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青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高速發展,高校畢業生規模迅速擴大,就業問題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為高校輔導員,需要了解目前畢業生就業現狀,才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幫助畢業生順利找到工作。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 就業困難 就業指導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4-0197-02
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生就業工作已經成為社會、學校、家長和畢業生本人關注的熱點。如何有效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對高校輔導員來說也尤為重要。
一、當前就業指導工作現狀分析
(一)就業指導工作發展
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業指導這一概念起源美國。而在中國,最初是在20世紀初期,由海外歸國學生所提出這一概念,真正開始實施就業指導工作。1916年《職業指導》的正式刊出,第一次將這一概念進行廣泛宣傳。1931年,以研究職業指導作為宗旨的全國職業指導機關聯合會的成立,為中國職業指導做出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畢業生就業采取的是全國統一分配,這一制度的延續意味著我國的就業指導工作一度中斷。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下,我國就業指導工作不斷恢復。深圳大學率先年成立了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成為全國就業指導工作的先驅。而在全國畢業生就業改革的不斷推動下,各個高校也順應時代發展,主動適應制度改革,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二)我國就業工作現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高速發展,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749萬。這意味著,繼2014年高校畢業生達727萬,獲稱“史上最難就業季”后,2015年再增22萬。從2001年畢業生114萬到目前的749萬,增幅達84.7%。從2005年至2015年,十年之間,畢業生增幅達54.8%。
隨著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進一步增大,用人需求結構性矛盾突出。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上也再次強調了高校就業工作的重要性。強調確保每一名畢業生都知曉國家就業政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盡快制定簡化創業手續、降低創業門檻的具體辦法,加大創業基地建設和創業資金扶持力度。注重提升就業指導服務質量,推進畢業生求職信息和用人單位需求信息及時有效共享、努力營造公平就業環境。
二、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一)就業渠道不暢通
截至目前,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依舊存在供需雙方體制機制問題。公司的用人自主權力不確定,畢業生就業市場不健全,整個機制仍處在一個粗放式的初級中介狀態,缺少互聯網的一體化平臺。此外,很多用人單位觀念上存在偏差,盲目要求“985”“211”高校和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有些企業拒絕非名牌大學大學生、女性畢業生和外地生,這些歧視的“潛規則”都違背了“三公”原則。
(二)高校的學科結構與培養模式不盡合理
當前國內許多高校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學生追求熱門專業,導致“人才過剩”,供求失衡狀態是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國內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一直采取的是“嚴進寬出”制度,這使得一些高校在實行這樣的培養模式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管理,從而有很多不具備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實踐能力的畢業生,無法達到復合型、全面型人才的標準。
(三)大學生擇業觀念陳舊
有人將大學生的擇業觀總結為四個方面:
(1)攀比心理。許多學生用別人的擇業準則來擇業。
(2)盲目高標準心理。片面考慮自身的就業想法,要求用人企業工資、福利、工作地點和環境等都要完美,否則不愿意簽約就業。
(3)不平衡心理。部分高校畢業生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素質不高,或者由于時機不成熟而沒有找到合適工作,這導致畢業生對社會產生偏激想法。
(4)依賴心理。很多學生在工作上有較強的依賴心理,依賴學校和家長。
三、高校輔導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途徑
在現階段,我國高校就業指導的基本形式有,一是開設就業指導課程,二是通過專業教師將就業指導知識滲透于課堂。而高校輔導員是學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服務者,其工作內容牽扯到學生大學生活的各方面,對于就業指導工作,更是不可忽視。輔導員應結合當代大學生就業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提升服務儀式,注重政策解讀
教育部長袁貴仁對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首先就談到了狠抓政策落實,要確保每一名畢業生都知曉和用好政策。各高校和相關單位要研究制定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政策措施,出臺更多積極就業政策。要切實抓好國辦35號文件的貫徹落實,開展專項檢查,發揮政策效應。要抓好政策宣傳,建立教育部門、高校、院系、班級四級聯動的政策宣講網絡。
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利用自己與學生關系的優勢,給畢業生大力宣傳國家有關部門最新就業政策和學校就業政策。特別是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不僅要通過傳統方式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更要合理運用新媒體手段,充分使用微信、微博等學生常用的媒介載體,通過各種教育結合,使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進入社會,培養畢業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作用
