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紹懿
無錫廣電集團經濟頻率,江蘇無錫 214061
?
眾包:新聞采編、節目制作模式的新探索
周紹懿
無錫廣電集團經濟頻率,江蘇無錫 214061
摘 要互聯網的出現不僅沖擊了舊有的傳媒生態結構,也改變著傳媒業內在的結構特征和生產模式。“眾包”的出現就體現出這一革命性的改造。從解釋“眾包”的概念入手,剖析了其生產過程及給當下新聞生產帶來的轉變,并對未來的新聞采編、節目制作模式生產進行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新聞生產;眾包
中國有句古話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畢竟有限,善于獲取別人的幫助而能有所作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這句話放在新聞和節目的生產制作中同樣適用。只不過以前這樣的互助來自于部門內部員工的分工協作,而在當下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向社會各界、各行各業發出邀請涵,邀請大眾共同參與新聞生產、節目制作,這就是我們所要提出的“眾包”理念。
“眾包”一詞由《連線》(Wired)雜志編輯杰夫?豪(Jeff Hawe)在2006年發表的《眾包崛起》中首次提出。它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即企業利用互聯網將工作分配出去,以發現創意或解決問題。這個概念后來對互聯網商業組織的發展模式產生了廣泛影響,新聞傳播業當然也不例外。
首先來看傳統的新聞采編流程:記者采訪—編輯入稿—廣播發布。這一流程的局限在于記者調查采訪全面性不足,與受眾缺乏互動性,記者從寫稿到發布,自始至終都處于封閉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在短時間內做出一篇內容翔實、視野開闊、富有思辨的調查報道并非易事。所以我們提出以“眾包”理念來改造現有的采編流程。
1)由專業媒體提出策劃好的調查話題,當然在話題的選擇上要有所把關和甄選。(操作成熟后,可以由受眾提出一些值得調查的問題)。
3)受眾對這些被分割開來的小問題展開調查和回答,可以進行語言留言和文字回復,這些材料都能為我所用。
4)記者編輯將受眾調查的結果匯總梳理,就得到了來自于方方面面的所調查的問題答案。
5)調查資料結合記者初步采訪的資料,完善采訪內容,撰寫新聞稿件。
6)編輯入稿,廣播、微博、微信、網站等各全媒體渠道發布。
2.1 新聞策劃
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社會,空巢老人現象已成為重要的老齡問題之一。如何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問題,如何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新課題。調查空巢老人的內心世界到底是怎樣?
2.2 細化調查問題
馬國平放下望遠鏡,當機立斷地命令陳山利、牛力軍、恭建兵三人迂回過去,堵住日軍下山路,他親率人馬前后夾擊
2.2.1 受眾調查方面1)您是空巢老人嗎?您身邊有空巢老人嗎?2)空巢老人平時是怎樣打發時間的?他們最希望得到子女怎樣的照顧?
3)空巢老人的生活來源是什么?晚年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4)空巢老人的子女多久回家看一次?多久會打一個電話問候?
5)為人子女的是否工作繁忙無暇顧及父母?是否擔心家里的父母的身體健康問題?
6)您覺得應該如何關心空巢老人?社會各界需要做出怎樣的努力?
(在此過程中,參與者要給自己貼上一個身份標簽,例如空巢老人、外來務工者、法律專業人士、心理專家等。)2.2.2 記者預采方面
1)采訪相關的政府部門:空巢老人這一社會現象,日益突出,我們有哪些法律法規或者措施保護?政府將采取什么的方法去緩解?
2)采訪心理專家:對空巢老人這一社會現象,我們作為子女的,應該從哪些心理方面去關注我們的老人呢?作為老年朋友們,他們又該怎樣去調節自己的一個心態?
2.3 調查資料匯總
上述問題發出以后,由記者、編輯負責用戶回復和信息采集。專業記者、編輯在“眾包”機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將負責對數據進行整理、歸納、篩選,并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調查結論。
對即將采用的相關線索和資料進行嚴格的把關和完善,包括核實信源、進行實地調查、采訪相關領域專家等,這就確保了“眾包”機制的成功運作和終端產品的專業品質。
2.4 新聞成品呈現
經過以上的步驟,一則基于大數據分析,“眾包”參與的新聞調查最終呈現在大家面前。由主持人通過傳統媒體在固有節目中進行播報,其他渠道也同時發布。這種形式下,新聞報道的細節程度遠遠超過了單個記者采訪所能達到的程度。
最終由該調查作為一個引子,讓大家都來關注空巢老人這一社會現象,讓做兒女的更加關心自己的父母,同時也為自己的子女做一個好的榜樣,讓我們的社會真正的達到一個和諧社會。
采用“眾包”新聞調查這種方式,也要有合適的新聞項目。什么是合適?至少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受眾有濃厚的參與興趣。
2)任務設定要具體明確,不能沒有明確指向,讓受眾不知如何下手。
3)“眾包”設定的任務,要有市場價值。
綜上所述,“眾包”看似改變的是傳統媒體的制作流程,而實質顛覆的卻是未來媒體和受眾的關系,從單向的傳與授,到欣賞與被欣賞。現在提出要以互聯網思維來武裝我們的傳統媒體,互聯網思維的核心在于開放、共享、共贏,這與“眾包”理念不謀而合。我們希望借助于社交媒體,通過“眾包”機制調動各類公民記者,參下與新聞生產、節目制作,通過“對話模式”服務于全體受眾。
作者簡介:周紹懿,記者職稱,研究方向為新聞傳播。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4-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