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嫦 唐超 梁彩梅

【摘要】 目的 探討人性化護理干預對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50例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實驗組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記錄兩組治療效果及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狀況, 減少患者瘢痕形成, 提高患者滿意度,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口腔頜面部骨折;應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49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PENG Gui-chang, TANG Chao, LIANG Cai-me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Xiaol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Zhongshan 5284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50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Curative effects and satisfaction were record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6% than 84%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had higher satisfaction degree as 96% than 72%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patients can remarkably improve clinical condition, reduce cicatrization, and increase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umanized nursing;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Application
口腔頜面部具有咀嚼、語言、輔助呼吸等功能, 因其結構和位置的特殊性, 在意外事故中極易發生軟硬組織創傷, 這不僅影響患者的容貌和口腔功能, 更易引起呼吸道損傷或出血性休克[1]。隨醫療水平提高, 口腔和面部創傷感染發生率逐年降低, 但仍有發生, 故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預后[2]。本院將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 取得了較滿意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9月本院接診的50例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患者均經口腔頜面部骨折診斷確診。實驗組男14例, 女性11例, 年齡21~66歲, 平均年齡(43.5±6.5)歲;實驗組男15例, 女9例, 年齡19~68歲, 平均年齡(28.5±6.1)歲。所有患者均排除顱腦損傷、內臟損傷及嚴重內科疾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因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并記錄患者病情變化, 根據病情對患者進行飲食干預, 用藥指導遵醫囑。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常規護理基礎上, 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 2. 1 心理干預因頜面兼具美觀功能, 恢復過程中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擔憂情緒, 醫護人員應對患者及時進行心理輔導, 減輕患者焦慮情緒, 幫助其樹立信心, 早日恢復。
1. 2. 2 傷口護理醫護人員對患者傷口給予及時清創、消毒, 并在后續護理中密切觀察患者傷口變化, 注意患者是否有紅腫、出血及潰瘍等癥狀, 避免感染情況發生。
1. 2. 3 口腔護理督促患者保持口腔清潔, 做到餐后及時漱口, 對于傷勢嚴重的患者應每日定時用注射器吸取鹽水清洗口腔, 并用吸引器將廢液吸出。
1. 2. 4 飲食護理為患者建立科學的飲食方案, 對于存在咬合障礙的患者可采用注射器將流食注入, 保證患者維生素和蛋白質等營養攝入均衡、充足。
1. 3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傷口良好愈合, 無術后并發癥、口腔功能正常, 植入皮瓣成活。有效:傷口愈合較為整齊, 無術后并發癥, 口腔功能基本恢復, 植入皮瓣部分成活。效果一般:傷口愈合情況一般, 發生術后感染等并發癥, 藥物治療后好轉, 咀嚼功能受到影響。無效:患者傷口愈合較差或未愈合, 口腔功能嚴重不良, 有瘢痕留下。總有效率=(治愈+有效+效果一般)/總例數×100%。無記名問卷調查患者對醫療技術和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 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較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口腔頜面部骨折極易引發患者大出血, 或因腫脹等情況導致呼吸道阻塞的情況。因頜面部位置特殊, 兼具美觀功效, 若留下瘢痕或畸形極易對患者造成心理傷害, 影響患者日后生活質量。故應避免手術及術后恢復期發生感染、發炎等情況, 因而在外科手術中科學嚴謹的手術及人性化護理顯得尤為重要[3-6]。本次研究中考察了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口腔頜面部骨折中的臨床效果。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狀況, 減少患者瘢痕形成, 提高患者滿意度,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學軍, 王樂. 鈦板堅強內固定治療口腔頜面部骨折的臨床應用.中國當代醫藥, 2012, 19(7):163.
[2] 霍秀英, 程燕波. 兩種護理模式對口腔頜面部骨折病人圍術期護理的影響. 護理研究, 2013, 27(24):2633-2634.
[3] 潘麗珍, 鄭曉燕, 余學元. 個性化護理降低口腔頜面創傷急診入院患者創口感染率的效果.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5(7):42-44.
[4] 牛彥彥, 姚志清, 劉苒. 心理護理在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心理抑郁中的應用分析.中外醫學研究, 2014(36):97-98.
[5] 陳晴晴, 杜俊蘭. 頜面部骨折合并顱腦損傷患者的心理護理分析.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4, 9(4):507-509.
[6] 葉美燕, 邵現紅. 自身增強型可吸收內固定系統治療頜面部骨折的護理. 護理研究, 2006, 20(19):1753-1754.
[收稿日期: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