畢業生是高校學生中較為特殊的一群人,他們處在從學校走向社會的轉型階段,要面對就業的壓力,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作為高校輔導員需要深入了解畢業生的思想動態,針對畢業生思想實際,有效開展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
為了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必須提高對高校畢業生就業中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就業壓力日增的現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就業誠信缺失、就業心理問題、就業觀念偏頗等,而這些也影響了就業。所以應該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地幫助畢業生就業。
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該創新方法。除了堅持傳統的教育方法外,更要貼合學生實際,創新工作方法,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培養畢業生責任心,溝通能力、交際能力,根據學生特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面對多元化的社會現象,仍需要理性的判斷。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學生進入大學起,輔導員需要幫助學生認清楚時代環境和面對的就業壓力,引導學生對結合專業、興趣樹立符合自己的職業期望。從大二至大三階段,除了保證學生在校期間專業課程的學習,更要通過各類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學生不斷提升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進入大四,高校輔導員要通過多種渠道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求職技巧和方法,特別是要幫助畢業生轉變“等、靠、要”的就業思維,變為積極主動求職。同時提醒學生要具有關于勞動與就業方面的法律知識,使學生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每個大學生對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都充滿了向往,在每個人潛意識里都希望找到一份環境好、待遇好、發展好的工作,但現實往往與自己的擇業期望值不匹配。作為高校輔導員,對畢業生進行引導時,應該幫助大家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先生存、后發展”“從基層做起”的觀念。
(四)全方位提供就業信息,拓展就業渠道
在信息多元化的社會中,信息對于畢業生來說至關重要。作為高校輔導員,更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畢業生需求的信息。首先,要依托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將相關學科、崗位的招聘信息告知畢業生;另外,合理有效的利用新媒體手段,通過QQ、微信、微博、網頁等將招聘信息、用人單位情況等就業信息及時發布給每位畢業生;最后,要采取信息共享的方式,動員已經找到工作或已經確定未來去向的同學,將他們已經掌握的就業信息及時與其他同學交流,達到信息共享。
當然,海量信息不一定對于每一個畢業生都是有用信息,作為輔導員,應該從大量的信息中結合學生實際,分析整合信息,為畢業生傳達有效信息。
(五)對畢業生進行心理疏導
隨著社會壓力不斷加大,畢業生信息問題呈上升趨勢,而在所有的問題中,就業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主要的心理問題是由市場經濟、就業壓力大、就業不公引起的;有些同學還因為畢業院校層次、專業設置局限引起的心理問題,比如過高的求職期望、求職期的茫然心態、對社會不良現象的抱怨心理等。
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需要輔導員展開全方面的心理輔導,從而改善情緒問題(包括焦慮、恐懼、抑郁等),自我認知問題(包括自卑、盲目自信等),人際交往問題(包括嫉妒、情感淡漠等),使得畢業生端正心態、正確看待就業壓力、勇敢面對今后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難。可以通過開展心理講座、朋輩群體活動等開展此項工作。
(六)進行個性化指導
由于輔導員處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第一線,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包括性格及專業能力,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分析自身優勢和不足,進行個性化指導。
所謂個性化指導,一是指從在大學期間的全程化、體系化的指導。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制定具體的就業指導方案:低年級的同學以指導宣傳為主,讓學生轉變就業觀念,為將來做好準備;高年級著重對于就業技巧進行指導。這樣才能實現就業指導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二是針對畢業班學生,根據學生在就業期間遇到的問題進行個性化、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就業。一方面,要做好弱勢群體的就業指導,比如家庭困難、就業困難等學生,幫助學生認識到就業的重要性,從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幫助他們,特別是學生遇到具體性的就業問題時,輔導員應該給予指導和幫助。另一方面,對于就業后進學生進行指導。根據每個月的簽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去向情況,對于就業困難的學生,應該及時問詢學生的情況,并給予相對應的幫助措施,幫助就業后進生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陳艷,熊玉民.高校輔導員應分三個階段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J].新西部,2009,18.
[2]王雪.論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畢業生就業中的引導功能 [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
[3]余文明.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32).
[4]201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http://www.eol.cn/html/c/2015gxbys/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