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青 上官紅
?
中藥熏蒸療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的療效觀察及護理
肖雪青1上官紅2△
1.河南省平頂山市解放軍第152醫院護理部(平頂山 467099);2.河南省平頂山市解放軍第152醫院康復理療科(平頂山 467099)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熏蒸療法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療效和護理。方法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200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100例和治療組100例。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和療效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中藥熏蒸和基礎理療相結合的辦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同時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對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癥狀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中藥熏蒸;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的一種綜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1]。隨著人們現代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以車代步的人越來越多,腰椎間盤突出癥已成為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在逐年增高,年齡有低齡化的趨勢,且病情反復發作,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會活動能力。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采用中藥熏蒸和基礎理療相結合的辦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同時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對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癥狀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在住院患者中隨機選取 200例患者,200例患者中,男127例,女73例,年齡21~76歲,平均47.3歲,病程1~23年不等。將200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100例,治療組10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疼痛癥狀等情況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所有病例均行CT或MRI檢查,并經臨床醫生確認且符合《上海市中醫病癥診療常規》中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2]。
1.3方法對照組:給予基礎理療(微波+中頻)。微波采用的是成都維信電子科大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CR2001L80型微波治療儀,治療時將微波治療輻射器置于患者腰部疼痛部位,根據病情調整輸出功率,一般為5~10W,治療時間為2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電腦中頻采用的是北京金豪公司生產的J48A型電腦中頻,治療時選擇相適應的電極片貼于患者腰部疼痛部位,中頻頻率為4KHZ,調制波形為方波、指數波、三角波等,輸出電流強度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宜,治療時間為2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治療組:在基礎理療項目上加上中藥熏蒸療法,中藥熏蒸治療的熏蒸裝置為我科自行研制,由加熱器,盛藥皿,熏蒸床等組成,熏蒸開口位于床面上。熏蒸藥液為我科協定方加工而成,主要成分有赤芍、桂枝、雞血藤、獨活等二十余種,治療時,令患者腰部置于熏蒸口,熱度以患者有舒適的溫熱感為宜,每天治療1次,每次20—30min分鐘,10次為一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行療效統計。在治療過程中,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評分作統計比較。
1.4療效評定疼痛評分采用數字分級法(NRS),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為無痛,10表示劇烈的疼痛。評分計算公式:(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療效分為四級。痊愈:疼痛評分≥85%;顯效:疼痛評分50%~84%;有效:疼痛評分20%~49%;無效:疼痛評分<20%。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治療前后兩組內疼痛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 (例,±s)
2.2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兩組療效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3.1中藥熏蒸配合基礎理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的原理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基本病理改變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所致,疼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癥狀,也是患者就醫的重要因素。中藥熏蒸療法是利用藥物加熱后藥物治療因子通過皮膚汗腺管的開口和毛孔進入人體而起到治療作用的。中藥熏蒸對腰部肌肉組織直接產生影響,促進了局部新陳代謝,使血液循環速度加快;而熏蒸過程中的加熱作用又能使毛細血管擴張,引起細胞膜疏松通透性增大,使組織營養代謝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其主要功能是:(1)提高痛閾。已為臨床和實踐證實,其作用途徑可能是通過神經和神經體液系統共同完成的,藥物治療因子可以降低感覺神經末梢的興奮性,起電麻醉作用。(2)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局部新陳代謝促進可改善局部循環,減輕缺血導致的痙攣、酸中毒和組織分解,促進病理致痛介質吸收,從而加速腰部軟組織創傷的恢復。(3)緩解局部肌肉痙攣。腰椎周圍組織粘連后局部產生無菌性炎癥,致痛介質滲出,引起痛性痙攣,隨意運動停止后,仍然有部分肌纖維處于收縮狀態,而痛性痙攣可以影響血液循環,加速組織退變,使組織損傷遷延難愈,而熏蒸過程中的加熱作用又能使毛細血管擴張,細胞膜疏松通透性增大,組織營養代謝增強,起到了解除肌肉痙攣的作用。微波的作用是利用微波所獨有的生物效應作用于人體組織而產生的非熱效應和內生熱效應,增強細胞的代謝過程、改善血液循環、提高組織再生能力,來達到解痙、止痛、促進炎癥消散及加速創口修復的目的;利用電腦中頻的多種波形來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促進淋巴回流、消炎、消腫的作用。三者的治療作用疊加使療效進一步提高,從而達到了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的效果。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疼痛癥狀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3.2護理措施
3.2.1基礎理療時的護理首先向患者介紹微波和電腦中頻的作用、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取得他們的配合。由于患者在理療時呈俯臥位,囑附他們不要進食太飽,以免臥位時胃脹難受,理療時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不要看閑書雜志之類,以免灼傷;理療過程中,護士應及時和患者溝通,并不停詢問患者,隨時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和理療時的反應。
3.2.2中藥熏蒸療法的護理做中藥熏蒸時應向患者講清熏蒸的原理和方法,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治療過程中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隨時和患者交流熏蒸溫度情況,并詢問患者的感覺,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情況,以免皮膚燙傷;患者上下床時動作應輕柔緩和,避免粗暴和生拉硬扯,盡量減少對疼痛部位的刺激,避免用力過大給患者造成新的損傷,并在熏蒸時做好保暖避免患者著涼,囑患者做完熏蒸后臥床休息15分鐘再起床。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外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956.
[2]劉國華,張明島.中醫病癥診療常規[M].2版.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3:393.
通訊作者△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1.063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1-0121-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張新寬20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