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霞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雅思聽力考試的主要特點,概述了詞塊教學法的理論框架,并以一道雅思聽力題作為實例,著重闡釋了詞塊法在雅思聽力教學中的運用三步驟,即識別詞塊、探索使用詞塊和鞏固記憶詞塊。
關鍵詞: 雅思聽力 聽力教學 詞塊教學法
一、引言
雅思考試(IELTS)是由英國劍橋測試中心、澳大利亞高校國際開發署及英國文化委員會共同舉辦的一項英語水平考試,主要針對的是打算在以英語作為交流語言的國家和地區留學、就業或定居的人們。近年來,隨著全球化趨勢的日益發展,出國培訓或深造漸趨普遍,在此基礎上,雅思成為全球英語測評的領導者。該考試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在英語國家的自然環境中對英語的實際運用水平,由聽、說、讀、寫四個部分組成,總分9分,各部分所占的成績比重相同。
聽力和閱讀都是語言輸入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大量的輸入并消化加工,考生才能進行高效的語言輸出。因此,雅思聽力技能將直接影響雅思寫作和口語的表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雅思聽力考試既考查學生對語言形式的把握,又注重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其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語言形式的準確性:近年來雅思聽力的評分標準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對于填空題、簡答題等題型中語言的準確性“吹毛求疵”,名詞的單復數、動詞的形式、字母的大小寫等使用錯誤都會導致失分。2.場景真實化:雅思聽力由四個部分組成,前兩部分為生存英語(Survival English),主要是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場景,如租房或介紹一個公眾活動;后兩部分為學術英語(Academic English),話題范圍聚焦于教育和培訓,如師生共同討論一個課堂展示、論文寫作等,這些場景都是考生在留學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3.題型多樣化:除了最常見的選擇題之外,占更大比重的是一系列用文字作答的題型,如表格/句子/摘要/流程圖/地圖填寫題、簡答題等,多樣的題型考查了考生不同的聽力技巧。4.語音國際化:在雅思聽力錄音材料中,除了有標準的英式和美式口音之外,時常還能遇到澳大利亞口音、印度口音等變體口音,因此對考生的英語辨識能力要求更高。
二、詞塊教學法概述
外語教學一直以來頗受關注,其目的是培養學習者準確流利地運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少國內外學者前赴后繼地研究如何高效地實現外語教學,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兩種教學方法是結構法(structuralist approach)和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結構法基于20世紀50年代的行為主義和結構主義理論,將句法作為語言的中心,“強調語言形式和內部結構”,但“割裂了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及功能的聯系”(黎宏,2005:62),從而有礙學生交際能力的良好發展。交際法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其主要理論依據是Hymes提出的“交際能力”的概念,此教學法的特點是“課堂教學過程交際化”,強調學習者必須“大量接觸真實、自然的語言并在符合社會交際的情景之中使用這些語言”(黎宏,2005:63),它的缺點是忽視語言形式的訓練,造成語言教學缺乏規律性和系統性。
大量研究發現詞塊法(lexical chunk approach)是結構法和交際法的折中,它將語言形式和交際能力并重,是語言學習和教學的一種新型方式。吳靜和王瑞東指出,有許多學者都對詞塊法進行過研究,包括Becker(1975),Wilensky et al(1984),Zernick and Dyer(1987),Nattinger and Decarrico(1992)等(2002:66),其中尤以Michael Lewis的詞塊理論最清晰易懂。Lewis認為,詞匯并不是單詞的簡單累加,因為構成語言的是“語法化的詞匯”(grammaticalized lexis),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lexicalized grammar),外語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習者理解和運用詞匯和詞匯組合的能力(1993:95)。Lewis區分了四種類型的詞塊:單詞和短語(words & polywords,如flower,by the way)、高頻搭配(collocations,如a heavy smoker,commit suicide)、慣用話語(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如If I were you ...)和語句框架和引語(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如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1997:212)。綜上所述,詞塊是指一些高頻出現的詞匯組合,它的形式、搭配意義和語用環境都比較固定,學習者若能在學習過程中將這些詞塊進行整體儲存、提取、選擇和組合,他們理解和產出信息的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三、詞塊教學法在雅思聽力課堂上的運用
雖然總體看來,中國考生的雅思聽讀分數要普遍高于說寫分數,但雅思聽力能力還亟待改善。聽力無法提高的一大原因是學習者詞匯有限,難以理解說話人的信息,久而久之,便無法聚精會神去聽。另外,學習者如果只是孤立地記憶單詞,就會使得聽到的信息難以形成長久的記憶,對于長難句基本不知所云。詞塊教學法的運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它在雅思聽力課堂上的實施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識別詞塊、探索使用詞塊及鞏固記憶詞塊。下面將以一道雅思聽力題作為實例,展示詞塊法在雅思聽力教學中的妙用。題目如下:
You are going to hear a lecturer giving a talk about tourism.
