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遼寧省丹東市中心醫院護理部,遼寧丹東 118000
綜合護理干預對住院患者難免壓瘡的影響分析
李劍
遼寧省丹東市中心醫院護理部,遼寧丹東118000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住院患者難免壓瘡發生率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度內科上報的難免壓瘡患者171例為對照組,采用壓瘡一般常規護理;2014年度內科上報的難免壓瘡患者183例為試驗組,在一般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壓瘡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及患者住院時間。 結果試驗組難免壓瘡患者壓瘡發生率(2.73%)明顯低于對照組(8.77%),試驗組的滿意度(97.27%)也明顯高于對照組(91.23%),試驗組的住院時間(15.38±3.32)d明顯少于對照組(17.38±4.22)d,試驗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取綜合護理干預,運用恰當的護理措施,提高預防壓瘡發生的有效性,降低壓瘡發生率,減少護理工作量,減少患者住院時間,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及生活質量。
護理干預;住院患者;難免;壓瘡;影響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缺氧,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1],多發生于慢性病長期臥床、昏迷、腦血管意外后偏癱、脊髓損傷及老年體弱患者[2]。目前我國人口趨于老齡化,壓瘡已經成為住院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也是臨床護理最為棘手的難題,壓瘡一旦發生,不僅給患者帶來病痛,也因延長住院時間而增加醫療費用,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預防難免壓瘡的發生率一直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所以在防治壓瘡的過程中,壓瘡的管理是一項集宏觀管理與微觀研究于一體的系統性工程[3]。而護理干預(nursing intervention)是基于一定科學理論,在護理診斷的指導下,按事先預訂的干預方法從事的一系列護理活動。護士根據護理診斷的特點、護理研究成果、患者功能康復的潛力、患者和護士本身的能力確定護理干預措施。壓瘡是可以通過護理干預預防,而難免壓瘡則是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完全避免發生,由于患者的某些自身條件,雖然經過精心護理,但還是有難免壓瘡發生[4]。鑒于這種情況,我院應用難免壓瘡三級監控的管理方法,對難免壓瘡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內科住院并上報有難免壓瘡患者354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入院時評估為壓瘡高危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為2013年1~12月共上報難免壓瘡三級監控病例171例,男90例,女81例,年齡15~83歲,平均(52.44±12.35)歲,住院時間(17.38±4.22)d;其中,腦梗死62例、腦出血42例、呼吸衰竭26例、心力衰竭36例、肝性腦病5例;試驗組為2014年1~12月共上報難免壓瘡患者183例,男96例,女87例,年齡14~84歲,平均(62.52±10.56)歲,住院時間(15.38± 3.32)d;其中,腦梗死58例、腦出血47例、呼吸衰竭38例、心力衰竭32例、肝性腦病8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按一般常規護理執行,如定時翻身,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保護患者皮膚和床單位的清潔和干燥,避免不良刺激,同時保護骨隆突出處,墊海綿墊或軟枕,有管路的患者認真檢查各管路連接部位,避免皮膚受壓,加強皮膚營養,促進皮膚血液循環,鼓勵患者活動,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試驗組采取難免壓瘡三級監控的管理方法,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如下系統綜合護理干預。
1.2.1壓瘡監控與管理制度的建立 建立壓瘡評估、造口技術指導專家組,發揮專科護士的作用;完善壓瘡上報、會診、處理制度;定期開展壓瘡發生率、患病率調查;壓瘡預防與治療效果的跟蹤。
1.2.2護理部制定難免壓瘡申報制度①難免壓瘡的人群 難免壓瘡的人群包括:自主活動能力喪失及感覺障礙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皮膚松弛、干燥,缺乏彈性,皮下脂肪萎縮、變薄,皮膚抵抗下降,對外部環境反應遲鈍,皮膚血流速度下降且血管脆性增加,導致皮膚損傷性增加的老年患者;過重的機體使承重部位壓力增加的肥胖患者;受壓處缺乏肌肉、脂肪組織保護的身體衰弱與營養不良患者;為避免疼痛而處于強迫體位,機體活動減少的疼痛患者;使用矯形器械翻身、活動受限的患者;大小便失禁皮膚受到污物、潮濕刺激的患者;使用鎮靜劑自主活動減少者;發熱體溫升高致排汗增多者。②申報條件 應用“Waterlow's”評分表對住院患者進行壓瘡風險評估,評估內容包括體型、皮膚類型、性別年齡、組織營養、控便能力、運動能力、食欲、營養缺乏、藥物共九方面,分值越高壓瘡風險越高。評分≥15分即填寫評估表,為中度危險患者;評分≥20分或自帶壓瘡分級達Ⅱ期患者需上報護理部,并在床頭懸掛防壓瘡警示標識牌。③申報程序患者入院后,由當班責任護士對患者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即從患者的感覺、移動、活動能力三個因素和皮膚潮濕、營養狀況、摩擦力和剪力影響皮膚耐受力的三個因素六方面進行評估。評估時力求客觀、準確,對確定患者為難免壓瘡申報對象,填寫難免壓瘡申報表,報告護士長查看患者,確定符合申報標準,分別由患者或患者家屬(注明與患者的關系)、責任護士及護士長簽字。24 h內上報護理部,護理部專項人員接到報告后24 h內到科室檢查患者情況,對該患者進行再次評估,檢查記錄與患者實際情況是否相符,分析壓瘡發生的高危因素,檢查預防措施是否準確,落實是否到位,并給予指導性意見,與病區責任護士共同制定該患者壓瘡處理方案,審核后登記[5]。
1.2.3加強質量管理對難免壓瘡患者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并簽字,病區護士長對預防實施進行合理分工,對難免壓瘡患者加大監督質控力度,隨時檢查責護評估的準確性,護理干預措施落實是否到位。每日嚴格交接班,查看皮膚的進展情況。每周運用壓瘡評估量表評估一次,特殊情況隨時評估并及時將壓瘡治愈情況上報護理部[6]。護士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有據可查,對發生難免壓瘡不追究責任,從而減輕護士的心理負擔及壓力[7]。壓瘡小組負責追蹤檢查患者壓瘡愈合情況,并對護理措施進行及時評價,修訂護理計劃,并核實申報對象是否遲報漏報[8]。定期對壓瘡報表進行匯總及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持續改進壓瘡管理質量,避免非預期壓瘡的發生。
