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酬
卷首語朝令夕改背后之行政傲慢
文/天酬
親眼目睹海淘被新政逼上風口,一時之間大大小小的跨境電商被整得七葷八素,原本就鑼齊鼓不齊且樂譜殘缺的國字號樂隊難撐局面,無奈按下了暫停鍵。日前海關總署內部發布了最新的《通知》,設定了一年的過渡期,坊間瘋傳的暫緩執行“靴子”極不情愿落地。新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臺,“正面清單”、通關單對以經營化妝品、保健品為主的跨境電商帶來的毀滅性打擊,迫使有關部門不得不重新審視并叫停負面沖擊過甚之新政。有好事者竟欲為此番朝令夕改點贊,真乃滑天下之大稽。
近期以來新政試錯、朝令夕改的非正劇很不給戮力圖新的政府作臉,相關部門的失當舉措亦著實大倒國人胃口。海淘新政的非整體性夭折,很像給一個開場尷尬的鬧劇匆匆拋出了一個不盡如人意的結局。當然,在一項有瑕疵的政策釀成更大惡果前及時糾正,避免其戳出更大的漏洞,不管出于良心發現抑或迫于輿情壓力,均屬職責所在,致歉尚且不及,配享褒獎無顏。但是,不盡如人意的結局并不能抵消一應跨境電商淪為“小白鼠”的尊嚴盡失,遑論國民經濟、政府公信的無端折損。倘若任由其風輕云淡地落幕,恐怕又會為俟后短命政策的孳生留有罅隙。
放眼國際,一項大的改革或新政,大都歷經幾番論證甚或反復聽證,并提前公布方案,設置一定的過渡期,以利企業和市場適應政策規則的改變。國人不敢奢求決策者全知全能,預見未來,但是,現行的可供遵循之行政聽證程序,要求行政機關在做出涉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行政決策時舉行聽證。可是,本應成為推演政策的沙盤,檢驗社會接受度試金石的聽證會,時常演變為權勢的裝潢與點綴。當某些決策者被傲慢的行政慣性裹挾,踏錯油門的短命政策則會應運而生。
令人驚詫的是,此次海淘新政竟然推演烏龍條款。《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將配方乳粉列于其中,但又加上一條備注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進行注冊。而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仍在制定過程中,尚未具體實施。相關部門最終回應: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意見,從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國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包括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依法獲得產品配方注冊證書。很難想象,如此不搭的新政得以公然出爐登堂入室,除卻操刀者的意馬心猿和行政傲慢,別無他解。
相關行政部門的傲慢源自于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優越;絕對的傲慢在于忘記了權力的授受。公權力在中國之難予約束,當然不會沒有代價,如果僅僅公權力自作自受也就罷了,問題是社會不可避免地為其一再拖累,國人不可避免地領受無妄之災。誠如海淘客所言,“事前缺乏調研、不經驗證就實施,演出了‘鬧劇’,一個政策就幾乎整死一個行業。”
應當指出,國家層面務須把緊政策出口,追責朝令夕改,不甚景氣的國民經濟乃至國內物流、跨境電商等,已然經不起顛來倒去地自相折騰。如何緊密結合民生,提高決策質量,提升決策人性化溫度,從而充分啟動市場,應該盡快盡早地提上議事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