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紅
【關鍵詞】 數學教學;多媒體;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105—01
合理利用多媒體能夠改變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探究欲望,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因此,教師應該從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恰當運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 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對課堂教學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多媒體集文字、圖形、音頻于一體,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以最佳的學習狀態進入學習過程,進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例如,以“長度單位”一課的教學為例,筆者在備課時尋找一些人們用身體測量物品的視頻或者動畫,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學生看完視頻后,教師就可以提問學生:大家知道小朋友為什么圍著大樹嗎?如果學生回答得出來,就順著學生的回答引入這一課的內容。如果學生沒有回答出來就由教師告訴學生,視頻里的小朋友、媽媽等是在進行長度的測量。接著以“今天我們就可以學一學怎么測量長度,這樣大家就可以知道自己使用的書本、鉛筆、文具盒這些學習用品又多長了”導入這節課的內容。經過情境導入這一環節,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會被激發出來,對學習內容充滿期待,教學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 利用多媒體使抽象的問題變得具體形象
小學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等特點,因此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所以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還需要借助具體、形象、直觀的體驗。而多媒體,可以使抽象的問題變得具體形象,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筆者發現學生在計算“5-3”時,不是對抽象數字的分析綜合,而可能是用五個手指減去三個手指、五個蘋果吃了三個等具體的事物形象形成的表象相加出來的。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學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問題,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使教學由抽象到直觀、文圖并茂、聲像畢具、形象生動,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三、 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興趣,是指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和情感狀態。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會表現出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高。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達到直觀、生動、形象的效果,使學生在饒有興趣地觀看生動畫面的同時,享受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與愉悅。
例如,教學一年級“認識大面額人民幣”時,課件出現一個服裝店的動態情境視頻,視頻中人們正在買衣服。這樣,讓學生從再現的生活情境中直觀感知了大面額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讓學生更加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道理,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學生興趣十分濃厚,很快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整節課學生都保持愉悅的心情,他們思維活躍,興趣濃厚,參與效果好,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總之,利用多媒體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產生的作用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
四、利用多媒體模擬數學實驗
對于某些數學問題的探究,可以模擬數學實驗。傳統的研究或學習數學的方法大多數是沿著“定義——假設——定理——證明——推論”的道路進行的。模擬數學實驗則采用:教師提出問題和思路、學生上機實驗仿真和模擬、教師小結和講評等步驟。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解決理論和實際問題的全過程,通過自己動手選擇方法、借助數學軟件、計算結果、檢驗結果、發現問題、尋找原因等環節,來體會數學分析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數學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模擬數學實驗可以讓學生換個角度來學習數學,以學生動手為主,使學生以更直觀、更真切的方式感受課堂上聽起來枯燥玄妙的數學理論和數學原理,對實驗內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是加強實踐性的一個重要環節。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