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寬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遼寧沈陽 110122
?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開展的途徑研究
程相寬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遼寧沈陽 110122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高校校園里青年學生接觸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而且獲取的信息量很大,這就對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從闡述互聯網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入手,提出了網絡背景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和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1 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
互聯網的發展,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契機。
1)互聯網增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時間和周期比較長,實效性不是很好。在網絡背景下,青年學生喜歡瀏覽網上信息,對新鮮事物好奇心較重,教育工作者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興趣點,加以因勢利導,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標準,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互聯網拓寬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當前情況下,隨著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的盛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積極借助這些新興媒體,研究新媒體規律和網上輿情信息,通過創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3)互聯網讓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沒有了時間和空間限制,只要在線上,就能隨時隨地共享網絡信息資源,有利于實時掌握和引導青年學生健康成長。
1.2 方便了師生之間的無障礙溝通
在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與學生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之間的溝通交流始終有一種隔閡,而互聯網給師生提供了一個可以傾心溝通的平臺,師生之間的思想溝通富有成效。這是因為:
1)互聯網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虛擬性,青年學生可以在這樣的空間里,沒有思想負擔地暢所欲言,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這樣教育者就可以第一時間及時掌握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調整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互聯網的世界里,教師和學生的身份被進一步淡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沒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只有平等溝通的伙伴。在平等尊重的環境下,青年學生更容易敞開心扉,把自己作為一個主體,積極參與到各類網絡活動中,在具體的實踐中體悟道德情感和價值觀念。
2.1 互聯網存在信息量大且良莠不齊的問題
大學生的年齡階段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很多色情、暴力、負面的信息,充斥在網絡的世界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一些腐朽思想也通過一定的載體,直接或間接地傳播給青年學生。因此,我們在看待互聯網發展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不應忽略其負面的影響,畢竟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2.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
互聯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是關鍵。這是因為:
1)教師是網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他們對新媒體的認識程度和掌握的水平,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需要自我思想革新,需要自我能力提升,需要主動掌握新媒體運營特點和規律,這是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2)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教師要改變以往傳統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習慣定勢,認真研究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加強學習,根據學生思想特點和成長規律,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的工作方法,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3.1 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的能力和水平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是要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既熟悉思想教育規律,又熟悉網絡信息技術規律的專業化、職業化的隊伍。
1)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強學習能力,認真研究互聯網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探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有效途徑。
2)要提高運用新媒體工具的能力。對于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強技術的學習和掌握,可以借助這些新媒體,時時了解掌握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態,并與之互動交流,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
3)要加強專門人才的培養。要有專門的人負責校園網、官方微博、微信、QQ群的管理和運營,掌控好輿情,同時也要加強兩課教師運用新媒體教學的建設,使兩課教學內容更加新穎、富有吸引力。
3.2 加強新媒體建設,占領網上思想陣地
新媒體作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高校一定要牢牢把握并加以運用。
1)新媒體的建設,一定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方向,要講政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旋律貫穿始終,強化思想引領。
2)在新媒體內容和形式的設計上,要符合青年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圖片、視頻、詩歌等形式弘揚校園正能量,傳遞真善美。
3)在新媒體的運營中,要把服務青年學生納入到欄目設置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幫助學生解決思想、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困難。同時可以設立“校長在線”等,暢通學校決策層和青年學生溝通的渠道,從而更好地有針對性地為青年學生服好務。
參考文獻
[1]謝玉進,胡樹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現狀與新走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92-98.
作者簡介:程相寬,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高校黨建宣傳思想工作。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4-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