1.2.4加強宣教及心理護理 長期臥床,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或消失,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較重,使患者一度喪失治療的勇氣和信心[9],責任護士主動熱情與患者有效溝通,使患者理解必要的行為改變,建立“健康信心模式”,主動配合護理及治療。通過應用《住院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表》進行評估分析,了解患者的生活質量現況及患者的理解接受能力和依從性,選擇適合的宣教方法、宣教頻次,將發生壓瘡的危險性及危害告知患者及家屬,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高度重視,做好健康教育[10]。采取各種溝通技巧和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實施心理護理,讓患者和家屬對壓瘡的防治能積極配合并參與,從而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良好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及護理,同時也加強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患者滿意度得到提高[11]。
1.2.5提供并科學使用預防壓瘡的用具電動式氣墊床對于病情較重、高齡、多發性骨折、極度虛弱、惡液質等不能自行活動者,既可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也減輕患者頻繁翻身的痛苦,可將2 h翻身一次改為3~4 h翻身一次;另外可根據需要用三角形翻身墊、新型水膠體敷料等均可減少壓瘡的發生。
1.2.6定期開展壓瘡知識的培訓加強醫務人員安全防范意識,知曉易發生壓瘡的高危人群和危險因素,同時全面了解壓瘡發生的病因及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充分認識到壓瘡的危害性,從而有效地做好壓瘡的防治工作。所以加強各能級護士對壓瘡管理制度的熟練掌握及規范培訓,可以有效地避免臨床患者壓瘡的發生,指導護士正確使用壓瘡評估量表,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動態評估,干預護理措施實施得當[12]。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壓瘡的發生率、護理滿意度(根據我院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評估分為滿意、不滿意)、患者住院天數、患者生活質量(60道題滿分6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根據我院住院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表進行評估)。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難免壓瘡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壓瘡高風險患者壓瘡發生率2.7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77%,護理滿意度97.27%高于對照組的91.23%,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難免壓瘡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兩組患者住院天數和生活質量比較
試驗組住院天數(15.38±3.32)d,少于對照組(17.38±4.22)d,患者生活質量得分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綜合護理干預對難免壓瘡患者住院天數和生活質量影響比較

表2 綜合護理干預對難免壓瘡患者住院天數和生活質量影響比較
組別 n 住院天數(d) 患者生活質量(分)對照組試驗組t值P 171 183 17.38±4.22 15.38±3.32 8.45 <0.05 33.49±2.55 55.12±5.52 12.82 <0.05
本研究中,試驗組在對照組實施一般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建立并完善壓瘡申報、監控及管理制度,成立壓瘡評估、造口技術指導專家組,應用難免壓瘡三級監控,對住院患者進行“Waterlow's”評分后,對存在高風險或難免壓瘡的患者進行上報,壓瘡小組24 h內及時對高風險患者再次評估、指導采取相應預防措施,將壓瘡高危患者列為護理的重點對象,加強宣教及心理護理,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及積極性,提供并科學使用預防壓瘡的用具,全方面地對患者進行全程、規范、系統的護理干預。對于護理人員,開展健康講座、舉辦學術活動、小組會議等多項活動,使其認識到壓瘡預防的重要性,使壓瘡管理流程規范化,強化護士對壓瘡高危因素的認識,壓瘡護理干預措施既有章可循又有個體差異,為患者提供規范化、專業化的護理技術[13],護理人員對壓瘡問題的重視和預防意識的提高是防治壓瘡的基礎。通過對壓瘡高危患者進行風險評估,用臨床判斷預測高危壓瘡患者是當前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地對高危壓瘡患者進行科學的判斷,避免護理中的盲目性,從而提高護理的有效性和科學性[14]。本文結果顯示,試驗組難免壓瘡的發生率僅為2.7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77%,試驗組護理滿意度97.2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1.23%,試驗組住院天數(15.38± 3.32)d少于對照組(17.38±4.22)d,患者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準確的評估判斷及積極采取措施進行護理干預,能夠降低壓瘡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預防壓瘡的護理過程是一個實踐探索過程,護理人員應不斷更新觀念,從多層次、多角度全面認識壓瘡。通過難免壓瘡三級質控體系的運行,認真進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早期判斷,早期預防[15],并應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完善傷口及壓瘡管理流程[16],采取早期綜合護理干預,運用恰當的護理措施,提高預防難免壓瘡發生的有效性,降低難免壓瘡的發生率,減少護理工作量,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使患者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17-21]。
[1]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66-167.
