理解學科本身的內涵,還需要學生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情景教學采取的教學措施能夠使學生主動投入更多情感,做到學以致用。
2.利于開創優秀的學習氛圍。在情景教學法實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更多的師生互動環節,這一環節能夠極大地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在進行情景教學時設定的生活情境可以使學生發散思維,通過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與聯想能力,學生之間通過討論互動,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二、實施情景教學法可能面臨的問題
1. 教學方式不夠豐富,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慣以向學生提供模板,學生參照模板寫作。這種寫作教學模式的弊端在于學生對于其寫作內容理解不夠深入,寫作趨于應付,而教師沒有通過引導學生構想寫作內容指導學生寫作方法,這種模式不僅會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速度慢,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導致學生對寫作情感的投入,導致學習有效性不高。
2. 教師不注重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一些教師的基本知識比較缺乏,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導致學生對于寫作趨于單純應付學習任務的狀態。對學生而言,這是一項較為“繁重”的學習任務,更由于忽視對情感的表達,學生難以發現寫作的樂趣,最終寫作成為了學生的“負擔”。
3. 忽視閱讀。中學生思想較淺薄,在閱讀選擇上缺少經驗。,情感表達流于表面,如果教師沒有有效引導學生閱讀,學生則無法汲取優秀讀物中的精華和有關寫作技巧。
三、實施情景教學采取的具體措施
1. 注重生活體驗。教師在進行情景教學法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時要注重將學生向生活體驗方面引導,在學習《珍珠鳥》一課時,筆者通過引導學生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感情共鳴,然后進一步設立話題,比如“你生活中養過什么寵物,你對寵物的感情”等。引發學生積極討論,使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吸引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投入到寫作當中,達到了使學生寫作投入感情的目的。
2. 豐富閱讀內容。為提高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教師應在推薦讀物種類上進行嚴格的選擇,選擇的標準應以其思想情感、價值取向和寫作手法為主。鼓勵學生以讀物中的視角感悟、體驗生活,進而增加閱讀量,最終提高寫作的質量。
3. 對寫作興趣的培養。學生在積累了寫作素材后,盡管有了可寫的資源,卻未必會有寫作的動力,針對這一點,教師應側重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寫作主動性。初中生往往活潑好動,好奇心也很強,對于人性中真摯的情感容易被打動,教師可以此為突破口,激發學生主動寫作,
4. 拓廣寫作思路,創設生活場景。在進行情景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寫作思路的拓廣,一方面,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寫作的目的和要求,進而確定作文文體以及表達方式;另一方面,教師在學生的寫作思想方面要加以延伸,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雖然采用的是樸實的白描手法,但對于“背影”延伸出來的父愛卻深深地打動著讀者。因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細節感悟其中的情感,感悟對象可以是自己的父母,或者掃大街的工人等。通過細節表現感情,加以學生的思想的延伸,以還原生活場景的方式達到創設情景的目的,從而寫出有深度的作文。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