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梅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貴州 遵義 563003)
基于翻轉課堂的生殖醫學選修課教學設計
胡雪梅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貴州 遵義 563003)
生殖醫學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與生殖醫學研究相比,我國生殖醫學教育明顯滯后,各院校的課程體系各異,制約著我國生殖醫學教育的發展。從培養目標的確立、課程體系的構建和生殖醫學課程選修課的設立,論述生殖醫學選修課課程體系的構建及教學方法,對生殖醫學教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翻轉課堂;生殖醫學;選修課;教學方法
近年來,生殖醫學研究發展迅速,不僅在臨床診斷、治療方面不斷涌現出新技術、新手段,在基礎理論研究及應用方面也有新發現、新認識,為生殖醫學理論增添了新內容,更為臨床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與生殖醫學相關的突破性成就也層出不窮,如胚胎干細胞、克隆技術等。正是由于生殖醫學理論與技術方法的快速發展及其在生命科學領域地位的不斷提高,開展生殖醫學教育教學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這對于提高診療和科研水平以及民眾生殖健康水平均有重要意義。
生殖醫學是一門建立在多學科基礎上的綜合性學科,也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試管嬰兒、克隆技術、胚胎干細胞等突破性成就為生殖醫學事業的發展開創了美好的前景。生殖醫學是研究兩性生殖健康的現代醫學科學,研究范圍涉及較廣,內容包括生殖生物學、生殖病理學、生殖系微生物與免疫學、生殖藥理學、生殖醫學工程學、生殖健康學和人口學等多個學科,是臨床婦產科學、男科學、泌尿科學以及性病學等的重要基礎。與生殖醫學研究相比,我國生殖醫學教育明顯滯后,只有少數醫學院校開設了生殖醫學課程。
基于生殖醫學學科的發展和開展生殖醫學臨床及科研工作的實際,我科于2010年提出開設生殖醫學選修課的建議,并按傳統教學模式編制教學大綱,組織教學內容,建立教學隊伍,進行生殖醫學選修課教學實踐。隨著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逐步開展了基于翻轉課堂的生殖醫學選修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生殖醫學專業課程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3個部分。
1.1基礎知識體系
基礎知識體系主要包括:生殖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生殖系微生物與免疫學、生殖病理學、生殖藥理學等。
1.1.1生殖生物學 生殖生物學是研究生殖的基本過程、基本規律與機制的科學,是生殖醫學基礎知識的核心部分。主要講授精子與卵子形態結構及其與受精的關系,胚胎發生、分化、成熟的細胞學基礎及其內分泌調控過程,包括性腺軸的調控及局部調控機制等;受精生物學、妊娠機制、妊娠生理以及胚胎與母體的相容性等內容。生殖生物學除基礎課層面的知識外,還有與臨床密切相關的知識[1-2]。
1.1.2發育生物學 主要講授生殖細胞的發生、受精、胚胎發育、生長、衰老和死亡等過程及其機制,分析從受精一直到主要胚胎器官形成期間發育的基本過程,偏重于研究細胞分化的分子機制,生殖細胞的發生、受精機制以及形態發生過程中的基因調控和細胞間相互作用等問題。
1.1.3生殖系微生物與免疫學 生殖系統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微生物在生殖系統內的生存、分布、生活特性以及致病機制尤其是免疫學機制,對于提高臨床對生殖系感染性疾?。òú挥辉校┑念A防、診斷與治療水平十分必要。因為生殖系微生物及感染已經成為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因之一,所以將生殖系微生物與生殖免疫內容合為一體,可以為性傳播疾病提供基礎知識[1-2]。
1.1.4生殖病理學 在簡述男性、女性生殖器官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主要闡述生殖系統相關疾病的發病機制、病理改變以及臨床病理聯系。重點講述男女生殖管道、生殖系統疾病的病理變化特點,疾病對生殖的影響等內容,包括生精障礙、生殖器官的感染性與非感染性疾病、生殖器官腫瘤等。
1.1.5生殖藥理學 適度增加一些有關分子及細胞水平的理論知識,并簡要介紹國內外生殖藥理學的發展簡史,能反映現代生殖藥理學的進展。
1.2專業知識體系
主要包括:臨床生殖醫學、生殖健康學、生殖醫學工程學和性醫學。
1.2.1臨床生殖醫學 重點闡述不育癥、避孕節育,主要包括男性不育、臨床常見精液異常、女性不孕、引起女性不孕的幾種常見疾病和避孕節育,已在婦產科學本科的教學內容中。
1.2.2生殖健康學 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統及其功能和所涉及的一切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的健康狀態,而不僅僅指沒有疾病或不虛弱。生殖健康概念的提出,把生殖問題從單純的醫學和婦產科范疇擴展到了經濟、社會等更加廣闊的領域,并與整個社會的發展、人口增長、生命素質、全人類共同進步等重大問題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1.2.3生殖醫學工程學 生殖醫學工程技術是指不經兩性性生活,而是借助于人工操作的方法促進精子和卵子的結合,產生新一代個體,是一種伴隨著不孕癥的治療而逐漸得以發展和完善的多學科交叉結合的新技術。根據生殖醫學工程技術的發展與現狀,將輔助生殖技術、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配子和胚胎的冷凍貯存、胚胎干細胞與干細胞工程以及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等集中在一起,命名為生殖工程學。要由淺入深、由經典到前沿、由理論到實踐,全面講授該領域的知識。
1.2.4性醫學性醫學是研究與性相關的醫學問題的科學,是性學的核心和基礎,對醫學生而言,要建立完整的醫學知識體系,科學、系統的性健康教育和性醫學知識培訓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性器官的結構、性的發育以及性的生理功能等基礎醫學內容,又有性器官的先天異常、性功能障礙、性傳播疾病等臨床醫學方面的內容。
1.3相關知識課程
