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能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護理方法在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 60例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圍術期精心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察組患者置管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13.5±3.8)、(15.7±4.5)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20.4±4.2)、(23.5±5.4)d,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有效率、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圍術期精心護理在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中應用效果顯著, 可進行臨床推廣。
【關鍵詞】 胸腔積液;常規護理;圍術期精心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70
胸腔積液為呼吸系統常見疾病, 臨床診斷難度較大, 特別是結核性胸腔積液在臨床中發病率較高, 且患者體征及臨床癥狀較不明顯, 具有不易控制且增長迅速的特點, 會造成患者呼吸循環紊亂, 威脅患者生命[1]。本院對患者采用圍術期精心護理取得了較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 所有患者均經胸部CT、痰涂片及痰結核分枝桿菌培養為陽性, 或經診斷性抗癆治療且已痊愈者。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男18例, 女12例, 年齡32~74歲, 平均年齡(51.5±7.5)歲, ;觀察組男17例, 女13例, 年齡34~75歲, 平均年齡(51.8±7.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包括環境護理、用藥指導及病情觀察。觀察組患者實施圍術期精心護理, 具體內容及方法如下:①術前護理:由于多數胸腔積液患者會存在恐懼、焦慮、悲觀等不良心理, 同時對治療有顧慮及擔憂, 護理人員應依照患者心理狀況給予心理護理, 為其講解治療方法、目的及預期效果, 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升其治療及護理的配合積極性。②術前準備:術前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常規檢查, 備齊搶救物品、藥品術前備皮時注意選取干凈、清潔皮膚, 避免引發胸腔內繼發感染。③術中護理:術中行胸腔穿刺過程中, 注意對患者進行保暖, 叮囑其勿咳嗽, 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對出現的呼吸困難、面色蒼白等情況進行及時處理。④術后護理:依照不同患者病情及耐受情況確定每次引流量, 首次引流量控制在800 ml, 此后控制為1000 ml, 每日引流量控制位2000 ml。此過程中注意觀察引流液性質及引流量, 做好記錄。⑤預防感染:護理人員應加強對穿刺點的消毒處理, 保持患者皮膚清潔、干燥。
1. 3 觀察指標 觀察組記錄兩組患者置管時間、住院時間, 統計兩組患者護理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 判定標準參考文獻[2]。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置管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置管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完全緩解16例, 部分緩解12例, 未緩解2例, 護理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中完全緩解9例, 部分緩解13例, 未緩解8例, 護理有效率為73.33%, 觀察組患者護理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 不滿意1例, 滿意29例, 護理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患者中, 不滿意6例, 滿意24例, 護理滿意度為80.00%,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將胸水及時引流是對結核性胸膜炎進行治療的重要方法, 臨床常用中心靜脈導管引流治療胸腔積液, 其優勢如下:①在拔管后無需進行穿刺部位縫合, 術后不會產生明顯瘢痕;②操作安全、簡便, 可直接在患者病床旁實施, 特別適用于體質較弱患者或重癥患者;③其引流系統具有較高密閉性, 發生胸腔內感染及氣胸的可能性較小;④采用質地柔軟導管材質, 組織相容性較好, 對患者身體刺激小, 可長時間使用;⑤可留取胸腔積液進行樣本檢查, 為后期治療提供依據, 同時避免過快排液造成的肺水腫、縱膈擺動及虛脫癥狀[2]。
通常情況下, 正常人胸腔內液體為3~5 ml, 其主要是在呼吸運動過程中起到潤滑的作用, 但是由于胸膜腔中的積液量并不是保持不變的, 其是一種動態平衡, 在患者全身或者局部病變情況下, 該種平衡會受到影響, 從而造成胸腔內液體形成過快或過緩吸收, 最終均會導致胸腔積液[3]。如果患者胸腔積液量超出500 ml, 患者會出現胸悶、呼吸音減低、叩診濁音等。主要是由于在胸腔積液量增加情況下, 兩層胸膜隔開后不會隨呼吸摩擦, 造成呼吸困難[4];在胸腔大量積液情況下會對縱隔臟器造成壓迫, 因此心悸、呼吸困難更為明顯, 如不對其進行及時有效處理, 勢必危及患者生命[5]。因此, 置管期間加強護理工作, 密切觀察引流量及引流液性質變化, 能夠為后續治療提供有效依據并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護理有效率、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置管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加強對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治療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的圍術期精細護理, 效果顯著, 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聞彬. 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體會.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 13(36):196-197.
[2] 關秋紅, 李德瑩, 張立山. 中醫藥治療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現狀研究.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 2014, 38(6):57-60.
[3] 齊紅霞. 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9):150-151.
[4] 陸愛玲, 馮廣弘, 黃桂香, 等. 胸腔積液患者應用一次性無菌中心靜脈導管的效果觀察. 中國臨床新醫學, 2015(4):367-370.
[5] 仲玉玲. 胸腔積液的臨床護理指導體會. 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11):316-317.
[收稿日期:2016-03-02]