[2]蔡愛蘭.濕潤燒傷膏聯合敏感抗生素濕敷在壓瘡中的應用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650-2651.
[3]唐德瓊.護理干預對ICU患者難免壓瘡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4,14(9):278-279.
[4]王文筱,王偉,呂紅,等.三級醫院壓瘡監控體系建立現狀的調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6):63-66.
[5]張鳳坤,史曉宇.壓瘡三級監控體系的團隊運行體會[J].中國臨床護理,2015,7(3):266-267.
[6]張春英,仲香蘭,劉蘭蓮,等.高危患者皮膚壓瘡防護屏障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0):2842-2844.
[7]邰金萍.集束化護理預防急性腦卒中壓瘡發生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3):93-94.
[8]李海鴿,李巍巍,尤明丹.神經系統患者難免壓瘡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1):306-307.
[9]徐慧珠.ICU患者壓瘡的評估及護理[J].特別健康,2014,4(4):288-289.
[10]徐守宏.對住院患者實施護理管理預防壓瘡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9):246-247.
[11]趙薇,楊蔚.壓瘡防治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5):59-60.
[12]王德鳳.護理質量管理工具在壓瘡管理中的運用成效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41):228-229.
[13]吳冉,孫素芬,劉雪萍.壓瘡小組對壓瘡患者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9):1004-1006.
[14]王美云,曹玉萍.骨折術后預防壓瘡的護理干預[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15):1917-1918.
[15]王銀花,江華容,廖健敏,等.早期壓瘡臨床特點分析及護理[J].護理進修雜志,2014,29(24):2279-2281.
[16]陳娟.壓瘡傷口護理研究進展[J].臨床護理雜志,2014,13(1):58-60.
[17]田君,王欣然,韓斌如.淺談危重患者壓瘡的告知策略[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8):81-82.
[18]任鳳梅.淺談壓瘡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7):20-22.
[19]黃燕,池韻清.ICU患者壓瘡護理管理中集束化護理策略的應用探析[J].當代醫學,2015,21(7):101-102.
[20]黃柳靈.壓瘡護理專業小組在腫瘤晚期引起難免性壓瘡的護理作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4):959-960.
[21]李蘭香,李綺慈,李杏崧,等.集束化護理策略在ICU患者壓瘡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 (19):4542-4543.
Analysis of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inevitable pressure sores
LI Jian
Department of Nursing,Dandong Central Hospital in Liaoning Province,Dandong118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inevitable pressure sores.Methods 171 patients with inevitable pressure sores that were repor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in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y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of pressure sores;183 patients with inevitable pressure sores that were repor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in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y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care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care.The incidence rate of pressure sores,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patients from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inevitable pressure sores in patients in experiment group was 2.73%,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77%);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97.27%,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1.23%);the length of stay in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15.38±3.32)days,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7.38±4.22)days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appropriate measures can increase the efficacy of prevention of pressure sores,decrease the incidence,reduce the workload of nursing,shorten the length of stay and improve the care quality,as well as enhance patients'satisfaction rate and life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Hospitalized patients;Inevitable;Pressure sore;Effects
R473
B
1673-9701(2016)14-0154-04
遼寧省丹東市科技計劃項目(丹科發{2014}20號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