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摘要:在我國近年來的課程改革中,各種新型教學模式相繼出爐。小組課堂互動與課外互助模式由于其顯著的教學效果成為美術教學所倡導的一種新興教學方式。如何在實踐中正確、合理地開展小組互動與課外互助,從而有效提高職業學校美術課的教學效率,需要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
關鍵詞:課堂小組互動與課外互助模式;職業學校美術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H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177-02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美術課堂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各種新教學模式相繼出爐。在新模式中更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鼓勵師生教學相長。小組課堂互動與課外互助模式由于其顯著的教學效果成為美術教學所倡導的一種新興教學方式。如何在實踐中正確、合理地開展小組互動與課外互助,從而有效提高職業學校美術課的教學效率呢?對此,本人在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職業學校美術課堂現狀
合作學習的代表人物約翰遜(D.W.Johnson)指出:“教師的一切課堂行為,都是發生在學生——同伴群體關系的環境之中的。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關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社會化和發展的影響都更為有力。但課堂上同伴間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了。”正如約翰遜所說,在以往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我們通常忽視了生生之間的互動。這一點從職業學校美術課堂現狀就不難看出。
在傳統美術課堂中教師過多地重視教授和示范,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課堂互動,時常存在個別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堂表現不積極,不按時完成課堂作業的現象。加上職業學校的學生基礎較差、各方面能力不強,這就導致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相對的,職業學校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動手能力較強。怎樣抓住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從而因材施教呢?為此我對我校的學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以我校為例,開設專業美術課的有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計算機平面設計、學前教育專業。其中動漫專業的學生繪畫基礎較好,課堂配合度較高,但語言表達能力較為欠缺;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繪畫基礎一般,但由于思維教活躍、觀察能力強,所以進步較為迅速;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繪畫基礎較為薄弱,但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對于學到的知識可以很快地掌握并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根據不同專業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我在美術課堂上嘗試了課堂小組互助以及課外互助的模式。
二、美術教學中課堂小組互動及課外互助模式的探索
1.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組建合理的合作小組,并為學生打造舒適、特別的學習環境
在進行分組時,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繪畫能力等方面,采用資源平均的原則,把優等生和后進生進行平均分配,這樣做可以使不同組員之間做到優勢互補、共同協作,充分保證每個小組在競爭時處于相對公平的狀態。在安排座位時為了給學生打造舒適、特別的學習環境,我將每個小組的座位排列成不同的形狀,例如長條形、圓形、U字形等,座位形狀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堂教學內容設定。在學生進入到繪畫階段時,為了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我精心挑選了一些適合的古典音樂作為繪畫時的背景音樂,使美術課堂不僅限于美術素養的培養,也可為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創造良好的條件,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及品位。
2.在課堂小組互動及課外互助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打造生生間的師徒模式小組
針對我校三個不同專業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態,為避免出現異質分組導致的學習進度不一致的情況,我把學生在已分組的情況下,再次進行組內細分。讓優等生和后進生建立組內的師徒合作模式。這樣,在學習中一方面培養了優等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理解能力,一方面又充分地調動了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優等生和后進生都能夠輕松愉快地同步完成教學計劃。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同時兼顧教師的示范作用