Complete the summary below.Write NO MORE THAN TWO WORDS for each answer.
該題為摘要填空題,要求學生聽取一段關于旅游的講話,在綜合把握摘要大意和重點理解空白處周圍信息的基礎上補充填寫五個信息。
1.識別詞塊
在此階段,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辨認和關注詞塊,有意培養學生的詞塊意識。具體針對這道題目而言,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可以對聽力材料中將出現的新單詞進行講解,講解時要向學生灌輸詞塊意識。也就是說,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學習每一個新的詞,應該是學習與其搭配的詞匯,而不是孤立地學習某個詞”(陳偉平,2008:50)。如該題中出現的level一詞,教師除了向學生解釋其“水平”、“層次”等意思之外,還要補充說明level的常見搭配有water/cholesterol/lowest/highest level,at a ... level(半固定結構)和level off/with(固定結構)等。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取大腦庫存中的已有詞塊,有效進行聽前預測。這道題的第一空要求填寫the development of ?搖?搖?搖?搖,再結合前面的social factors,學生很容易聯想到development常與economy或technology等詞連用,從而大大縮小題解范圍。同理,根據詞塊法可以推測出第二空很可能是(a country possesses)money,wealth,power等詞,第三空很可能是the developed/developing world。最后,教師可以在聽后分析文本,一是讓學生驗證之前根據詞塊法進行的預測是否正確,二是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整理文本中的詞塊并記錄下來,引導他們對半固定結構和固定結構進行分類總結。長此以往,學生大腦中積累的詞塊越來越多,日漸容易選擇并組合,那么語言輸出則會更得心應手。
2.探索使用詞塊
在學生識別詞塊之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探索使用這些詞塊。一方面,本文前面提到過雅思聽力具有場景真實化的特點,學生可以將記錄下來的詞塊與不同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一系列場景詞匯。比如該題是與旅游有關的場景,學生可以歸納與此場景緊密相關的詞塊,包括economic impact,social factors,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demand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developed nations,the number of,art gallery等。場景詞匯的積累有助于學生在聽到類似話題時快速反應并提取已有詞塊,從而使得“短時記憶的負擔減輕及大腦的解碼能力加速”(Song Wei 2013:11)。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區分詞塊中的固定成分和非固定成分,并要求他們創造性地運用那些可變部分。Peters曾經指出,學習詞匯的過程是先整體吸收,不加變化,他把這樣可以整體儲存記憶的語塊稱為“speech formulae”(陳偉平,2008:51)。在熟練這些語塊的基礎上,學習者可以舉一反三,類推出許多相似的表達。例如學生在熟悉social factors這一結構之后,可以不斷習得economic factors,political factors,moral factors,historical factors等。因此,在詞塊法的基礎上,學生可以不斷建構新的知識,新舊知識相輔相成,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3.鞏固記憶詞塊
識別和探索使用之后,詞塊還應得到鞏固記憶。教師應該鞭策學生增加詞塊輸出機會,在雅思聽力學習過程中習得的詞塊可以運用口語或寫作練習進行輸出。針對上述題目,教師可以給出部分關鍵詞塊或讓學生參照自己記錄下來的詞塊,就某個與旅游相關的雅思口語第二部分話題發表演講或某個雅思大作文話題陳述觀點,真正達到交際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語言流利度和準確性。另外一個好的例證是,在流程圖填寫題中,學生經常碰到這樣的語篇框架語There are usually three stages ... Firstly ... Secondly ... Finally ...教師可以在讓學生聽完錄音之后,要求他們利用這些詞塊對材料內容進行復述,繼而產出語言信息達到交際。當然,學生應該增加課外閱讀量,大范圍地積累詞塊并適當背誦,如此定能“促進語言的地道性和生動性”和“培養語篇的組織和理解能力”(Song Wei 2013:11)。
四、結語
詞塊法既注重語言形式,又強調交際能力的重要性,不失為語言教學的一種好方式。雅思聽力考試是一項語言形式和交際能力并重的考試,如果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識別詞塊,對其進行探索使用并最終鞏固記憶,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就會得到整體性的提高,雅思聽力考試的難題也迎刃而解。此外,詞塊法同樣適用于雅思寫作、口語教學及其他外語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黎宏.詞匯教學法與英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的培養[J].外語界,2005(2).
[2]吳靜,王瑞東.詞塊——英語教學有待開發的資源[J].山東外語教學,2002(3).
[3]Lewis,Michael.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the Way Forward[M].Hove,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4]Lewis,Michael.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7.
[5]陳偉平.增強學生詞塊意識,提高學生寫作能力[J].外語界,2008(3).
[6]Song,Wei.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Lexical Chunk Approach to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Private Colleges[D].Zhengzhou:Zhengzhou Universit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