主要是指生殖醫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本專業知識的同時必須涉及的相關知識,該部分課程是人口學。人口學是研究人口發展,人口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相互關系的規律性和數量關系及其應用的科學總稱。主要內容應包括生育與死亡、人口再生產、人口素質、人口結構、人口政策及人口可持續發展等。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它將“知識傳遞”過程放在課堂外,學生借助于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和開放網絡資源自主地完成知識的建構,而課堂則成為他們完成作業、探討問題或得到個性化指導的地方。因此,在翻轉課堂中,學生擺脫了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成為整個教與學過程中的主體,所有的知識都需要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動手的過程中掌握[3]。
2.1教學視頻的制作
根據教學內容制作教學視頻,教學視頻由課程主講教師親自錄制或者使用網絡上的開放教育資源。教師自行錄制教學視頻能夠完全與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吻合,教學視頻的視覺效果、互動性、時間長度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制作教學視頻時需要考慮視覺效果、強調主題的要點、設計結構的互動策略等,幫助學生構建內容最豐富的學習平臺,同時也要考慮學生能夠堅持觀看視頻的時間。在教師開發視頻課程時,還需注意如何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視頻的學習中去[3]。生殖醫學選修課教學視頻內容及學時分配見表1。

表1 生殖醫學選修課教學視頻內容及學時分配
2.2建立生殖醫學選修課微信平臺
通過微信軟件,建立生殖醫學選修課微信公眾號,學生關注公眾號后,可向學生推送教學視頻,供學生學習,并在公眾號中建立學習資訊、在線測試、互動學習等板塊供學生課前課后學習交流。
學習資訊模塊:將教學視頻發布在該模塊中,學生可自行選擇學習,同時向學生推送與生殖醫學有關的學習信息及學科發展,并發布課堂教學信息,供學生選擇是否參加課堂教學。
在線測試模塊:在學生看完教學視頻之后,對視頻中的收獲和疑問進行記錄。同時,學生要完成教師布置的針對性的課前練習,以加強對學習內容的鞏固。對于課前練習的數量和難易程度,教師要合理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知識。
互動學習模塊:對于學生課前的學習,主講教師通過微信平臺提供支持。學生亦可通過微信平臺與同學進行互動溝通,了解彼此之間的收獲與疑問。主講教師通過課前互動的情況,提煉課堂教學的主題。
2.3課堂教學
翻轉課堂的特點之一就是在開展課前預習的基礎上,不斷延伸課堂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關鍵就在于如何通過課堂活動設計完成知識內化。
主講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觀看教學視頻、課前練習中提出的疑問,總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學生根據理解與興趣選擇相應的探究題目。在此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時,根據所選問題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根據問題的難易、類型進行小組內部的協作分工設計。每名小組成員負責一個子問題的探索,最后聚合在一起進行協作式整體探究[4-6]。
2.4考核形式
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主講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各自小組的探索性學習報告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教學結束后,以學習報告的形式進行終結性評價。
3.1創新選修課開設形式
改變以往學生先確定選修科目后上課的模式。學生在關注生殖醫學選修課微信平臺后,通過微信平臺確定是否選擇這門課程,讓真正對這門課程感興趣的學生選修這門課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開設選修課的目的。
3.2現代教育技術的革新
教學視頻的制作是翻轉課堂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教學視頻的制作必須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學校應提供相應的設備、人員和技術支持,如針對教師、學生的校園WIFI免費服務。
3.3對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新挑戰
在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教學錄制視頻的質量、學生進行交流的指導、學習時間的安排、課堂活動的組織,都對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加強對教師信息素質能力的培訓,在視頻錄制技術人員的幫助下,錄制情感豐富、生動活潑的教學視頻,避免死板、單調的講述。教師在微信平臺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通過基于問題、項目的探究式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呂曉麗,閻琳,鄒菊賢,等.生殖道感染與不孕不育的關系[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7):835-836.
[2]李會平,霍新年.不孕不育夫婦生殖道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及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關系探討[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4,22(1):108-109.
[3]丁建英,黃煙波,趙輝.翻轉課堂研究及其教學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1):88-91.
[4]胡雪梅,李競.生殖醫學選修課課程設置和管理初探[J].遵義醫學院學報,2010,33(2):199-200.
[5]陳家仙,李競,王麗.生殖中心護理臨床教學實踐[J].遵義醫學院學報,2010,33(4):406-407.
[6]李競,王振維.醫學教育中整合學習的理論基礎與促進因素[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0):1490-1492.■
G420
B
1671-1246(2016)16-0049-03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