一些初次接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學生,可能對如何進行具體的小組合作不甚清楚,這樣,就會大大降低小組合作的學習效率。針對此類學生,教師就要充分發揮示范作用,讓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個感觀認識。例如,課堂上欣賞一幅美術作品時,我會作為小組成員積極參加到小組交流中,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再讓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總結。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親身示范了解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方式和具體形式,從而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4.對學生課堂小組合作及課外互助進行合理評價
合理的評價會使小組間產生積極的競爭力,也使得小組內部成員,包括內部師徒之間更加團結,合作更加融洽。為此,我采用了成績共享的計分方式對各小組進行綜合評比。在課堂小結中也盡量避免負面評價。旨在總結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情況,并指導學生更好di 進行自主合作式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外也鍛煉自己與他人的交際能力。
5.讓學生在課外互助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一步拓寬視野
課堂的小組合作延伸到課后就形成了學生課外互助的學習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布置一些跟本課相關的課外知識,讓學生根據合作小組,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知識的探索,例如,本節課的內容是欣賞一幅美術作品,那么課后我會針對這幅作品的社會背景、同一時期統一風格作品和其他風格作品等內容布置作業,學生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互助完成布置的作業。讓學生在體驗學習樂趣的同時進一步拓寬視野,增強互助意識。
三、美術課堂中小組互動與課外互助模式的具體應用
1.準備階段
由于小組成績共享法強調小組之間的競爭,這樣就要求各小組成員在能力構成上達到平衡,才能保證競爭的公平性。所以在分組時不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小組,由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決定小組的劃分。首先,根據學生個人近期成績的平均分,從高到低排序。然后按照學生的成績進行分組,每組6人,3名優等生,3名后進生進行搭配組合,并使各小組平均成績大致相同。再從每組成員中選出3對搭配合作學習的師徒。這樣可以使各個小組間,甚至同組組員間都存在一定的競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具體實施
每次小組學習結束后,教師進行小測驗或課堂創作練習,當堂驗收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測驗或創作時,要求學生單獨完成,用以檢驗小組學習效果。小組分數的評定,是由教師根據學生本節課的測驗或創作分數比較該生本階段學習的平均分,計算出學生個人的本次成績提高分數,和小組成員提高分數總和,再由小組成員提高分數總和除以小組人數,得出最后的小組分數。即:小組分數=小組成員提高分數總和/小組人數
其中個人提高分數的計算方式如下:
測驗分數提高分數低于本人平均分20%以下-10低于本人平均分20%以內0高于本人平均分20%以內(含本人平均分)10高于本人平均分20%以上20滿分20這樣一來,小組分數就完全取決于小組成員的提高分數而不是測驗分數。從而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還可以設置一些附加分項目,例如:評分項目分值評分標準評分主體小組合作參與情況10分人人參與,學習認真得10分,不參與每人扣4分小組自評教學計劃完成質量5-10分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得10分,其余酌情給分教師評分師徒配合情況3-9分每對師徒進步快加3分,每組最多加9分教師評分課外互助情況5-10分圓滿完成課外教學任務得10分,其余酌情給分教師評分創新意識5-10分1.回答的答案既符合科學性又有創新意識;
2.在教師原有問題設置的基礎上,能提出一些新問題,新思路;
以上任意一方面,獲得老師與同學的認可,可酌情加5-10分師生共評
小組得分的記載由每組組長自行記錄,小組之間相互監督。每節課評出最佳合作小組,每月對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一次總結,以起到激勵鞭策的作用。在學期結束時進行綜合評比,將每一階段的成績相加,評出本學期合作學習小組等級若干個,評選本學期優秀合作學習小組組長、優秀發言人、優秀記錄員若干名,給予適當的表揚與獎勵。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嘗試,我的美術課堂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營造出了積極、民主、開放的小組合作學習環境和相對成熟穩定的課外互助模式,使優等生的才能得到了發揮,中等生得到了鍛煉,后進生得到了幫助和提高,使美術課堂重新煥發出了生命與活力!當然,創新永不止步,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努力探索更加適合職業學校學生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勇于創新!
參考文獻:
[1]陳蘆江.小組合作學習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21(17):71-72.
[2]陳煥儀.讓學生在美術課堂動起來——關于“合作·互動”美術學習模式探討[J].美術教育,2010(6Z):57-59.
[3]趙榮琳.學生小組課堂互動與課外互助模式研究[J].讀書文摘,2015(20):78-79.
[4]應少華,吳莉.“互助互動”的美術學習方式初探[J].江西教育,2007(02):101-102.
[5]周健.以合作探究為引線,點燃美術教學實效[J].吉林教育,2012(28):112-113.
[6]吳少文.課內互動與課外互助對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J].讀與算,2015(39):68.
[7]江飛.論職業學術美術課中學生積極情緒的培育[J].美與時代,2011(03):124-126.
[8]郭彤.主題式美術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效結合的實踐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6(10):97-98.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